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营养输注中应用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2020-12-14徐春梅
徐春梅,傅 荣
(1.安徽省天长市中医院,安徽 天长 239300;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15)
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能量、液体和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1],基本成分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等[2]。据佘云珍等[3]的研究 指出,静脉营养可提高低体重新生儿免疫力,促进其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但新生儿静脉表浅、血管壁薄、顺应性差、易损伤[4];加上静脉通透性改变、导管固定不良或患儿躁动等,易引起药液外渗或坏死,导致留置针无法长期留置[5]。本文主要综述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预防。
1 穿刺部位选择
1.1 四肢浅静脉
四肢静脉穿刺常用部位包括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6],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能够有效避免反复穿刺,有效防止感染等[7]。但四肢静脉距心脏远、管径小、血流量小,留置位置大多位于关节处,容易受活动、哭闹等影响 ,使得套管针在血管内发生移位、弯折、刺激或损伤血管,使留置时间缩短[8]。有研究显示:对于输液不畅、折管、针口渗血渗液、静脉炎及末梢循环等并发症,可用可塑型固定板能进行预防,能够有效延长留置时间[9]。
1.2 腋静脉
腋静脉相对较粗直,充盈度好,暴露充分,容易穿刺,位置隐蔽,易固定。据曹玉琴对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最佳体位研究表明:采取侧卧位、上肢向外延伸至110°-145°进行穿刺难度小,成功率高[10]。且腋静脉血流速度快,能够快速稀释药液,降低药物的渗透压及刺激性[11],经腋静脉穿刺留置针的并发症(外渗、导管脱出和导管堵塞等)较经头皮以及四肢静脉者少[12]。
1.3 头皮静脉
新生儿患者的头皮浅静脉较为丰富,不易滑动, 浅表易见,一般穿刺首选正中静脉及颞部浅静脉[13]。《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中规定:不建议首选婴儿头皮静脉穿刺,因其一旦发生渗出或外渗,局部可出现瘢痕,影响头发生长和美观。
新生儿四肢静脉操作简便、损伤小,但血管细、且受活动、哭闹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输液不畅;腋静脉相对粗直,易固定,但因位置隐蔽发生外渗或渗出不易察觉,且易误穿到动脉;头皮静脉较为丰富,但不作为静脉穿刺首选
2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2.1 外 渗
外渗指腐蚀性药物或溶液渗出到血管以外的部位。新生儿发生外渗易引起血管肿胀, 4~5 级的外渗还可引起皮肤破损,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成长[14]。据唐海红研究外渗的主要因素有患儿血管细,反复多次穿刺、静脉留置针固定过松或过紧、液体渗透压高以及输液泵误差[15]。一旦发生外渗立即停止输液,根据药物性质及外渗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如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用50%硫酸镁湿敷,喜辽妥或山莨菪碱外用,严重者局部封闭,并及时反馈[16]。另有外文文献报道:利用即时超声将皮肤组织可视化,可以提供更加结构化和客观的外周静脉外渗(PIVE)损伤分期,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17]。
2.2 静脉炎
静脉炎是静脉壁内膜的炎症,是一种进行性并发症。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有穿刺部位不合理、皮肤消毒不规范、护士观察不细致和输入高渗液体[18]。针对静脉炎发生原因应做到加强护理评估,选择合适血管,规范操作,灵活掌握留置针留置时间[19],对已发生静脉炎患儿可用水胶体辅料覆盖穿刺部位、50%硫酸镁湿敷和烧伤膏涂抹患处[20]。
2.3 堵管
堵管是指输液时不通畅,回抽无回血,推注有阻力者[8]。发生堵管应先检查是否存在外部机械原因,输液后根据情况确定是否拔除留置针。在输液时护士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并正确冲封管,同时有计划更换穿刺部位,保护血管[21]。输液结束及时更换下一瓶药液,若发生药物性和血栓性堵管则立即拔管。
外周静脉留置针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新生儿科,但是对于其穿刺首选部位仍没有明确规定。新生儿虽然相对成人选择输液穿刺部位较多,但因其皮肤组织薄嫩、敏感度低,容易发生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在为新生儿进行外周静脉营养输注时,应对患儿病情、药物、治疗方案等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血管及穿刺部位,保障输液安全有效;同时增强自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注重培养评判性思维,加强输液时的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减少患儿痛苦,促进患儿康复,减少住院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