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疗法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0-12-14黎天业

教育观察 2020年30期
关键词:疗法心理健康院校

赵 红,陆 瑶,黎天业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8;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广西南宁,530008)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阅读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我国的教育先哲孔子在2500多年以前就提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汉代学者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提出了读书治病的观点。随着文明的不断演变,近百年来,阅读疗法已被西方医学界和图书馆界证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精神疾病的辅助手段。可惜的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才将阅读疗法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融入医学、心理学、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有人说,心理健康是21世纪的通行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人的一切智慧、财富、幸福与成就都来源于人的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界定,第三届世界心理卫生大会在1946年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这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态、较强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这样才可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代社会环境。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不仅仅关系到其个人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中期,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展水平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却又尚未真正成熟的状态,因此,其心理健康标准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北京大学心理学者王登峰等就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八条标准:一是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二是接受他人,善与人处;三是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四是热爱生活,乐于工作;五是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六是人格完整和谐;七是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1]然而,现实生活中当代大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心理状况却令人担忧,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阅读疗法的研究与实践随之迅速引起了我国有识学者的关注。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1994年8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该意见的颁布是我国党和政府全面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端。接着,教育部分别在2001年3月和2002年4月出台《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这两份专门针对如何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政策文件一经颁布,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受办学历史短、基础薄弱、师资紧缺等条件限制,我国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较于本科院校而言普遍滞后。

近年来的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学生因在学习、成长、交友、择业、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矛盾不知如何排解,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根据某高职院校近三年的学生心理普查数据,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课题组的一项关于高职新生的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简称UPI)调查显示,可能有明显心理问题的一类学生占比为25%—26%,可能有较轻心理问题的二类学生占比达28%—31%,具体见表1。

表1 UPI测试统计 单位:%

同时,UPI问卷统计显示,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症状主要包括过于担心将来、在乎别人视线、总注意周围的人、爱操心、缺乏自信心、过度注意卫生问题、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缺乏决断能力、缺乏耐力等。

从SCL-90症状自评表统计结果来看,从2017年至2019年,有心理困扰的阳性症状人员占比为31%—35%,中重度症状人员占比为7%—9%,具体见表2。

表2 SCL-90测试统计 单位:%

此外,SCL-90症状自评表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症状排名前十分别是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忘性大、难以做出决定、容易烦恼和激动、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当别人看着自己或谈论自己时感到不自在、做事必须反复检查、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感情容易受到伤害、感觉比不上他人。

自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以来,人类就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就人类自身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心理危机。联合国有专家断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冲突一样,带给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变革时期,焦虑、沮丧、失落、紧张等诸多不良情绪侵蚀着人们的内心。大学生正处在个性发展、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还面临着求学、求偶、求职三大人生课题,在社会情况发生如此深刻变革的形势下,大学生所面对的竞争与挑战更为激烈、严峻。当现实生活中的客观条件妨碍学生“理想自我”的实现时,必然引起心理上的矛盾,从而陷入心理上的混乱,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近些年,由于各种心理疾病所导致的休学、退学和人身伤亡事件逐年上升,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已刻不容缓。高职院校由于师资紧缺、心理咨询资源不足、经费有限等原因,仅仅依靠课堂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如何采取更有效、更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及其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阅读疗法是以文献为媒介,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阅读手段来学习、讨论和领悟文献内容,进而达到身心健康自我疗愈的一种方法。阅读疗法并不直接教导读者如何做才能解决他们目前所遭遇的心理或情绪问题,而是让读者在接触适合的图书信息资源(如书籍、影片、音乐等)后,通过阅读实现“转念”。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内容产生“共鸣”“净化”“领悟”,并在这一过程中对自身所遭遇的困扰有新的认知与体会,进而解决自身问题。例如,当读者带着情绪困扰进行阅读时,读物中传达出来的情感恰好抵消或削弱读者内心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缓和、疗愈的效果。在阅读过程中,个体产生的“共鸣”“净化”“领悟”等“转念”心理过程是紧密衔接的,读者对阅读内容影射出来的深层蕴意的思考即为“共鸣”“净化”心理过程之后的“领悟”。在阅读疗法的效果中,“领悟”的效果最大,“净化”次之,“共鸣”再次之。

在心理学理论中,阅读疗法是具有理论依据的。美国心理学家A.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指出,人的情绪并非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该事件所持的态度、评价和解释引起的,即人的情绪和行为受限于认知。若个体改变认知,其情绪和行为将随之得到改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试图通过阅读汲取正确的认识,纠正其原有的认知偏差,从而解除或缓解情绪和行为困扰。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也指出,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及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主要因素,而阅读正是个体获得自我同一性的有效途径。读者在阅读到与自己的心境一致或不一致的情节时会产生认同感,进而从较成熟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并以较理性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和改变行为。由此可见,阅读疗法可以作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

近年来,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阅读疗法有益于人格心理的积极发展,在学生心理健康中也起到改善和维护作用。例如,杨静在对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入院的9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的分组对照研究中发现,运用阅读疗法进行康复的患者相对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2]郝艳艳对94名具有中度和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阅读疗法服务,结果显示,阅读疗法在大学生焦虑情绪中产生了明显的改善效果。[3]余相静在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结论中指出,积极阅读疗法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因此,高校可以通过运用积极阅读疗法提升学生心理弹性,从而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4]

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相较于传承文化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内在品质、塑造学生人格心灵是教育更为重要的内容。而阅读在塑造人格心灵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宫梅玲等学者在2001年开展过大学生心理困扰救助解决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曾求助过图书解决心理问题。[5]其中,在性困惑、交际困难、就业压力与恋爱苦恼方面求助图书的人较多。[5]王波等学者在多年的阅读疗法研究中发现,阅读不仅可以开发人的智力,也能让人学会生存,同时也是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更不可忽视的是,阅读是强心健脑的验方良药。[6]

阅读疗法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相比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第一,经济、及时、便捷,学生可以随时借阅图书,不用依赖他人;第二,私密性强,阅读疗法不会泄露隐私,没有精神压力和顾虑,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第三,可以弥补学校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的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当中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数量很少,阅读疗法可以让学生用他们最熟悉的读书方式来找到解决心理困惑的方法,从而达到心理自助的疗效。[7]

三、阅读疗法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建议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阅读时,个体会非常忘我地沉浸于读物中,暂时消除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从而调适心理状态。人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将自身情感代入文字,并有意无意地将他人的特征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从读物中获得情感支持。读者在悲剧情景中体验恐惧和紧张时,内心的怨气就被导向外部,并通过把悲剧主人公当作自己使情感得到净化。[8]有意识地引导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有效缓解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服务受益面狭窄的窘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免疫力。宫梅玲等学者将阅读疗法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实践就是很好的例子。可以说,阅读疗法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困扰的理想方式之一。将阅读疗法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高职院校要组建一个由心理专业教师为指导,中文、思政等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辅导员、图书馆员及学生共同参与的阅读疗法研究小组。阅读疗法是一种涉及医学、图书馆学及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该小组中,心理专业教师负责心理健康及精神卫生知识方面的培训,规范相关术语,对问卷设计、调查和研究工作进行总体指导[9],其他专任教师、辅导员、图书馆员则进行阅读疗法的实施、文献资料的推介等方面的讲座,做好阅读治疗的服务保障工作。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情联络员、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等学生骨干的作用,让他们负责及时向辅导员和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反馈同伴的心理问题,同时向同伴介绍解决心理问题的相关资料,当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第二,高职院校要整合全校教师资源,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意识地融入阅读疗法、音乐疗法、运动疗法等内容。待条件成熟,学校还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并由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专任教师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以治疗、解惑、宣泄为目的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三,高职院校要建立宿舍书屋,拉近学生与阅读的距离。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学生宿舍区建立多功能书屋。书屋中既有纸质书籍、报纸、期刊,也有电子书籍。书屋环境要干净、温馨、宽敞、明亮,有利于舒缓情绪。书屋可设独立单间和共读厅、音乐屋和静谧屋、朗读屋和默读屋,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环境需求。其中,共读厅也可作为文化课程的实践教学基地使用。

第四,高职院校要创建阅读治疗阅览室,多渠道、多角度营造有利于阅读的氛围。阅览室应尽可能收集针对大学生心理困扰方面的书籍、文献、报刊等多类型资料,设立专门的藏书区。阅览室的环境要美观整洁、舒适温馨,以达到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图书馆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阅读疗法书目,组织读者沙龙、阅读分享会、朗读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促进情志相投的学生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抑情顺理的自我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疗法心理健康院校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中医毫火针疗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