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族民间袍服中的绚烂
——评《臻美袍服》

2020-12-14张毅牟洪静

服装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旗袍汉族视域

张毅, 牟洪静

(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袍服是中国传统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尽岁月洗礼,绵延更迭数千年经久不衰。袍服的形制、色彩、材料及功能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袍服的演变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融合史,见证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

吴欣、赵波著《臻美袍服》(2020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一书对汉族民间袍服进行深入研究,详细阐述袍服的形制特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者依托史料、文学著作、出土文物及传世实物,对袍服形制、功能、色彩及材料进行严谨考证,并将深衣作为袍服发展的前端,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了袍服的演变过程。在经历先秦诸国时期的盛行后,主流的袍式礼服——深衣逐步衰落,袍服开始形成,并在经历两汉、魏晋后,演变为唐的襕袍,元的辫线袄、质孙服,明的曳撒,清的旗人袍服,民国以后的长衫、长袍,及现今被视为中国国际名片之一的旗袍。

衣裳连属的袍服是汉民间服装的基本形制之一,结构形态有地道方正、权衡规矩的“德”“礼”之仪。作者注重理论与案例结合,以袍服结构、工艺为重点,对近代汉族民间男女袍服进行详细地分析。为使所述袍服的结构、工艺更易学易懂,书稿枚举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中国各地博物馆等的多款馆藏袍服,特别选取男袍、倒大袖旗袍、西式蕾丝面料旗袍及双襟旗袍实物等,进行结构测绘与裁剪、缝制工艺的复原,并详述了袍服测量的具体方法和袍服部分细节的制作工艺;同时也对其所具有的缘饰、纹饰及其他装饰艺术进行介绍,整体再现了民间袍服结构工艺及裁剪、缝纫方法。该书在深入挖掘袍服结构工艺的同时,也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民间袍服的生产工艺水平和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对袍服的功能需求呈现出来。

传统汉族民间袍服经过千年传承,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从多个视域对其进行解读:针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职业的人,袍服形制会进行相应地转变,以适应人们的需要。在生活方式视域下,袍服具有适用的功能,袍服重材质,讲求设计的合理,追求外形的简易,尽可能充分利用原材料,体现出 “物尽其用”的造物思想;在东方哲学文化视域下,袍服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尊祖承古、天人合一、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具有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女性社会意识文化视域下,汉族袍服所体现的女性审美风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特别是民国时期,受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标准发生了较大改变,服装的式样和风格不再以男性的审美为标准,而是为了满足女性工作与生活需要,改良旗袍的流行成为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的标志;在文明互鉴视域下,袍服见证了社会等级的淡化,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袍服在受到不同文化碰撞时显示出海纳百川的气魄。

《臻美袍服》将袍服的历史与文化饱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为袍服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翔实的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旗袍汉族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我来说说旗袍美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旗袍找不同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