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对前置胎盘孕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0-12-14韩青文
韩青文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产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前置胎盘是妊娠28 周后多发的一种并发症, 易导致孕妇妊娠晚期发生阴道出血、 感染等情况, 严重可导致母婴死亡,威胁其生命安全[1]。 因部分孕妇对前置胎盘认知度较低, 且无分娩经历, 故临床治疗期间容易出现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 产生不良妊娠结局, 因此于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孕妇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具有重要意义[2]。 期待疗法是临床常用于前置胎盘孕妇的护理模式, 其通过指导孕妇休息、 提供营养支持、 观察孕妇生命体征等方式保障母婴安全, 虽有一定的护理效果, 但护理时间较长, 且孕妇对治疗缺乏耐心, 故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 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是将整体护理目标分阶段完成, 进而保障护理效果。 但目前临床对于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在前置胎盘孕妇中的护理效果报道较少。 鉴于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对前置胎盘孕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76例前置胎盘产妇, 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 例。 对照组年龄22 ~39 岁, 平均年龄 (30.52 ± 3.26) 岁; 孕周 28 ~ 35 周, 平均孕周 (31.45 ±1.26) 周。 观察组年龄 20 ~ 40 岁, 平均年龄 (30.51 ± 3.42)岁; 孕周 28 ~ 36 周, 平均孕周 (31.56 ± 1.41) 周。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 ①经超声或MRI 确诊为前置胎盘;②胎儿存活; ③单胎妊娠; ④对本研究知情, 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②合并感染性疾病; ③凝血功能异常; ④精神异常, 交流障碍。
1.3 方法对照组行期待疗法, 其护理内容包括嘱咐孕妇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量, 避免宫缩; 指导孕妇选取左侧卧位休息,确保子宫胎盘血供充足, 保证胎儿营养及供氧需求; 若孕妇存在贫血症状, 及时予以药物或饮食干预, 促进胎儿肺部发育;观察孕妇心理状态, 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 同时为其提供营养配餐方案; 密切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 若出现反复出血、 胎儿窘迫等征象, 及时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观察组行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 依据孕妇妊娠周期制定 “阶段性安全护理目标”。 孕 28 ~ 32 周的孕妇安全目标期设定为 7 d, 孕 32 ~34 周的孕妇安全目标期设定为5 d, 孕34 ~36 周的孕妇安全目标期设定为3 d。 在各安全目标期内对孕妇实施前置胎盘常规护理, 如限制运动、 抑制宫缩、 指导休息、 观察体征等。 同时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其前置胎盘的危害, 并指导自护方法, 以提高孕妇遵医行为。 此外予以心理护理, 减轻孕妇紧张、 焦虑等不良情绪。 于安全目标期制定期望值及心理评价标准, 待目标期结束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3]、 抑郁自评量表 (SDS)[4]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 根据评估结果及孕妇自身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并于下一个目标期进行改善。
1.4 评价指标①于护理前后评估两组孕妇的心理状态。 SAS、SDS 均包含 20 个条目, 各条目均采用 4 级评分法。 SAS、 SDS临界分为50 分、 53 分, 得分越高则焦虑、 抑郁程度越严重。②记录两组不良分娩结局, 包括新生儿窒息 (Apgar 评分<7分)、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阴道分娩后 24 h 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后 24 h 出血量>1 000 mL)、 早产 (妊娠期<37 周) 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护理后, 两组的 SAS、 SDS 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的 SAS、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的心理状态比较 (, 分)
表 1 两组的心理状态比较 (, 分)
注: 与该组护理前比较, *P <0.05。
时间 组别 n SAS 评分 SDS 评分护理前 观察组 38 56.78±4.54 60.51±5.20对照组 38 56.33±4.51 60.45±5.15 t 0.434 0.051 P 0.666 0.960护理后 观察组 38 40.23±3.09* 48.12±4.16*对照组 38 46.51±3.15* 51.26±4.21*t 8.773 3.270 P 0.000 0.002
2.2 不良分娩结局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 产后出血、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2。
表2 两组的不良分娩结局比较 [n (%)]
3 讨论
前置胎盘是胎盘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其属于妊娠中常见及严重并发症, 易导致妊娠晚期反复出血, 影响分娩结局[5]。 因反复出血无诱因、 无痛性, 部分孕妇入院后易产生高度紧张、焦虑的等不良情绪, 且因住院时间较长, 活动量受限, 易加剧孕妇心理负担, 进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6]。 因此, 促使前置胎盘孕妇安全度过妊娠期、 保障母婴健康是临床护理重点。
既往临床期待疗法仅针对前置胎盘实施护理措施, 如指导休息体位、 提供营养支持、 密切观察体征等, 并未重点关注孕妇心理状态, 导致其产生诸多负面情绪, 影响治疗, 且常规护理时间较长, 无目的性及重点护理内容, 故其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7]。 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是指在护理期制定安全目标计划, 并逐步完成, 其目标明确, 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准确完成护理目标, 发挥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的 SAS、 SDS 评分及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表明实施阶段性安全目标护理可改善孕妇心理状态, 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分析原因在于, 本研究中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将确保母婴健康、 改善孕妇心理状态作为护理目标, 根据孕妇孕周及自身情况设定目标周期, 使整体化目标细化为阶段性, 进而提升护理效果, 同时各阶段护理时间较短, 目标清晰, 利于孕妇接受。 此外, 安全目标期结束后采用量表考核, 可知晓孕妇问题所在, 并于下一个目标期实施针对性护理, 进而达到护理目标。 因部分孕妇不了解前置胎盘危险性, 且缺乏分娩经历, 故易产生紧张、 抑郁等不良情绪, 而通过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自护方法、 心理干预等, 进而提高其对前置胎盘认知度及遵医行为, 减轻不良情绪。 而孕妇保持积极治疗态度, 利于采取临床治疗措施,可为下一个安全目标期护理奠定基础, 进而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8]。 但本研究入选样本量较少, 且未与其他心理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故结果具有一定局限性, 今后仍需选取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对前置胎盘孕妇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 前置胎盘孕妇实施阶段性安全目标期护理可缓解孕妇心理状态, 改善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