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病虫害防治
2020-12-14
(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农业农村局,山西 静乐 035100)
目前全国马铃薯虽然栽培面积较大,但产量不高,为减少生产时病虫害侵袭,实现马铃薯高产栽培,本次研究通过实施新型马铃薯栽培技术,使产量得以提高。
一、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科学选择种植区域
马铃薯适应性较强,喜温暖干燥且阳光充足的气候,并且具有较强的耐旱以及耐寒特性,通常情况下能够保证20℃左右的种植气温即可生长良好。虽然马铃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也不适合种植在低洼积水的粘土地上,应当选择肥力中等且具有良好排水性的砂质土壤作为种植地,种植时温度与湿度不能过高。马铃薯通常春植,前茬可选择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在进行整地时,可将地块深翻,将其中的枯枝、杂草清除,保证土块碎裂、地面平整即可种植[1]。
2、选择优质马铃薯种块
马铃薯种块品质在种植中非常重要,决定着马铃薯的产量。必须选择通过相关部门审核的品种,在购买前要查看是否通过审核,有无品种审核编号,保证品种来源途径的合法性。应选择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要求能够有较高的适应性、耐密性、广适性、高产性等,然后再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土壤状况,确定该品种是否适合在当地种植。一般把马铃薯切为30 g 左右的种块,保证每块上都有芽眼,切块时注意消毒。种块晾晒后拌种再播种,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出芽率[2]。
播种过程中需要注意播种量,不能过多、过少,密度应根据马铃薯种类、天气环境和播放方式合理选择,早熟的马铃薯品类可以适当密植。此外,灌水情况也会影响马铃薯种植密度,若土壤长期缺水需适当降低马铃薯种植密度,才能保证每棵马铃薯水分充足,为种块出芽提供良好生长环境。
3、田间管理措施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在种植后需关注小苗的生长情况,发现出现死苗、缺苗等情况时要及时补种。移栽时需要将一定土壤留在根部,带土移植是提高马铃薯移植成功并存活的关键。移植后要立刻浇水,保持水分充足。
施肥也是马铃薯种植的重要环节,要合理施肥才能保证马铃薯在幼苗期获得充足营养。同时还要定期浇水和松土,在灌溉前应检查土壤的水分状况,如果马铃薯根系底部至底土依旧是湿润的,不可进行灌溉[3]。
马铃薯具有极为良好的耐旱、耐盐碱以及耐瘠薄的特性,故而马铃薯种植区域内的种植户通常将马铃薯栽培于肥力低下的土壤中。大部分种植户错误的认为马铃薯不需要增施肥料,但也有一部分种植户为了保证马铃薯的高产施用较多的肥料,这两种行为都会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受到影响。
二、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
1、锈病
锈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作物疾病,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孢子会随风传播,冬天孢子堆积在病残体上越冬,在春末夏初温度较低或中等温度、湿度较高的情况下,侵袭作物的叶片,导致叶片出现枯死。可采用15% 的粉锈宁搅拌,用药量可控制在种块总量的0.2%-0.4%。在种植期间需要及时对田园进行清洁,集中将病残体完全烧毁,并进行2-3 年以上的轮作。根据不同地区的发病状况,可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杀菌剂,每隔7-10 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 次,基本可根治病症。
2、根腐病
根腐病主要对种植物的根部造成极大危害,在发病初期,受感染植物的根茎部位会出现褐色斑点,最终导致基部皮层以及须根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发病轻时对10%-20%的作物造成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地块所有植物感染。
在进行防治时,首先应当做到轮作不重茬,同时在种植时应当保证良好的土壤排水性,及时拔除病株将其烧毁;若存在病株可采用石灰消毒,并及时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尽可能消灭越冬病源。在发病后可采用50%的多菌灵和50%的敌克松混合液,将浓度稀释为0.17%-0.20%,对植物进行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