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龙窑烧制技艺的实践与研究
2020-12-14李国文
李国文
龙泉市文青坊 323700
远古时代,人们发现泥土经过火的烧制可以变硬,因而开始使用柴在平地上烧制物件,至今已有两万年以上。随后人类制作器皿在平地上用火烧制,这就是“平地烧 ”。平地堆烧式是人类最初制作简单陶器的方式。从无窑平地堆烧式阶段慢慢发展到窑烧,这是烧陶历史上的一个进步。新石器时代出现橫穴窑、竖穴式窑炉,穴式窑是早期成熟的窑炉结构。
随着岁月延伸,窑炉逐渐从穴式窑发展到在地面上建窑,由于穴式窑建在地下,木柴燃烧时陶瓷常受到地下水汽影响,容易形成瑕疵,而在地面上建窑没有这种影响,建窑空间可大可小,使用方便,时间灵活,同时,陶瓷烧制的烧成率大大提高。
浙江地区上虞、婺州、衢州、龙泉窑区壶镇、仙阳等地商周以来普遍采用龙窑烧制陶瓷。古代青瓷的烧造普遍使用龙窑,今天的许多高端青瓷烧制依然使用龙窑。龙窑柴烧烧制技艺历史久远,其古老烧制技艺值得深入研究和创新探讨。
一、龙泉窑龙窑烧制的重要历史情形
缙云壶镇陇东遗址发掘出距今9000年史前人类聚落,其中包含了上山文化、良渚文化、好川文化、商周等时代的堆积层,
浙江上虞最早发现商代窑址。窑长条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龙似蛇,故名龙窑。亦称蛇窑、蜈蚣窑。东汉时期,龙窑在浙江地区开始广泛使用。
青铜时代,龙泉窑区发现窑址群共有5座窑炉,其中龙窑长度6—7米的形似长龙,而葫芦窑由2个大小窑相连构成,长约3至4米,窑炉高度约0.5—1米,窑炉火膛、出烟室等设施保存相对完好,这说明龙泉窑区域较早就开始烧窑,而长度6—7米的就是龙窑的雏形。
龙泉窑吕步坑龙窑是南朝至唐初窑址,其长度39.85米、宽度1.70米,中晚唐时期的黄坛窑也发现支烧具和匣钵两种窑具,表明龙泉窑业在这一时期已经掌握支丁烧制和匣钵套烧技术。文物普查显示,龙泉唐五代时期窑址有31处之多,可见龙窑烧制的普遍性。唐代诗人陆龟蒙《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徐寅《贡馀秘色茶盏》中:“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印证了唐代越国瓷业的兴盛和龙窑青瓷之受人欢迎程度。
北宋时期,金村、大窑已成为龙泉窑窑业中心,安福、安仁、道太、梧桐口等地龙窑窑址规模已达159处。垫饼垫圈烧制方式是北宋至南宋龙窑烧制术发展改革创新的成果。从现在出土的一些古器看,龙泉窑龙窑烧制的器物中,北宋就有一些仿青铜器的典型青瓷器型。
南宋时期龙泉龙窑制瓷技术登峰造极,龙窑窑址增加到316处,核心区大窑片区达到64处。龙泉窑南宋时期被推到历史发展巅峰,与其龙窑大量的开辟关系密切。庄绰的《鸡肋编》(南宋绍兴三年,1133)载:“处州龙泉县多佳树,地名豫章,以木而著也……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五代)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南宋赵彦卫的《云麓漫钞》(南宋开禧二年1206):“青瓷器,……今处之龙溪出者色粉青,越乃艾色。”明陆容在《菽园杂记》卷十四中转录南宋嘉定《龙泉志》云:“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这些文献依据都印证了南宋时代龙泉龙窑烧制青瓷的繁荣。
龙泉龙窑烧制青瓷在宋元时代,窑的长度在不断拓长,安福、山头窑址群等地就有数座龙窑长度已超过60米的龙窑。元代龙泉窑业继续扩张,龙窑窑址数量增至445处。道太源口村的元明龙窑长达97米,估计每窑可一次性烧制2万余件青瓷。而且这些龙窑的结构构造已经相当完善,可见当时的龙窑烧制技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
二、现代溪口龙窑的烧制简探
随着技术的进步,陶瓷窑炉也经历从传统的馒头窑、葫芦窑、龙窑到国外技术引进的倒焰窑、隧道窑、梭式窑、辊道窑,直至现在出现的煤窑、煤气液化气窑、电窑、小柴窑、高炉窑等。这一次次的突破都是人类历史上的进步。由于人们普遍利用现代气烧窑和电窑,龙泉窑龙窑传统柴烧技艺也经历着濒临消失到近十几年来恢复发展的可喜变化。
宋元时代龙泉青瓷鼎盛时期的重要窑场——龙泉市查田镇溪口村青瓷古窑群中,溪口瓦窑垟窑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目前发现的全国唯一一座薄胎铁骨哥窑古窑址。近年来。千年“不灭窑火”系列开窑活动在这里举行,这是对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的“活态保护”,也是对龙窑烧制技艺的深度研究。龙泉青瓷朋友也在这活态保护的实验探索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才华,在研究龙窑烧制技艺的同时,彰显了龙窑烧制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弘扬着龙泉传统龙窑烧制技艺和青瓷文化,传承着弥足珍贵的古老烧制工艺。
(一)龙泉溪口龙窑基本结构
溪口龙窑的基本结构:分窑头火膛、窑身(其两侧设有窑门、投柴燃烧口和观察口)、窑尾烟囱等三大部分组成。窑头是龙窑的关键部分,在龙窑的最低处。以窑砖砌成,两侧延伸出三块砖的护墙。设有火膛、灰坑、空气口、燃烧口、加柴口。加柴口加装铁制的炉门。火膛内设炉栅,由下方空气洞将空气送往燃烧室帮助燃烧,内深直径约1.2米,与窑室相通。窑身,是龙窑的主体部分,火膛燃烧室后紧接着窑室。窑门一般设在窑室一侧,窑体每6.5米设置一个窑门,供装窑出窑之用。窑室是放置匣钵的空间,由窑床、窑壁、投柴口、窑拱、护墙、窑门等组成。而窑室内部的窑床,以一阶一阶拾级而上,直到窑尾为阶梯式窑床,其正向从右到左或左至右的环形就为一节单位,一节一般用300块土砖组合成;一节也是一阶窑床,俗称“一间”。溪口窑共设窑室5间。其面积约为长1.35米X宽2.4米×台阶高度0.3米。然而,龙窑窑室很长,以至于窑头燃烧室的火舌热能会无法延伸至后方,所以必须在侧身开设数目侧投柴烧火口;每间隔一个窑就设一个侧投柴口和观察口,而窑身左、右侧边各以5对称排列的侧投柴口,每个投柴口大小约为宽0.12米X高0.2米。窑尾由挡火墙、排烟室和烟囱组成,是龙窑的排烟系统。由于窑尾为顺势坡度而上,使得烟囱为出火口位于最高处,是有利于火的延伸与升温,所以烟囱通常不需要建太高,而是偏短宽型。另外,该龙窑的烟囱后方没有开设窑门,则窑室和烟道之间设有数目孔洞于烟囱的内窑壁面,作为火焰气流出口至烟囱排出。
(二)龙泉溪口龙窑烧制工序
龙泉溪口龙窑烧柴一般采用马尾松、樟木、苦储、乌榆树等,烧一窑一般要准备一万至一万五千斤左右的柴木。烧至还原期一般用松柏燃烧最为理想,因其释放的松烟松油及其混合物,在还原氛围效果最理想,其灰烬及其化合物附着在瓷器上可以形成天然独特的釉面艺术效果。
龙窑烧制一般为二天一夜,包括祭拜窑神、点火至烧结的全过程。龙窑烧制一般分为七个工序:
装匣钵——装窑——封窑门——祭拜窑神——点火——烧结——出窑
装匣钵,将瓷坯放入匣钵进行保护,以避免污染,烧制时易使坯胎受热均匀温和,并在匣钵内保持良好的还原氛围。匣钵内放置瓷质垫饼,在垫烧具和坯胎之间、匣钵套之间加刷一层氧化铝最为理想,可确保烧成后不会粘连。
装窑,这是一个很有讲究的技术活,包括设计空间、摞匣柱、留火路、设火膛、放火照、封窑门等工序。其中作品摆放的窑位是很重要的。因此装窑工作要由经验丰富的装窑师傅全权负责。
封窑门,是用土砖把窑门堆砌起来,最后涂上泥浆填补缝隙,封住窑门。仅留下窑头的投柴口及窑身两旁侧投柴口。
祭拜窑神,因为要烧出一窑好瓷。除了自身的制作与窑烧技术之外,还要靠天吃饭,烧窑过程中有许多不可控的自然因素,这里除了民间存在一些传统信仰和传说外,青瓷人主要以仪式表达对自然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与感恩之心,表达自信和隆重开烧之意。
烧窑火,是重要的控火过程,是排窑后影响作品烧成的关键点。烧窑是通过木柴燃烧产生火和热能将陶瓷器物改变原本的物质特性,但由于该龙窑有裸烧、有釉烧入匣钵等作品一同其窑。因此,烧成中不易呈现显著的土味、落灰釉、火彩等烧成效果。烧窑工艺是“火的艺术”,一般全凭烧窑者的熟练技巧,目光观测火焰温度与坯体的变化情况判断是主要的。预热阶段结束,把第一间两侧燃烧孔挖开,投入燃料。等坯体呈桃红色转变成鲜红色时,再开第二对燃烧孔。已烧好的燃烧孔仍用泥垛封好,并用黏土涂抹封闭,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待冷却后即可出窑。烧龙窑的过程,就是按部就班的升温烧火,其流程主要为从烧窑头火到烧侧投柴口的窗火,循序渐进一节一节往上烧至窑尾。烧窑分为起火、中火(中大火)和攻烧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小火低温氧化阶段,从室温升至900度左右,需烧3~5小时;第二阶段,中温还原阶段,持续烧5—7小时;第三阶段,高温还原阶段,火膛温度从1200度升至1300度左右,持续烧2至3小时左右。
其温度变化:升温至900度→从900度升至1200度→1200度升至1300度左右。
其火焰情况:火焰从深红色渐变为桔红色→火焰由变浅橙黄色→火焰颜色岀现白中泛青。
(三)龙泉溪口龙窑烧制的特点:
1.升温快,温度高。龙窑建在山坡上,窑体倾斜设置,起着烟囱作用,火焰抽力大,升温快,温度高,通常可达 1200 摄氏度以上。
2.火焰在窑底流动,龙窑可以在窑底平行流动,烧制的陶瓷着火面均匀,氛围良好。
3.原焰烧制。瓷器烧制,不同的窑式,不同的时期,窑内气氛具有不同的性质,大致分为三种: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不同的窑内气氛对瓷器的烧成,作用巨大,而龙窑易于形成浓重的还原氛围,龙窑烧制青瓷特具优点。
4.恒温控制方便。龙窑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保持恒温,维持还原焰烧造青瓷。由于地下散热小,恒温保持时间长,利于烧制优质青瓷。
5.有效利用窑热。烧制过程中,火焰逐段后移,有效利用窑内火焰热量,使焰火热能保持高效使用,并逐步提高燃烧温度,从而有效缩短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