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县辽育白牛发展调研报告
2020-12-14白立新
白立新
(喀左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喀左 122300)
1 喀左县辽育白牛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据喀左县农牧业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农民养殖积极性高等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发展畜牧业,建设畜牧业大县”的战略决策,确定了肉牛、生猪两大主导产业,政策上扶持,技术上大力推广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草转化、检验检疫等标准化养殖技术,以抓大户、建示范场、扩基地为方向,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战胜自然灾害和周边地区疫情频发的挑战,使喀左县畜牧业呈现出了快速平稳发展势头。截止2019年末,辽育白牛存栏15.1万头,辽育白牛养殖重点乡镇14个,是辽宁省辽育白牛繁育重点基地县,已登记优良母牛8600头。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喀左县辽育白牛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1 生产趋于规模化
目前,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辽育白牛养殖场35个,现有年存栏2000头以上的辽育白牛养殖重点村12个,存栏1000头的辽育白牛养殖重点村23个。
1.2 资金、饲料和饲草补贴
一是登记一头优质母牛省站资金补贴300元,饲料补贴80元。二是秸秆养畜项目(青黄贮)每亩补贴200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3 产业发展,龙头带动
以大鹏牧业有限公司和程新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大鹏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育肥牛1500头,带动养殖户350户;程新牧业有限公司年出栏育肥牛1000头,带动养殖户300户;其他年出栏育肥牛不足500头养殖场达到了20多家,带动全县养殖户800户,以企业和养殖大户为纽带,带动全县养殖户蒸蒸日上,大力促进了喀左县养牛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辽育白牛扩繁增量工作。
1.4 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治服务网络,县有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乡有动物卫生监督所,村有动物防疫员,县财政全额拨款,村级防疫员实行聘用制。二是加强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畜牧局下设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乡镇畜牧技术推广站,分别负责全县家畜改良、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和饲草料转化加工等。三是建立改良站点,全县设立牛改良站点85处,平均每乡镇3处,冻精全部采用辽育白牛和夏洛莱优质冻精,满足养殖户品种改良的需要。
1.5 出售价格较高
出售一头辽育白牛的价格比同等条件下其他品种肉牛高1000~1500元,比如,一头6月龄公犊牛(250kg左右),价格不低于1.2万元,其他品种犊牛,同样大小,价格在10000元左右。
2 喀左县辽育白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养殖户缺乏扩群资金
从调查的情况看,大多养殖户对辽育白牛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现有养殖场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贷款手续繁琐,需要提供担保,数量有限,期限短,养殖户能借到的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2.2 养殖保险难落实
解决不了养殖业高风险的后顾之忧。养殖业风险大,并且出险鉴定技术性很强,很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承保,所以养殖业的风险全部落在了养殖户自己身上,影响了养殖户投资热情。
2.3 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现在辽育白牛养殖还是以农户散养为主,每户1、2头,3、5头居多,10头8头较少,成规模的养殖户少,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短、集约化程度低,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2.4 县乡两级畜牧业技术人员短缺
制约着喀左县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乡镇于2006年兽医体制改革中,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3~5人,其工作职责主要限于动物防疫,随着畜牧业形势的变化,工作职责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动物防疫、市场检疫、畜产品安全、畜牧业技术推广等工作职能相继增加,导致人员更加紧张,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3 加快辽育白牛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对辽育白牛养殖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增加政府专项资金的补贴力度,为养殖户解决燃眉之急;二是增加专项贷款的投放,确立标准化圈舍等基础设施抵押贷款,解决养殖户抵押难担保难问题。
3.2 落实好养殖业保险以解养殖户后顾之忧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机制,动员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养殖业,给养殖户提供可行的保险,给养殖户更多的保障。
3.3 加大科技培训和宣传力度
全面提高养殖户畜产品安全的自觉意识。业务部门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和法律意识;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作用,以让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畜牧科技及畜产品安全知识,让农民自觉加强畜产品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