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性泪管栓对干眼症患者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2020-12-14陈晓莉
陈晓莉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 广东 惠州 516000)
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性疾病, 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 通常伴有双眼痒感、 异物感、 烧灼感, 或畏光、 视物模糊、 视力波动等表现[1]。 至今, 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其发病是多因素作用导致, 如水液层泪腺泪液分泌不足、 油脂层分泌不足、 泪膜分布不均等, 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感,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降低气生存质量, 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2]。 近年来, 随着眼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可吸收性泪管栓的出现并逐渐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干眼症的治疗水平。 相较于传统泪管栓术, 可吸收性泪管栓有效避免了并发症, 为治疗效果的提升提供了保障[3]。 基于此, 本研究探讨可吸收性泪管栓对干眼症患者视觉功能和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4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我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0 例, 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干眼症的临床诊断标准[4]; ②有典型的眼睛干涩、 视物模糊、 异物感等症状或表现; ③精神和认知正常, 可进行基本的交流与沟通; ④自愿参与,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病变; ②伴有其他类型眼科疾病, 如角膜病变、 青光眼等; ③自身免疫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 ④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 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 例。 对照组: 男 26 例, 女 24 例;年龄 21 ~ 78 岁, 平均年龄 (45.62 ± 2.71) 岁; 病程 0.2 ~ 3年, 平均病程 (1.25 ± 0.12) 年。 观察组: 男 28 例, 女 22 例;年龄 20 ~ 76 例, 平均年龄 (45.30 ± 2.68) 岁; 病程 0.1 ~ 3年, 平均病程 (1.27 ± 0.13) 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P >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眼睑清洁、 热敷及按摩睑板腺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泪液治疗: 患者滴用玻璃酸钠滴眼液, 每次 1 滴, 每隔 2 h 滴 1 次, 每天滴 6 次。 观察组采用可吸收性泪管栓治疗: 患者坐于裂隙灯显微镜前或取仰卧位, 双眼正视前方, 以倍诺喜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 用Smart Plug 可吸收性泪点塞专用显微镊夹住泪点塞一端, 温度为30℃以下, 将直径0.2 mm 的Smart Plug 可吸收性泪点塞另一端由泪小点沿泪道方向插入 2/3。 由于体温在 30 ℃以上, Smart Plug 可吸收性泪点塞在泪道中长度逐渐缩短同时直径膨胀至1.0 mm, 将泪小管栓塞。 Smart Plug 可吸收性泪点塞植入后,轻压内眦部, 嘱患者眨眼数次, 泪小点开口处无泪点塞脱出则视为植入成功。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视觉功能。 于治疗前后采用仪器在6 m 距离处测定的患者视觉对比敏感度, 目标照明85 勒克斯, 检测前暗适应时间持续 5 min, 主要包括 12c/d、 18c/d、24c/d 空间频率对应的对比度。 ②比较两组的泪膜稳定性。 主要指标包括泪液分泌实验 (SⅠt)、 泪膜破裂时间 (BUT)、 荧光素染色评分 (FL)。 SⅠt: 采用泪液试纸放入患者下眼睑内侧1/3 处结膜囊内, 眼睛关闭5 min, 记录泪液试纸浸润的长度。BUT: 将 1 滴荧光素 (20 g/L) 滴入眼结膜囊内, 瞬目 3 次,保持平视正前方状态, 采用钴蓝色光纤扫描眼角膜, 测定BUT。 FL: 以荧光素试纸接触患者下睑结膜囊, 采用钴蓝色光线观察患者角膜着色情况, 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 比较行 t 检验, 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觉功能治疗前, 两组的 12c/d、 18c/d、 24c/d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治疗后, 两组的 12c/d、 18c/d、 24c/d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 12c/d、 18c/d、 24c/d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1。
表1 两组的视觉功能比较 ()
表1 两组的视觉功能比较 ()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组别 n 12c/d 18c/d 24c/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30.81±5.60 42.16±8.12* 16.98±2.99 23.20±4.06* 5.15±0.86 6.97±1.24*对照组 50 31.10±5.64 38.62±7.25* 16.89±2.97 21.05±3.58* 5.11±0.85 6.38±1.07*t 0.258 2.300 0.151 2.809 0.234 2.547 P 0.797 0.024 0.880 0.006 0.816 0.012
2.2 泪膜稳定性治疗前, 两组的 SⅠt、 BUT、 F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 两组的 SⅠt、 BUT、 FL 均较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的 SⅠt、 BUT 高于对照组, FL 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 2。
3 讨论
泪管栓塞术广泛应用于干眼症的治疗中,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常规性泪管栓塞术有时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泪小管硬化、 栓子脱落、 感染等, 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5]。 有相关研究[6]认为, 不可吸收性泪道塞能够有效治疗干眼, 使患者减少甚至停用人工泪液, 但对于泪小管炎等潜在的严重并发症有待于长期随访观察。 因此,必须进一步寻找更为有效的材料用于泪管栓塞术的治疗中。 可吸收性泪管栓是泪管栓塞术治疗中的常见泪管栓类型, 与不可吸收性泪管栓相反, 可吸收性泪管栓植入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溶解现象, 作用时间更短, 可控性更强, 安全有保障、 可逆, 因而在有常规性泪管栓疗效的基础上, 能够凭借上述特点和优势, 更好地保障治疗过程, 以便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7]。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视觉功能指标 (12c/d、18c/d、 24c/d)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表明与常规人工泪液治疗相比, 可吸收性泪管栓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视觉障碍, 提升患者的视觉功能。 在泪膜稳定性指标方面, 观察组的SⅠt、 BUT 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FL 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 <0.05), 表明可吸收性泪管栓的应用对患者泪膜稳定性的保障效果更好, 从而促进眼表的修复, 缓解或消除干眼症状, 改善干眼患者泪液的质和量。
表2 两组的泪膜稳定性比较 ()
表2 两组的泪膜稳定性比较 ()
注: 与该组治疗前比较, *P <0.05。
组别 n SⅠt (mm/min) BUT (s) FL (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3.58±0.25 8.05±1.63* 4.62±0.46 8.03±1.97* 6.90±1.09 1.72±0.49*对照组 50 3.52±0.23 7.38±1.14* 4.70±0.48 6.94±1.46* 6.81±1.08 2.06±0.67*t 1.249 2.382 0.851 3.143 0.415 2.896 P 0.215 0.019 0.397 0.002 0.679 0.005
综上所述, 可吸收性泪管栓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 可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障碍和泪膜结构的稳定性, 具有较高的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