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促进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0-12-14谢立娟于洪涛刘宗瑞
谢立娟,于洪涛,任 军,刘宗瑞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43)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化,自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薄弱,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需求矛盾突出[1-2].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型人才的摇篮,也承载着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的重要使命.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知识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又高于课堂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他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从学科竞赛的内涵,可以看出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近几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实践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并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际,构建并实施了“实验教学、校内外实习、实践创新训练和学科竞赛、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重视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多年实践证明,学科竞赛是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学科竞赛活动中经过系统学习训练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就业竞争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1 开展学科竞赛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1.1 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学科竞赛中,竞赛组委会拟定的方案或题目,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大胆地创新,做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具有新意的设计或作品,因此对参赛的学生有较高的要求[3].学生不但要掌握已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向与参赛有关的其他学科领域拓展新的知识面,此过程会积累大量解决新问题的方式方法.在竞赛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勇敢的尝试去完成新的设计或作品,逐渐开发出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2 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 学科竞赛的目的就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学生参赛过程中,需要对设计或作品进行精心构思,然后查阅大量资料,使用一些道具、模型或仪器进行现场制作.要想制作精良,离不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需要学生较高的综合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在实践锻炼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1.3 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科竞赛有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例如“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为个人赛,数学建模竞赛为团体赛.个人赛主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而团体赛既要培养竞争意识,又要培养合作精神.在平时组队的训练过程中,要与组内成员密切配合,取长补短,发挥自己的的优势,几根细绳拧成一根粗绳,才能发挥最大潜能.可见,参加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举措
2.1 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教育 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把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升华.学科竞赛必须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参加竞赛或设计比赛作品,完成比赛作品,并在竞赛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有的学科竞赛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主动学习和掌握专业以外的知识[4].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思考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大大激发了大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和不断创新的思维能力.
为了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内蒙古民族大学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与学科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例如数学学院的数学建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网页制作、机械工程学院的机器人技术等课程;在保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质量的基础上,增加选修课数量,逐步落实跨专业选课,力求为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创造足够的空间与环境;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将学科竞赛纳入创新实践必修环节中.这样,不仅带动了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还通过学科竞赛推动了学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完善组织机构,提高学科竞赛工作运行质量 高等学校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是学科竞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5].内蒙古民族大学设立校、院二级管理机构,教务处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学院具体实施.出台了相应的管理文件,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科竞赛管理与奖励办法》《内蒙古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等,使得学科竞赛顺利进行,规范管理.在校内建立了40个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为大学生开展校内外实践创新竞赛提供训练平台.
足够稳定的经费支持是学科竞赛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设有学科竞赛专项经费,用于学科竞赛的初赛、复赛、决赛费用(包括实验耗材费、设计产品包装、购买书籍材料及差旅费等).每年3月初,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暨学科竞赛申报及审批工作,通过评审的项目予以立项,并给予经费资助.教务处负责竞赛成果的奖励和效果的评价工作;立项的教师所在学院具体负责选拔学生、培训学生、参加比赛等工作.2011-2017年,学校共审核批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204个学科竞赛项目,资助金额达234.91万元;每年平均有2200多名学生参加学校和省级以上的各类学科竞赛.
2.3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热情 学校规定,学科竞赛活动与大学生学分修读、综合素质评定、评奖评优等有机结合,并且对于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个人或团队给予奖金和证书奖励支持,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内蒙古民族大学自2011年起,将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设在实践能力拓展环节中,要求大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必须修够一定实践能力拓展学分,修满实践能力拓展学分后余下学分,可替代素质选修课学分;为了突出创新实践的重要性,自2015年起,将学科竞赛从实践能力拓展环节中脱离出来,与科技实践和创新创业培训一同划入创新实践环节中,并增加学分标准.2011-2017年,学校为在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学生发放奖励金额达308.44万元.
2.4 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稳定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教师有深厚的知识底蕴、丰富的指导经验,在高等学校学科竞赛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将指导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工作与教学工作量、职称评定和评奖评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积极性.近年来,内蒙古民族大学高度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性发展,将参加省部级、国家级学科竞赛指导的培训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学时计算教学工作量;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学生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召开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总结表彰大会,设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等奖项,对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学科竞赛立项工作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计入职称评分标准.
2.5 结合学科多样性,积极开展校内外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学校为了调动广大师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大力宣传学科竞赛的种类、性质、级别、程序及受益面,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竞赛,如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相关(辩论、演讲、写作等)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旅游服务(饭店服务)大赛等学科竞赛.通过参加这些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学生受益颇深,不仅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还扩大了知识面;不仅开阔了视野,还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
内蒙古民族大学属于综合型民族大学,拥有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多样化校内学科竞赛及技能竞赛,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大赛、医学基本技能大赛、生物化学实践技能大赛等多种学科竞赛.学校承担所有校内学科竞赛的相关费用,对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还有奖金、学分、证书等一系列的奖励.这样不仅调动学院、老师、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引导学院不断提高学科竞赛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取得的成效
高等学校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既能够使教师了解本专业学生实践活动的最新进展,又促进了各高校间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竞赛,既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真实了解自己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011-2017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共有2354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含省级)学科竞赛奖项.校内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大赛、医学基本技能大赛、生物化学实践技能大赛等校内大赛已经成为我校自主品牌赛事,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受到全校学生的高度关注,这些大赛的开展已成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2011年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李惠等4名学生在华北五省区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并在毕业后被大兴安岭林管局总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录用;2011年我校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获得国家级“挑战杯”二等奖,获奖学生边慧龙在2014年凭借丰富的知识和实践创新的本领开始创业,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教育机构“神鹰科技教育中心”.近年来,我校师生在自治区和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及学科竞赛中获奖情况在中国日报、光明网、中国高校之窗等多家媒体上报道100多次.
4 结语
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与实践,内蒙古民族大学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效应日益凸显.学科竞赛对提高学生综合文化道德素质、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就业竞争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任务任重道远,我们还需不断地探索学科竞赛的新途径,通过“以赛促学,赛学相长”,为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