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三重维度

2020-12-14

关键词:党的领导政党中国共产党

刘 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党建部,福建 福州350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强调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1]。 这些关于党的领导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执政的基本理论互为贯通、互为补充、同向发力,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的认识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其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一个全新命题首次在党的政治报告中被提出。 这就把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推进一切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必须始终坚持一个根本的政治前提,即党的全面领导。 无论政党建设和政党治理达到何种程度,无论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达到何种程度,也无论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达到何种程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都是首要的政治前提和政治基础。 这是思考当代中国国情国力的关键所在。 换句话说,只有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向纵深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因此,如何理解党的全面领导,怎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澄清并给予有说服力的解释。 本文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分别阐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逻辑理路。 价值维度是从属性效用层面把握问题,关联重要性和必然性;历史维度是从事物过往发展轨迹评判问题,完成对当下的映射和总结;现实维度则是从实践层面反思问题,力求理想的可预期性结果。

一、价值维度

从价值维度分析,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有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一)确保党的长期执政

从现有政党体制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 在现行体制中,中国共产党是具备执政和领导的双重政治角色的现代政治组织。 从政党制度形态上分析,它不是苏联的一党制,更不是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亚洲少数国家的一党居优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唯一且合法的执政党。 党是政治舞台上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所有治国理政的实践都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核心力量,都必须在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力推进。 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明确提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前瞻未来的宽广眼界。 长期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各种风险考验时,能够持续、永久、牢固地维系执政权,夯实政治根基不动摇,始终获得社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心理认同。 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做到“两个毫不动摇”。 可以说,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及政治领导是保持党长期执政的先决前提和关键要素。 任何政党都有政治属性、政治追求及政治使命,如果一个政党政治上的属性没有了,这个党也就不存在了。 同时,坚持党的领导,必然要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健全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使党的领导真正落实到党的一切工作当中去,切实提高了权力运作的效率。 打铁必须自身硬。 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越是向纵深推进,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力度就越大;党的自我净化、自我革命能力越是持续增强,就越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从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表明,国家建设维系于政党,对政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党强则国强,党兴则国兴;党弱则国弱,党衰则国衰。 党的成长和国家成长紧密相连,党的治理和国家治理紧密相连,党的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党和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及一体化特征,决定了党执政的正当性与国家治理的正当性密不可分,党领导的有效性与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密不可分。 说到底,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主导力量。 离开这个核心力量,将无法整合和动员党内党外一切可利用资源,国家建设就不具备成功的可能,甚至还可能走向歧途。 政党全面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的双重维系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缺一不可的必备要素。 显然,这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国家政治生活的运作逻辑,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特殊性的集中体现。 对这样一种逻辑的把握,是正确认识中国政治的关键所在,更是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所在。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丰富。 治理体系涉及五大建设及党的建设的各项制度机制的总和。 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必将促成治理能力最大化提升。现代治理经验表明,国家治理寄托于科学的制度安排和制度供给之上,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持政治稳定和政治安全。 而要实现这些制度之间,既各得其所,又相得益彰,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权威性、系统性和完备性;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各项制度体系才能聚焦规范公共权力、维护公共秩序、促进公共利益;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明晰治理主体和治理目标,推进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转,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成就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是一个高举理想和价值旗帜的使命型现代政党。 成就民族复兴伟业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建立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上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为民族复兴伟业奠定了物质基础、精神基础和制度基础。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是空想而不是梦想。 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会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 从党情层面分析,据《2018 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统计,截至2018 年12 月31 日,党员总数已逾9 000 万名,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的有1 274.2 万名,年龄40 岁以下的党员占33.9%,党龄6 年以下的占14.1%[2]。 部分党员党龄短、年龄小,党内生活历练相对不足,思想底色多彩,这给党内思想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从社情层面分析,社会阶层结构日益变迁,利益差距分化,“板结化”现象一度存在,这给党平抑利益落差、维系社会公平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上述两个层面的存在,给党的组织整合及社会整合能力带来考验。 其破解思路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能克服党自身存在的顽疾,构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的政治组织;才能弥合阶层差异,防止社会失序,整合各方资源,以强大的政党领导力、动员力和组织力带领人民,努力克服种种障碍,最终实现民族复兴梦。

二、历史维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并解释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问题。 如“党是无产者的阶级联合的最高形式”,要实行“最充分的领导”“一贯而坚强的领导”[3],等等。 这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探索政治领导规律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形成与确立是由党自身的先进性决定的。 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或其他政治力量都无力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无论是哪一种社会改良方案抑或是其他道路,都不能完成指引中国革命的任务。 广大社会民众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政治组织,是一个以最先进的思想武器作为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的现代政党。 不仅如此,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有效地实现了对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和所依靠的民众及其他社会阶层的政治动员。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十分重视和强调党的领导权问题。 如1935 年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说:“只要共产党和红军本身是存在的,发展的,那末,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然也会是存在的,发展的。 这就是共产党和红军在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4]1948 年,他在总结坚持党在统一战线领导权的经验时提到:“(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5]在这里,毛泽东指出了实现对一些阶层等政治力量有效领导的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 从政党阶级属性看,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一己私利,因此得到最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事业中领导地位的形成和确立,有着很强且广泛的民意基础。 历史表明,正是由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依然高度重视政治领导问题,并且从历史方位发生变化这一基本事实来思考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适应性调整和科学转变。 如通过有效发挥党组的作用,保证了党对国家政权机关、人民团体等的统一领导。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持之以恒的探索和艰辛的实践,摸清了长期执政条件下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规律性认识。 但对客观规律的洞察和把握总是要经历一个由不知晓、知晓、再到完全驾驭的过程,在具体实践中总会伴随一些曲折和停滞,需要在不断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逻辑演绎之后才能最终达成的。 实际上,党的十三大以来,党一直在探索科学的领导体制及领导方式。 这一段历程中,党在不断地尝试、纠错、调整、完善,经历了多方考验和挑战。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挫的影响。 苏东国家的政治变迁和政治剧变,其社会影响是深远的,在一定程度上触发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事业前景的疑虑和担忧,而对社会制度的存疑将传导至领导这一制度的政党本身。 大卫·M.科兹指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历及其失败的最重要的教训是,我们不是处在社会主义挑战资本主义的终点,而是处在这一挑战的开端[6]。 而挑战之一,就是应当深度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永续执政。 (2)分权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取向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说,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政府机构的精简、财税机制的调控以及社会领域的治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企业等的关系,调动地方政府机构的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适度放权是上述领域改革的一大特点,但适度放权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权力分解,其有一个前提,即保持政党控制力,维系中央政府权威以及保持社会主义性质方向不动摇。 分权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取向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同时,给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提出了新情况新问题。 尤其当改革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时,这种情况对党的社会整合和协调动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学者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适度放权、国家向社会的适度放权、政府向企业与社会组织的适度放权成为了市场化改革以来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主线,执政党应当主动回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革,在适应中调整社会整合的基本政策和策略[7]。 在党的十三大初步提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之后,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将其上升至更高层面并对党的领导内涵和领导方式作出集中表述。 党的十六大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8]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9]这些重要原则或理念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均是十分有意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一个基本道理:长期执政条件下依然需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不仅确保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胜利,也确保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回顾这一段历史,不难发现:什么时候坚持党的领导,党的事业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弱化党的领导,党的事业就停滞不前。 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国家必然繁荣稳定。 反之,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没有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空想。 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推进一切事业前行的首要政治前提和根本政治保证,是思考和判断当代中国国力国情的关键因素。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地位决不能动摇。 这就是新的历史背景下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逻辑。

三、现实维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的全面领导”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与过去相比,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不一样,因此破解的思路也必定有所不同。 党的十二大之前,党内面临的问题是权力过分集中。 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邓小平指出:“我不是说不要强调党的集中统一,不是说任何情况下强调集中统一都不对,也不是说不要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问题都在于‘过分’。”[10]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要防止从一个倾向走向另一个倾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向纵深推进,党内出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党的领导弱化、管党治党不严、党的建设缺失,等等。 说到底,党的整合体系在运行中出现一些问题,如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各管一摊、权力过度分散等。 显然,这些情况的存续不利于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不利于党在新时代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群众,进而克服万难、爬坡过坎。 同时,从国内环境来看,在迈向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还有许多难啃的“硬骨头”;从国际环境来看,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维护国家利益的紧迫性更加凸显,均需要党的强有力领导。 正是基于解决上述突出问题的考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一项迫切任务被摆上政治议程,并迅速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建立中央层面各领域领导小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效协调和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充分提升党中央统筹决策和权力运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九龙治水”的复杂局面。 实践效果印证了这一重大战略规划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最重要内容。 党的全面领导既包含对党自身建设的领导,即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也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并不等于党要包办一切,总揽不包揽,但又不能因为要避免包办一切而放弃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党的执政、党的管理等概念不等同。 所以,关于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需要更加科学地理解和更加精准地把握,并且还要厘清一些误识,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改善党的领导,使党更加坚强有力。 党的全面领导最终是要体现为党的政治威望的提升和社会向心力的有效覆盖,让更多的人拥护党、支持党和追随党。为更好地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机制仍然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 要从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切实强化党的领导地位等方面入手,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方方面面当中去。 同时,应构建一套强大的网络系统,以发挥其整合功能和引领功能。 这一套网络系统可以分为2 个层面:(1)对执政党内部而言,有一套自上而下成熟的组织网络体系;(2)对执政党之外的阶层力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统战网络体系。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领导都离不开这两个层面。

(一)完善党的组织网络体系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基层的强大的纵向组织网络体系,即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党的基层组织还细分为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等,党员则是这一体系链终端的最小细胞。 党的基层组织广泛嵌入于不同领域、不同单位、不同组织中,如农村、社区及“两新组织”。 它平铺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庞大网络,相当严密且富有战斗力。 列宁曾经强调:“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11]1945 年,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把我们党的一切力量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纪律的原则之下,坚强地团结起来。”[12]组织哲学历来是共产党人的基本哲学,这也解释了中国共产党能成为一个高度纪律化和组织化政党的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培育,成功实现对党内的整合,使政党建设和政党发展有序推进。 可以说,组织体系既解决了政党意志渗透至基层末梢的问题,又收获来自组织成员不同信息的反馈。 在这样一个组织体系的保障之下,党的领导力得到强有力的展示。 依托组织体系,党还实现了对社会的有效领导和凝聚动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今天多元变迁的社会环境下,均是如此。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 2018 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3]。 这意味着要把更多、更广泛的社会民众团结在党周围,听党话、跟党走。 没有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党很难驾驭和领导社会。 而拥有一套健全完备的组织体系,党实现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将继续牢固维系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完善党的统战网络体系

如果党的组织网络体系成功覆盖了政党内部及其成员,那么仅仅依靠它还不够。 主要原因有:(1)政党和国家的运行机制并不完全一致。 政党活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国家机器的运转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尽管政党能够主导国家建设。 (2)在政党之外还存在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等社会阶层力量。 在党的组织网络体系之外还需要一套体系,即统战网络体系,来整合及全面领导这些社会阶层力量以共同推动社会治理、国家建设及国家发展。 从这个角度分析,统战网络体系在实现党的全面领导过程中同样重要。 因为它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民主协商、资源整合的功能,提供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和意思表达的平台,在促成有建设性的、积极的政治诉求的基础上,激发社会各阶层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 这样一个过程本身是有利于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领导效力的。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依靠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三大法定,有效地整合和组织了社会各阶层力量,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一个重要内生性的系统,与党的组织网络体系一起维系着超大型组织和超大型社会的政治稳定,并保持对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政治向心力,构成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 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性框架,共同确保党的领导向纵深推进。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政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坚持党的领导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