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思考
——基于福州F院校的实证研究
2020-12-14卢元文
卢元文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能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将直接影响新时代我国广大一线劳动者的整体道德水平。教育部在2010年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已将“德育为先”作为三大战略主题(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之首。如何面对社会转型时期高职教育的实际,在现代德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发展规律,是摆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优化进行探索。
一、F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本研究采用随机问卷方法,将问卷的内容进行分类,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问卷访谈对象中在校生173人,专业教师75人,行政及教辅人员36人,学校中层管理人员12人。按照设定的访谈内容与被访者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全面了解F院校当前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相应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
(一)针对F院校德育工作体制的评估
F院校德育工作体制情况如表1所示。校党委书记作为一所学校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应该将德育工作与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谋划。每学期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专题会,会议由党委工作部牵头,各部门协调配合,检查德育工作落实情况。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观,就必须将德育工作摆在智育、体育、美育工作之前,并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表1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制机制情况 单位:%
(二)针对F院校德育工作队伍的调查
如表2所示,有74.5%的师生认为德育工作师资主要是政治辅导员。日常中,与学生思想、行为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在德育工作队伍时,辅导员最具代表性,数量也最多。如表2所示,从事德育工作者年限在8年以上的辅导员只占到29.4%,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工作年限不长,经验也不足。辅导员执行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独立组织开展德育活动较少,主要是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此外,德育专任教师以授课为主,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将德育内容贯穿到教学中,能正确引导学生德育观。
表2 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队伍的认识 单位:%
(三)针对F院校德育工作对象的评估
问卷调查中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如表3所示,有近25%的师生认为学校德育效果一般。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志愿者公益行动、社会实践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时代精神融入活动主题,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德育工作取得良好实效。
表3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对象状况 单位:%
(四)了解F院校德育工作环境及经费投入方面的情况
校园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德育工作。F院校德育工作环境、经费投入情况如表4所示。有利的环境能促进德育功能充分发挥,例如学校残障学生的自立自强品质无形中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勇往拼搏的精神。校园周边不利的环境条件同样会阻碍德育活动的开展,例如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就会诱惑部分自制力较弱的高职学生,可能会导致他们荒废学业。在德育工作经费投入方面,F院校每年为学生德育活动硬件设施的完善、德育教师的培训提供专项经费,比例逐年增长。在硬件方面,F院校建设了校史展览厅,旨在增强学生的爱校荣校情感,并建设了“阳光之家”放松宣泄室、个体咨询室和心理测评室等心理咨询活动室。在软件方面,F院校鼓励思政辅导员参加技能大赛、组建励园道德讲师团,为学生定期开展道德讲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表4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环境、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
二、F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工作实际情况可知,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普遍比较薄弱,既有学校发展的客观原因,也有学校不够重视德育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地位及重要性认识不足
近年来,F院校通过合并重组,规模日渐扩大,赶上校园二期建设和省级示范性院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检查,F院校的重心放在校舍基础建设、专业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等硬件完善方面,而忽视了学生德育工作,认为学生数量、新校区办学硬件才是主要目标,德育工作不够务实,可抓可不抓,德育的经费投入也能省则省,使德育工作处在不被重视的状态,相关工作就是转发上级文件、传达上级精神,缺乏相应的长效措施。
(二)高职院校德育组织领导机构不健全
F院校虽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但实际上该小组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负责,缺乏对德育工作的统筹,各职能部门难以有效协调配合,德育工作与行政工作也难以形成合力。F院校未设立横向简化、纵向层级清晰的德育组织架构,这就造成工作多头领导,任务重复分配。上级对德育工作进行检查时,部门往往相互推诿,没有主管部门担责,影响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队伍不稳定不完善
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政治责任重大、工作任务烦琐,F院校在专职德育工作队伍的师生配比上偏低,学校也缺乏对德育工作者的鼓励政策。这就使从事德育工作的专职辅导员容易出现工作倦怠,并认为学校对其关心、重视不够。因为缺少晋升渠道,不少人将辅导员工作岗位作为转向专业教师的中间跳板,无法用事业、感情留人。近几年,辅导员中途转岗离职频繁,F院校每年都需要招聘一批新人,造成德育工作队伍不稳定,难以形成专业队伍。
(四)高职院校对德育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相对学校其他工作,德育工作周期长且见效慢,成绩不易量化。虽然近两年F院校对德育工作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还不能适应学生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调查中,仍然有18.2%的人认为学校的经费保障不足,只有及时更新学校的德育教学设备、德育活动场所,才能满足德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同时,F院校对德育专职人员进修培训、科研经费和奖励经费的支持力度不够,难以调动德育工作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高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
德育实效是指德育工作的成效,它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在学生日常行为检查中,教师时常会发现学生有抽烟、喝酒、打架等不文明行为,不少学生沉迷网游,考试作弊,每年都有部分学生无法毕业。通过走访毕业生的实习单位,课题组了解到部分学生在工作中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不强,抗挫折能力较弱。
三、F院校德育工作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强化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在传统学校管理体制下,德育工作在纵向指挥上缺少强有力的统筹协调,容易出现多头领导、整体成效不高的问题。按照《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规定,高校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应完善德育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上下相连、相互沟通的工作机制。第一,在领导层方面,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治校委员会、党委工作部、思政教研部负责人为组员的学校德育工作决策小组。第二,在具体工作指导层方面,由校学工部、团委、各院系党总支组成工作指导组,将学校德育工作总体目标进行任务分解细化,结合实际对德育工作进行相应指导和检查。第三,在德育工作组织实施层面上,在院系党团组织指导下,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的作用,结合学生特点,在课堂内外组织开展德育工作。同时,还应不定期开展师生德育工作交流会,及时收集师生的建议和意见并反馈给校德育工作小组,以便对德育工作进行有效的调整。
(二)建立德育工作激励机制
德育工作要实现目标和达成效果,需要发挥德育工作和德育对象的积极性。对此,F院校建立了一套激励机制,一是进行精神激励,二给予相应物质奖励。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前者作用于人的生理层面,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后者作用于人的心理层面,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德育工作激励需要兼顾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以精神激励为主。在具体的操作中,首先,F院校明确了奖惩制度,每年通过评选“三育人”、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表彰优秀,树立标杆,用他们高尚的道德和典型的事迹,引导鼓舞广大德育工作者和青年教师,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学先进、做表率”的工作风气。其次,对工作成效凸显的德育工作者,F院校在奖励表彰、职称评聘、选拔培养、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把奖优罚劣激励机制引入德育工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德育工作整体效率的提高。
(三)优化德育工作保障机制
德育工作保障机制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中需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保障,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德育工作队伍包括学生专职辅导员、德育理论课教师、德育导师、班主任和学校行政干部等。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如下: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招聘思政专业对口教师,配齐师资力量;着力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通过“请进来”培训提升和“送出去”加强交流学习,培养一支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的德育工作团队,切实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第二,德育经费保障充足。德育经费应该在学校办学经费中单列预算,为德育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开展以及师资培训、表彰奖励等所需经费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学校要不断改善育人环境,完善校史馆、图书馆、运动馆等活动的设施,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第三,开拓德育工作新渠道。新时代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应开辟网上德育工作新途径,建设学校网上德育专栏,实施“24小时”在线。此外,学校要积极与企业共建德育实践基地,发挥校企融合文化育人。
(四)完善德育工作绩效考评机制
F院校建立和完善了考评体系和工作机制,旨在实现对德育工作的全程化的动态管理、反馈和指导,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德育的科学化,详见表5。这一做法为激励措施提供了依据,将规章制度内化为行动的标准,同时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考评中,F院校坚持全面、合理、突出重点,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党团建设、教育管理、文化建设、工作效果五个指标。在考评的目的上,坚持促进德育工作的原则,通过考评工作,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在考评方式上,F院校坚持定期考评和日常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重在日常考评。在考评方法上,F院校采用指标权重评分制,确保考评结果的客观、公平、合理。
表5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考评指标体系表
德育工作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教育话题。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与普通高校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要牢牢把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结合院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