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诊疗效果
2020-12-14王宁宁
王宁宁,张 静
(潍坊市奎文区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104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绝经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在该期间内,妇女的内分泌情况发生改变,导致出现生殖系统神经内分泌机制规律杂乱,从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4]。随着女性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率逐年升高,为有效治疗该疾病,经过疾病分析采用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切断疾病进程,本文就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5例,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48.24±4.2)岁。对照组45例,患者年龄40~63岁[5],平均年龄(47.15±4.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一般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对药物过敏患者;合并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炎症患者;合并脏器功能异常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生产有限公司)进行治[6],用法用量为在患者月经来潮第一天在饭前服用米非司酮12.5mg,温水送服,每天一次,药物治疗持续三个月。
1.2.2 实验组
试验组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7],米非司酮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使用则需要有效分析患者的子宫情况,包括大小、内膜厚度等,分析之后在患者月经来潮的3~7天[8],将系统放置在患者宫腔内,根据患者情况合理控制放置深度,一般为8~10 cm,在治疗之后使用超声检查,观察位置是否正确,治疗三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血红蛋白浓度,月经量[9],子宫内膜厚度。
(2)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乏力;乳房胀痛;下腹坠痛;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实施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10],实验组血红蛋白浓度为(118.23±13.44)g/L,对照组为(110.22±9.89)g/L,(t=3.2201,P=0.044)。实验组月经量为(28.22±5.22)mg,对照组为(35.13±7.78)mg,(t=4.948,P=0.009).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为(2.86±1.11)mm,对照组为(3.53±1.56)mm,(t=2.348,P=0.026),三项数据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头晕乏力1例(2.22%);乳房胀痛1例1例(2.22%);下腹坠痛1例1例(2.22%);恶心呕吐2例(4.44%),对照组头晕乏力1例(2.22%);乳房胀痛1例1例(2.22%);下腹坠痛2例(4.44%);恶心呕吐1例(2.22%),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例(11.11%),对照组为5例(11.11%),(x2=0.000,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发于围绝经期[11],目前治疗该疾病的常规思路为调整月经周期,有效减少月经量,从而逐渐改善患者的疾病体现,当前主要运用的药物为刺激素类药物、孕酮类药物,虽然效果较好,但是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同时随着药物多次治疗,药物耐受性较差,病情容易反复,可能会导致子宫病理性变化,引发严重的子宫疾病。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应用原理是将整个系统放置在宫腔内,每天释放一定的药物,相较于直接给药,药物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刺激性更低,卵巢得以正常有序的发挥功能,因此效果明显更好。
在本研究中,经过不同治疗方式的开展,实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无明显上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诊疗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月经量,同时减少子宫内膜厚度,临床效果较好,使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