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县梨果:品牌领航促产业升级

2020-12-14于广宁

河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业带梨果梨园

□文/于广宁

邢台威县在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品牌领航促产业升级之路。当地围绕实现农民增收、改善环境“双赢”,在县内西沙河流域,谋划建设了10 万亩梨果产业带,着力打造“威梨”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这个县优质梨种植面积达到10 万亩,建成高标准梨园268 个,规模1000亩以上标准梨园12 个,涉及14 个乡镇、104 个行政村,引进或新建龙头企业46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0 家、种植大户(家庭农场)32 家,梨果总产量2200 万公斤,创经济效益1 亿元。现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河北省现代农业园区、河北省出口鲜梨质量安全示范区。

围绕“高”字抓规划 保证发展层次

自2012 年底,威县就专门成立梨果产业带建设先期调查小组,聘请10 多位专家为顾问,对西沙河流域进行实地踏勘,解剖土层结构,科学规划设计。出台《关于加快西沙河流域梨产业带发展的实施意见》,本着以市场为导向、绿色A 级果品生产管理、集中生产布局、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和适地适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等六项基本原则,着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梨果生产出口基地。他们编制了《威县西沙河流域绿色A 级高效梨产业带建设规划(2013—2020 年)》,涉及沿西沙河7 个乡镇、99 个行政村,明确建设重点为“基地建设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生态防护工程和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到2020 年全县梨树种植规模达到10 万亩,梨果产量达到5.28 亿斤,果品产值达到15.84 亿元,规划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围绕“严”字抓标准 保证发展质量

从选址建园开始,就确定了生产绿色A级、绿色AA 级果品的目标。严格实施标准化生产,做到了“六个统一”:一是统一株行距。主推1×4 米、2×4 米栽植模式,每亩84-166 株。二是统一南北行。采用公路建设光学经纬仪设备,先沿南北行定植标准行,再用百米绳横向拉线,定植其它行。三是统一挖沟施肥。利用中型挖掘机,沿南北行挖出深、宽各80-100 厘米的定植沟,将表土、底土分开存放,并按每亩5-10 立方米有机肥料的标准,将底土与有机肥拌匀后回填沟内,表土仍放回到上面,最后顺沟浇大水沉实。四是统一专业队嫁接。针对梨树新品种苗源严重不足的实际,采用先栽杜梨砧木再嫁接新品种的方法,不仅节约了投资成本,还确保砧木、品种真实纯正。五是统一覆膜套管。在定植杜梨或成品苗后,先进行苗木定干,再顺南北行铺上黑色地膜,增温保墒;同时对地上苗干部分,及时套上白色塑料管,提高苗木成活率。六是统一流水线作业。将建园过程概括为“8大程序、30道工序”,实行流水化作业,确保各环节质量标准的落实。严要求带来了好品牌,从第十八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开始,连续四届“翠威”牌雪青梨、秋月梨、新梨7 号三个新品种,分别荣获“果王”、“金奖”、“银奖”。

围绕“强”字抓科技 保证发展后劲

从发展伊始就注重“科技兴林”。一是聘请高端人才。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以省内知名果树专家为首的科技团队,制定全县梨园建设、果品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做到技术服务全覆盖。二是技术创新驱动。重点进行三个方面创新:生产方式创新。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提倡果园合理化密植、机械化操作,广泛应用机械整地、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现代林业科技。组织形式创新。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小打小闹的传统形式,引进公司经营、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承包经营等集中经营模式,便于生产技术和标准的统一。生产技术创新。根据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准,制定了适合威县实际的绿色果品生产技术规程;为保证苗木质量和新品种纯度,建立梨树新品种采穗圃、示范园和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00亩;为解决成品苗不足问题,探索创新杜梨苗木建园方式,有效破解了当年栽植、当年嫁接、当年成活、当年成园的技术障碍。

围绕“大”字抓龙头 保证发展升级

坚持以点带面、逐步发展,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在邢台市率先出台《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功引进海升集团等产业龙头9 个,注册了邢台越海农业、秋月果品、河北利派尔农业科技、河北龙集农业开发等企业。海升集团投资2200万元,建成高标准梨树示范基地2000 亩;北京博世嘉华装饰设计公司投资500 万元,建成700亩精品梨果观光采摘园;辛集汇策农副产品公司建成5000亩的优质梨果生产基地。二是促进土地流转。龙头企业落户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保证土地流转的规模。面对农民认识不高、连片经营难推进等问题,出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对土地流转进行政策引导:流转土地的粮食补贴、综合直补仍归原种植户所有;土地租赁费按当地市场行情执行,且按年段递增;出让土地群众可优先在梨园打工,月收入1500 元左右,激发群众自愿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对个别不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户与户之间进行地块互换。这样一套政策组合拳,为龙头企业落户、推进规模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真”字抓帮扶 保证发展动力

动实招、用真劲,多方面扶持倾斜。一是财政直接补贴资金。出台《西沙河流域标准化梨园财政奖补实施细则》,县财政列出专项扶持资金,对建园达到一定规模、符合绿色A 级标准的梨园,给予每亩最高500 元苗木补贴。二是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形成梨产业带建设强大推进力。林业局积极开展梨园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水务局对梨树重点村给予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扶持,安装节水灌溉设备;扶贫办将发展规模达到300亩以上的贫困村,列入扶贫项目范围,安排打井、防渗、上变压器等基础设施项目;交通局积极做好梨产业带建设区域公路修建,极大改善了交通条件;电力局做好电力设施配套。三是差别激励。县政府针对不同对象制定12条激励措施。其中,对年加工梨果5000 吨以上、贮销果品1 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给予3 万元奖励;对获得驰名和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分别给予10 万元、5 万元奖励;对科技人员获得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的,分别给予10 万元、6万元、3 万元奖励;对果品销售做出突出贡献的经纪人,经济上给实惠、政治上给荣誉,调动各界参与建设积极性。

围绕“实”字抓推动 保证发展力度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党委、政府强力推动。一是组织推动。先后印发《梨产业带建设实施意见》、《梨产业带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以发展现代农业指挥部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体系,专门成立梨产业园区管委会,加强组织推动、协调服务。建立健全以乡村两级及县直有关部门为主的执行落实体系、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农资供应体系。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动员、部署和督导,多次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坚定信心,开阔眼界,调动积极性。二是责任推动。把梨产业带建设作为年度考核与绩效管理重要内容,乡镇与县委签订目标责任书,村与乡签订责任状,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三是督查推动。县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和林业局组成四个督查小组,进行强力督促检查。组织有关乡镇、县直部门,开展督查评比,按照标准现场打分,加压鼓劲,激先促后。

围绕“销”字抓推介 保证发展成效

市场产销衔接、农超(商)对接,都离不开品牌,品牌需要推介。一是会议推介。通过县长代言、园区推介等形式,利用展会、博览会、对接会、交易会等方式,先后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上海“亚果会”推介,促进“威梨”走向大江南北。二是直销推介。瞄准上海等大中城市地产果品直销、朋友圈直销、超市直供等路径,让消费者先品尝、后购买,“威梨”以质取胜。三是电商推介。对接当地快递公司,整合园区梨产业资源,以低成本打通电商渠道,“威梨” 品牌进万家。先后荣获上海“亚果会”公用品牌前10强、河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强等称号。

猜你喜欢

产业带梨果梨园
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梨果飘香富农家——山西省积极发展梨产业扫描
流淌在2500年时光里的南腔北调 “戏韵之河”讲述梨园春秋(上)
梨园闹春
央视点赞!《新闻直播间》聚焦澄海玩具产业带
硬核!玩具产业带综合体助力,看广东澄海宝奥城怎么做?
梨园寻梦淮安缘
河北省梨果价格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京喜与澄海玩具产业带携手
“梨园”演变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