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020-12-14康宝忠
康宝忠
(宾县鸟河乡人民政府,黑龙江 宾县 150405)
当前,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为水产养殖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在绿色养殖理念的提出后,生态养殖走进人们视线。将生态养殖应用在水产养殖当中,可保证养殖质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使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
1 生态养殖概述
水产养殖领域当中,生态养殖属于按照生物之间互补与共生关系,形成的自然循环养殖体系,可实现平衡生态,将养殖效益不断提升之目的。对比人工养殖形式,此养殖方式无须投放药物、肥料等,就可实现绿色、环保水产品的生产,充分利此技术,展开海水、淡水等生态养殖。
2 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第一,合理选择苗种,水产养殖环节,优质苗种选择是养殖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引入环节需要对苗种健康状态以及繁殖状态合理观察,确保苗种优良。
第二,合理投放饲料,优选精品、优质饲料,同时保证投喂过程定时和定量,避免出现因饲料质量以及投喂方式等问题对苗种的良性生长造成影响。
第三,培养鱼苗,水产养殖环节,鱼类占据比例较高,不同品种地域环境适应能力不同,因此可适当选择混养的方式培养鱼苗,将易患某种病的鱼苗和对此病有抗体的鱼苗进行混养,防止养殖环节疾病传播,影响养殖效益。
第四,合理用药,养殖环节,养殖环境可能受到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水中滋生细菌,使鱼苗患病,对此,可按照养殖要求以及状态,合理用药,控制药量,保证可除去病害的同时,不影响鱼苗的健康。
第五,环境控制,需要在养殖之前,对养殖区域展开全面考察,远离工厂、建筑和污水排放等区域,保证养殖区域水源优质性,适当结合鱼苗养殖需求,对池塘加以改造。养殖之前,对水体全面消毒,适当在池塘周围种植水生植物,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优化。此外,在养殖环节,还需定期对池塘展开清淤工作,并消毒处理。清理池塘过程,可借助日晒,杀灭其中有害生物,或者使用生石灰除去细菌,加速水体有机物分解。
3 水产养殖中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
3.1 构建生态系统
为保证水产养殖环节技术应用的科学性,需要打造完善生态系统,以水中生物为该系统的主体,与此同时,打造完善循环系统,保证养殖过程中各类废物能够被循环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利用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在水中释放氧气,为水产动物提供良好呼吸环境。与此同时,动物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可直接被植物所吸收。水产动物生长过程产生的排泄物可作为植物生长的肥料,被植物所分解,实现对水体的净化。通过上述循环系统,打造稳定的水产养殖生态,保证水产养殖业良性发展。
与此同时,在水产养殖系统当中,还需对于水体温度以及氧气溶解浓度等展开科学控制,确保水产生物处于优良的生长环境当中,健康成长。以氧气的浓度控制为例,水产养殖环节,需要保证水中氧气含量充足,但是也不可浓度过高。在白天,阳光充足时,水中植物光合作用较为顺利,通常水体中的氧气可满足生物的生长需求。但是夜晚,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使得水中生物的耗氧量增加,此时,可适当借助增氧设备,保证夜晚水中生物具备良好的呼吸环境,利于其生长,保证水产养殖效益。
3.2 控制养殖环境
生态养殖过程中,养殖系统可产生大量污染物,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养殖过程,需要合理控制污染物的含量,保证养殖系统环境的稳定性。如:当水体内部的微生物含量超出标准之后,就会导致生态子系统平衡性被打破,不但对水产品生长造成影响,而且对于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此时可使用生态养殖技术,利用生物药剂,对水体内的微生物含量合理控制。还可适当对养殖水产品用药处理,提升其对病害的抵抗能力。此外,还可从生态养殖角度出发,制定出标准化的养殖标准,科学控制水产养殖流程,保证鱼苗合理选择,控制水体内的温度和氧气浓度,适当选择药物,制定养殖规划等,打造完善的养殖管理体系,保证生态养殖环节技术应用的科学性。
3.3 案例介绍
在水产养殖当中,“鱼稻式”为南方地区常见的水产养殖模式,主要是对水稻面积、养殖面积等科学分配。将整体划分成四个区域,其中水产区域占据3/4,稻米种植占据1/4,鱼苗投放过程,按照水稻生长规律,合理投放饲料,适当使用氮磷等肥料。当前养殖行业迅速发展,部分养殖户在养殖过程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养殖区域周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使用上述生态养殖方式,利于在水产养殖环节及时修复生态,利用植物净化水环境,以鱼苗饲料残渣和排泄物作为植物生长肥料,形成循环系统。
4 结语
总之,随着人们对于水产品品质要求逐渐提升,同时环境形势严峻。因此,在水产养殖环节,可将生态养殖相关技术应用其中,秉承生态养殖理念,合理运用技术,打造水产养殖系统,合理控制养殖环境,维持水体生物链稳定,保证养殖环节动物获得充足营养,提高水产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