山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
2020-12-14李琪
李琪
摘 要:结合山西省经济发展现状及生态资源禀赋特征,依靠产业经济学理论和生态经济学方法,从生态产品的概念定义与生态产品的价值属性出发,探讨了山西省生态产品发展现状,分析了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山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山西省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等现状,针对山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足、利用不充分、价值挖掘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山西省;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价值;资源市场交易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0-003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062 文献标志码:A
山西省经济发展对能源和重化工产业依赖较强。历史局限性导致城市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率较低,对资源消耗的依赖较强,由此造成了诸多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产品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在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人民环保要求日益加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生态产品的价值挖掘和利用势在必行。
1生态产品的定义和价值属性
1.1生态产品的定义
2010年我国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0〕46号文)指出,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等。
结合山西省自然资源和经济产业状况,山西省生态产品应包含空气、水源、气候等纯自然要素,也应当包含人工自然要素。人工自然要素指人对生态系统自然产品进行商品化开发制造衍生出的系列产品,以及人类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工业生产出来的有机食品等生态物质产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生态调节服务,自然景观旅游等生态文化服务[1]。
1.2生态产品的价值属性
生态产品的特殊性使其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完成调节,需要“看得见的手”来进行总量调控和量化分配。无论是纯自然要素,还是经过人类改造后的人工自然要素,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具有价值多维性、外部性、地域性、持续性等特征,同时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这就导致生态产品相关部门在提供生态产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个人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致使生态产品消耗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对于部分生态产品管理部门,因为外部性问题不能实施改善社会经济效率和人民经济福利的决策,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无法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使生态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2]。
2.1山西省生态产品的发展现状
2.1.1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有巨大提升潜力
据统计,2018年山西省11个地级市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18年,11个地级市达标天数平均为207 d,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56.8%,比2017年上升1.6个百分点。11个地级市中,吕梁、朔州、大同、忻州、长治、晋中6市的达标天数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地级市的54.5%。全省地表水水质属中度污染,全省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夜间评价级别均为“较好”。
2.1.2山西省生态产品供给日益多样化、价值日益显著化
山西省森林面积为321万hm2,森林覆盖率为20.50%,湿地面积7.23万hm2,湿地保护率46.9%。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建成自然保护区4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10万h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4%。截至2018年,全省共建立了19个地质公园。省内共有中国特有种635种,山西省野生脊椎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种类共2 602种。
2.2山西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
2.2.1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要依靠挖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近年来,山西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心,在解决三大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自然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山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生态产品供不应求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充分利用与增加生态价值。从当前山西省情况来看,各类物质产品供过于求,而优良生态产品却产能不足。实现山西省生态产品价值,有助于山西省继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战略,对全省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意义重大[3]。
2.2.2是山西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有效途径
随着中办、国办正式印发《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和2019年9月16日山西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动员部署大会的召开,山西省肩负全国能源革命探路领跑的历史新使命。近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在山西省全面打响一场以“减、优、绿”为突破口的能源革命攻坚战,取得了积极进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要求摆脱山西省一直以煤炭及煤炭延伸产业为支柱的单一结构。绿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是全球新一轮能源发展的方向,是山西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本质要求。从这些意义上说,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山西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有效途径。
2.2.3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全球歷史经验看,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是有效根治环境污染难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手段。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保护环境作为山西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加快由“绿”到“富”的实践探索,真正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且具有山西特色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路子。
3山西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思路与建议
3.1思路
对应生态产品的自身价值和操作价值,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蕴含两种实现流程。第一种是充分利用生态要素对人和其他生命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另一种是通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包括改善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破坏环境等[4-5]。
3.2建议
3.2.1健全市场交易机制与所有权市场体系,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具有生态价值的生态要素。一方面要通过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实现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资料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要将自然资源作为环境要素予以保护,以实现其生态价值。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产品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交易市场体系,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互助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规范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体系,进行统一的公共生态产品采购、生态产品交易及贸易,运用金融工具,创新现货、期货模式。通过市场化路径提高生态产品供应者的收入,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正向促进。科学设置排放总量,合理确定分配方案。
同时,加强排放监管力度,提供网络信息支撑服务。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交易监管体系,成立专门机构,专职负责交易的监测、核定等工作。加强市场信息建设,建立统一的排污权交易、碳交易信息平台,为交易各方提供价格及供求信息,降低交易成本。
3.2.2以区域间补偿带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1)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山西省各市区间发展不平衡,应建立各市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利用市场机制激活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以资金补偿、异地开发或解决就业等创新补偿方式,充分调动各地保护生态、利用生态产品价值的积极性。
(2)积极开展煤矿区的生态功能修复。截至目前,山西省仍面临着矿山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体系和市场机制等问题。煤矿区的生态功能修复应以保障山西省长远生态安全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全面开展矿山环境治理、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推动生态物质产品、调节产品及文化产品协同发展。
3.2.3发展生态文化服务产品产业链,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
(1)要在坚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在品牌塑造上下工夫。找准定位,根据自然生态资源供给情况,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进行市场化运营,整体布局,形成规模,树立全新品牌形象。
(2)要突出山西特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能源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结合汾河流域综合治理,有效挖掘释放生态文化服务产品的服务功能和价值,打造绿色人文智慧的生态文化服务产品产业链。
3.2.4开展生态产品认证
推进生态产品产业化开发,探索生态产品“创造—展示—营销—维护”的价值增值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推进生态农产品、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生态产品产业化发展,延长生态产品产业链。
3.2.5保障生态产品制度建设,构建生态资源利用的约束机制
完善山西省生态产品数据库,开展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立法,創新绿色金融工具,加强生态资源产权保护,加快生态人才培养,努力增强生态产品购买驱动力,推动绿色消费,严格落实产业规范和示范支持政策,加强管理,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刘尧飞,沈杰.新时代生态产品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中天学刊,2019(2):77-80.
[2]李芬,张林波,舒俭民,等.三江源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J].科技导报,2017(35):120-124.
[3]陈清.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 2018-11-02(10).
[4]孙志.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与机制构建[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78-84.
[5]杜世峰.浅析山西生态文明制度建设[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