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素氮、肌酐水平的影响
2020-12-14刘钊
刘钊
(唐河县中医院 内二科, 河南 南阳 473400)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肾内科疾病, 具有病程长、 发病慢、 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 血尿、 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等, 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极易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 危害极大[1]。西医是通过遵循改善症状、 保护肾功能、 降低蛋白尿等基础原则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 近年来, 中医药通过整体微调和辨证论治在肾内科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加味真武汤作为 《伤寒论》温化寒湿的基本方, 具有护胃燥湿、 滋补活血、 补益肾精等主要作用,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肾功能, 改善临床症状[2-3]。 基于此,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8 例, 进一步探讨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6 年 5 月至 2018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7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39 例。 对照组男 23 例, 女 16 例; 年龄 40 ~ 60 岁,平均年龄 (50.29 ± 5.28) 岁; 合并症: 高血压 11 例, 糖尿病12 例, 高脂血症 16 例。 研究组男 20 例, 女 19 例; 年龄 41 ~59 岁, 平均年龄 (50.35 ± 5.17) 岁; 合并症: 高血压 13 例,糖尿病14 例, 高脂血症12 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入选标准诊断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4]中脾肾阳虚证。 主症: 气短、 乏力、 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纳呆食少; 次症: 腹胀、 腰部冷痛、 夜尿清长、 便秘、 脉弱。 纳入标准: 经各项常规检查被确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符合上述中医辨证标准; 年龄≥20 岁; 尿沉渣显微镜检出红细胞>3 个 /HP, 24 h 尿蛋白定量>0.5 g;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心功能不全、 精神异常; 合并肝肾功能障碍、 恶性肿瘤、 免疫系统疾病; 继发性慢性肾病; 对研究药物过敏体质且拒绝参与研究。
1.3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①对症治疗: 采用卡托普利片 (上海中华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7228, 规格: 25 mg) 治疗, 口服, 12.5 mg/次, 2 ~ 3 次 /d, 有利于减少蛋白尿; 采用噻嗪、 保钾类利尿剂进行消肿、 利尿。 ②抑制炎性反应治疗: 采用泼尼松片 (广西两面针亿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5020367, 规格: 5 mg), 口服, 1.0 mg/次, 2 次/d。 ③预防并发症治疗: 给予常规降血脂、 调血压及低磷、 低盐、 低脂、 优质蛋白饮食; 维持电解质、 水及酸碱平衡; 针对利尿、 贫血患者予以适当处理。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加味真武汤治疗, 药物组成: 茯苓 12 g、 附子 9 g、 白术 12 g、 干姜15 g、 山药 10 g、 白芍 9 g、 生姜 9 g、 甘草 9 g、 薏苡仁 10 g。上述药物加入 500 mL 清水煎煮, 1 剂 /d, 150 mL/剂, 分为早晚2 次温服。 7 d 为一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 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 根据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定临床疗效, 采用 4 级评分, 分为痊愈、 显效、 有效和无效。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尿蛋白为阴性; 显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改善, 尿蛋白多为阴性; 有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尿蛋白少数为阴性; 无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甚至加重,且尿蛋白无变化。 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 显效例数 + 有效例数) /总例数 × 100%。 ②肾功能指标。 采集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 个疗程结束后24 h 尿液, 采用乳胶增强比浊法测定24 h 蛋白定量;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个疗程结束时空腹肘静脉血2 mL,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肌酐、 尿素氮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 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49% (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n (%)]
2.2 肾功能指标治疗前, 两组的血肌酐、 尿素氮、 24 h 蛋白定量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 治疗后, 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 24 h 蛋白定量水平均降低, 且研究组的血肌酐、 尿素氮、 24 h 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 见表 2。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肾虚为本, 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疾病, 主要临床症状为高血压、 蛋白尿、 水肿、 血尿等, 因病情延缓, 起病方式与肾功能衰退程度均不同, 若不妥善处理, 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5]。 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目的是延缓或防治肾功能发生恶化, 且改善临床症状, 避免合并症发生。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时间 组别 n 血肌酐 (μmoI/L) 尿素氮 (mmol/L) 24h 蛋白定量 (g)治疗前 研究组 39 155.68±10.39 14.47±1.45 1.46±0.42对照组 39 154.85±10.13 14.34±1.37 1.43±1.45 t 0.357 0.407 0.124 P 0.722 0.685 0.902治疗后 研究组 39 95.25±8.96* 6.38±1.07* 0.51±0.29*对照组 39 125.71±9.27* 10.60±1.17* 0.85±0.34*t 14.755 16.622 4.751 P 0.000 0.000 0.000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 “肾水”、 “水肿” 等范畴, 风邪上扰先犯肺, 肺失宣肃, 累及至肾, 波及至脾, 因此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基础为肺、 脾、 肾, 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时以补肾益气、 利水化湿、 调节气机为主[6]。加味真武汤是水湿泛滥与脾肾阳虚的基础治疗方案, 其中茯苓具有抗菌、 利尿、 利胆等作用; 附子辛甘性热, 有助于温肾阳从而助气化以行水; 干姜可起到抑阴扶阳、 暖脾温肾的效果;白术具有补脾健胃、 燥湿利水的作用; 芍药具有平肝止痛、 养血调经、 敛阴止汗等作用; 薏苡仁、 山药具有利水消肿、 健脾功效; 甘草与各种药物混合, 可达到最佳效果; 生姜温经散寒, 有助于附子温阳散寒, 协助白术、 茯苓可起到水湿宣散作用。 上述药物联合使用, 共奏利小便以袪水邪, 温脾肾以助阳气之功效[7]。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且治疗后血肌酐、 尿素氮、 24 h 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表明加味真武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加味真武汤辅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及相关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