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桃县现代水网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2020-12-14陆致毅黄光帅张定梅

水利技术监督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网松桃水源

肖 殷,陆致毅,黄光帅,张定梅

(松桃苗族自治县水务局,贵州 铜仁 554100)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水利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撑性基础条件必将顺应时代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变化。新时代我国的治水方针已从传统的“兴利除害”转向“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建国以来70a,我国水利发展经历了“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时代,当前“生态水利”发展观念深入社会各领域,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支撑,“智慧水利”呼之欲出。水利的改革发展是与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贵州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因历史上投入不足,现阶段仍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主。为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2019年8月1日,贵州省召开了基础设施“六网会战”推进大会,提出用4a时间初步实现“六网六通”,其中“水网要实现城乡连通、互联互通、系统完善、安全可靠的现代水网”。根据水利部印发的《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现代水网的规划必须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的问题,规划理念、建设方式、管理手段以及治理能力均须实现现代化。松桃是典型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区县,在“十四五”及今后一定时期内,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且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水利发展现状及短板

松桃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渝、湘、黔3省市交界处,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北麓,由西向东缓慢过渡到湘西丘陵的斜坡地带,地势东西两侧高,南北两侧略高,中间低,全境平均海拔约650m,国土面积3400km2,其中山地面积占82.9%,是典型的山区县。全县辖5个街道、17个镇、6个乡,2019年末总人口73.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4.8万人,分布在4280个自然村。现有以灌溉和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2座(不含电站水库)、小型水库74座,总库容7828.8万m3,山塘430口、窖池692口,总容积435.2万m3,流量大于1m3/s堰(闸)8座,总引水流量20.52m3/s,泵站72座(其中规模以上10座)提水流量75m3/s,蓄、引、提水源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1.875亿m3。以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为主的供水工程970处,自来水普及率94.8%。有中型灌区6个,设计灌溉面积1.004万hm2,耕地总面积2.6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652万hm2。有防洪任务的河段总长95.53km,已治理河段59.68km,占总长的62%。县境内土壤侵蚀面积1203.95km2,已治理面积544.18km2。现有水利工程在防洪保安、城乡供水、农田灌溉、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为当前松桃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松桃县的国民经济发展综合测评指标在贵州省山区县域第二方阵23个县中位列14位,水环境质量及管理指数位于第23位,“三条红线”管理指标位于第17位,总体发展水平属于中等,但水环境质量及“三条红线”管理位次靠后,见表1。

根据松桃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并结合现状分析,主要短板有:

表1 松桃县国民经济发展及水环境治理指标值与位次表

(1)工程性缺水较重,水资源配置和管理能力不足。根据《松桃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松桃县城镇发展规划》的规划成果并结合《铜仁市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分解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预测2030年松桃县城乡需水量为2.823亿m3,现有水利工程多年平均供水量为1.875亿m3,供需平衡差额0.948亿m3;县域水资源统筹开发、区域协调、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涉水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和管理缺乏严格的制度保障。

(2)农村供水保证率低,区域集中供水发展滞后。规模以上农村水厂(Ⅲ类以上,日供水量W≥1000m3)覆盖人口8.2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比率为15.1%,以Ⅳ、Ⅴ类水厂为主的单村供水工程覆盖人口46.51万人,占84.9%。农村水厂大多以小型水库、溪流、泉水为水源,部分采用地下深井水,各水厂或供水站水源供水保证率在75%~95%之间。

(3)水旱灾害防御体系不完善。县城防洪标准为20a一遇,标准偏低。农村河道尚未设防的有35.85km。应对水旱灾害防控体系、组织机构、物资储备及响应机制不完善。

(4)节水型社会建设意识不强。全县节水灌溉面积5800hm2(渠道防渗),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hm2,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5%。农村用水户长期形成的大水漫灌传统意识浓烈,节水意识、水权、水市场观念淡漠。全县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9,远低于节水灌溉要求大于0.55的标准;城镇管网漏失率在15%~20%,农村管网漏失率在18%~25%。家庭节水器具推广使用率低于5%。

(5)水生态环境及河库治理进展慢、投入不足。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处理能力473.5万m3/a,处理率85.4%,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8%。现有水利工程仅停留在兴利除害的传统思维中,缺乏统筹兼顾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的功能,建设美丽河湖的投资及动力不足。县域内148条河流、75座水库均全面推行了河(库)长制,但河库治理、监督执法、经费保障等落实效果较差。

(6)信息化建设滞后。现有水利工程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等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无配套项目,信息化能力不足。

2 山区水利的特点、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2.1 山区水利的特点

因特殊的地形和地貌条件,决定了山区耕地分散,居民点分散,为适应山区的地形条件农田水利设施形成了规模小而散的特点。山区灌溉地块大部分呈带状梯田分布,山高坡陡,农田水利设施布置困难,依靠大中型水源工程覆盖不经济,因而山区水网现状最显著的特点是流域内水系连通性差、供水保证率不足、灌溉效率低、效益不高。在新时代背景下,山区出现人口快速向城镇转移、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弃种、农村“空壳村”现象突出等新问题。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影响,松桃县中、东部降雨集中,汛期极易形成山洪灾害,西南部、北部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造成的石漠化问题较突出。中部因城镇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河道污染日趋严重,水生态环境总体趋势变差。一方面供水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县域未来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浪费严重。

2.2 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三五”以来,松桃县城镇化步伐加快,随着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和升级,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生水污染的加剧,松桃河下游黔湘缓冲区的水质为劣V类。守住发展与生态的底线是可持续发展形势所需。新时代山区水利面临的总体形势是补齐短板、加快发展,以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以实现水生态文明为目标,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整治”打造安全可靠的城乡水网。松桃县面临的主要任务如下。

(1)加快水源工程建设,补齐“工程性缺水”的短板,在2025年前完成已进入规划的11座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规划目标。

(2)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补齐灌溉效率低下的短板,完成6个中型灌区渠系配套建设及田间节水改造,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在“十四五”期末,灌溉水利用系数从现状0.469提高到0.6以上,其它小型水库灌区提高到0.55以上,配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水增产增效目标。

(3)以中型骨干水源工程为支撑,通过对现有水厂的改造、管网延伸、联网等方式打造区域性城乡集中供水安全水网,在2030年前,实现规模以上集中供水工程人口覆盖率达80%。

(4)水利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生态安全水网。结合松桃县城镇规划体系、国土空间管控红线,以河长制为抓手,完善河(库)综合治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监管。2025年以前,以松桃河流域综合整治为重点,完成“智慧松江”试点建设任务,总结经验并推广到其它主要河流,2030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主要河流(库)智能化监管。

3 规划思路

3.1 规划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1)规划指导思想。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贯彻“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以水资源优化配置及“三条红线”管控为前提,重点解决水源工程的空间布局优化,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水土资源的开发,融合国土空间管控要素,实施城乡供排水保障、农田水利、水旱灾害防御、水土保持及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构建水资源保障有力、开发有效、生态协调的安全水网。

(2)规划总体目标。2021—2025年,构建以骨干水源工程为支撑的“水网”框架,突破工程性缺水瓶颈,水资源优化配置明显提升;2026—2030年,进一步完善供水安全保障和防洪减灾体系,实现水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现代化管理框架;远景规划至2035年,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调发展,实现水灾害有效治理和管控、水利信息化初具规模,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规划目标值见表2。

3.1 规划主要内容及重点工程

3.1.1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水土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构建“两核心、六中心”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松桃县境内共有3个小流域,分别是南部的锦江流域、中部的松桃河流域和西北部的乌江流域。锦江流域和松桃河流域水资源丰富、支流密布、沿河两岸地势平缓、可开发利用水资源较高,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西北部的乌江流域山高坡陡,植被稀少,石漠化较重,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工程性缺水较重。根据松桃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结合各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坚持“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基本原则,拟定松桃县水资源开发规划总体布局为“两核心六中心”。以水资源分区内已建或规划的中型水库为龙头、小(一)型水库为节点,干渠(管)连通各节点水库为主网,支渠(管)+“水源-水厂/田间”为次网形成支撑县境内城镇发展核心区的南部和中部两大核心水网;以解决民生水利为主的乡镇中心水网共6个,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乌江流域。水网规划及重点工程见表3。

规划期内对位于南部和中部的6个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不低于90%。松桃河中下游是松桃县城镇发展的核心区,在保障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应统筹防洪、排污、水景观、水生态等工程建设。西北部的乌江流域应优先恢复植被,以生态修复为主,在保障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的条件下,农田灌溉发展以“五小工程”为主,发展节水农业和坡耕地补充灌溉。加强农村雨洪管理,将雨水集蓄利用与排水管渠建设、洪涝灾害与地表径流污染控制、雨水净化与污水处理、生态环境与景观建设紧密接合,打造生态型新农村雨洪管理系统。

表2 松桃县现代水网规划目标值统计表(2021—2030年)

表3 松桃县水网规划及重点水源工程统计表

3.1.2突出重点强化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和水生态环境建设

1998—2018年间,松桃县城所在松桃河流域发生超标准洪水累计5次,城区沿河两岸防洪形势严峻。根据松桃县城镇发展规划,预计2030年松桃河中下游将以县城为核心发展成30万人口的小城市。为保障城市防洪安全,应优先开展松桃河流域山洪灾害综合防治。通过上中游新建水源工程进行洪水拦蓄、中下游进行河道疏浚、提高城区堤防设防标准至30a一遇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其它农村小河道坚持生态恢复优先,还田(土)于河,推广生态堤防,摒弃河道或排洪渠“渠道化、断面标准化、水力半径最大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位于河道两岸的集镇或村庄,利用河道滩地增设人工湿地,推广生物净化污水处理技术,增加河道自身水质净化能力。建议实施的重点工程为松桃河综合治理工程(含松江湿地公园)。

3.1.3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

《铜仁市“十三五”水利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的“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水源”的目标预估在2025年基本可以实现。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源工程布局,有选择地发展适度规模的区域集中供水工程。南部区域的乡镇以大兴、苏麻河2座中型水库为依托,其他3座小型水库为辅助,以松铜快速干道为轴线,对大兴、正大、盘信、牛郎、长坪水厂进行提级改造,实现水源贯通,供水管网连通,建成覆盖约15万人的区域集中供水工程;中部区域以道塘、盐井和陆家坝3座中型水库为依托,水源互济、丰枯互补,扩建孟溪水厂、长兴水厂,改造提升黄板水厂、迓驾水厂、木树水厂,新建城北水厂,实现覆盖从上游到中下游约45万人的区域集中供水。山区因地形差异较大,区域集中供水工程规模大小应根据水源条件、用水区域地形条件、用水户意愿及水价承受能力等慎重研判。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能提高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化,保障供水安全。

3.1.4提高“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山区水利改革和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在现阶段,山区水利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如节水型社会建设必须拟定“松桃县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清单,坚持水权流转、水价调节的原则;河(库)治理必须拟定“松桃县河道(水库)水域岸线保护和利用”清单,河(湖)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城镇供水规划及水资源配置必须拟定“松桃县城镇规划水资源的“取、供、耗、排、污”定量清单,落实空间均衡、有利生态的原则;水利综合监测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拟定“松桃县主要河流断面、重点供水工程、重点污水出口的水量、水质、水生态、水域岸线变化”等指标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感知、融合、分析、处置、决策、管理、回馈”。

在水源和“河-库”互联互通建设形成区域水网的同时,结合全市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总体布局,加强松桃县境内2个核心区域水网监控体系建设,健全水库、监测断面等各类各级监测监控站点,提升水资源监控能力,提高监测预警的完备性和全面性。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水利大数据等技术,依托“水利云”,逐步实现水资源调配和调度、生态流量控制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形成完整可控的水资源监测预警和调控体系。

3.1.5加快服务体系建设和资金保障措施研究

松桃县现有10个片区水务服务中心,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占系统职工总数43%,造价、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缺乏。因经济发展滞后、待遇低,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是当前的突出问题。加快本土人才培养,探索“工程项目+专题”的方式培养人才,在项目科研设计费中计列专项课题经费。依托项目设计和施工管理团队,本地人才参与,研究推广适合山地的农田水利实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针对项目法人履职能力、管理能力不足的实际,全面推广工程总承包(EPC)管理模式,保证“水网”行动计划顺利推进。

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质量和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属性,加快谋划完善强监管的体制、机制,依托“贵州水利云”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充分挖掘水利数据,全面提升强监管的能力。

完善松桃县水利投资公司管理体制和机制,整合行业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加强融资平台及融资能力建设。全面完成“五小”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和发展水市场、水权交易,全面深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水资源费改税,多渠道充实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为规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4 结语

现代水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提出的水网规划战略主要根据松桃境内水资源禀赋特点,立足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城乡供水、产业供水和生态供水,以期构建形成系统完善、安全可靠的现代水网。对未来10a松桃县或同类地区水利建设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规划提出的重点工程仅从战略高度作出空间规划安排,单个工程规模及主要干渠具体布置尚待在下一步规划实施过程中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水网松桃水源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发现非遗之美
海南省今年启动智慧水网平台一期建设
基于水环境的污染控制研究
代表议案编织安全“水网”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寻找水源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