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的形成基础与基本框架
2020-12-14孙一平郭鼎臣
孙一平,郭鼎臣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边探索边总结的国家治理实践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国家建设发展的思想与战略,构成了一套系统、务实的治国理政逻辑体系,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对毛泽东治国理政总体思路与架构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试图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治国理政的逻辑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一逻辑体系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基本框架,为溯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逻辑体系提供基本依据。
一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总体架构的重要理论依据,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学说,通过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分析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
(一)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对社会基本结构的认识与实践
关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591可见,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是将其作为一个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作为基本要素的完整系统。社会基本结构主要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各自独特功能的发挥,推动社会的发展变迁。其中,生产力处于基础地位。生产关系是以所有制结构为核心,体现为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变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基本结构的整体发展。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政治等因素。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求上层建筑开展相应的政治活动、制定和推行相应的制度体系,以巩固和发展现有的经济基础。社会意识形态要依赖于它所反映和服务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同时通过统治阶级有意识的引导,形成与国家发展理念相一致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
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遵循了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结构构成要素划分的理论。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毛泽东对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作出准确判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214“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341这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正确的发展路径。但之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二)推进“工农业并举”:对社会功能结构的认识与实践
社会功能结构是对社会基本结构的具体实践运用。马克思将其理解为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相关要素的结构系统。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已经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历次党代会都对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等领域的建设和党建进行了远景规划和重大部署。同时,在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又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工业化,并且,我国开始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使得中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依靠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在此过程中,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并提出了“工农业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重工业是对国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要优先发展。但优先发展并不等于片面发展。毛泽东认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做法导致轻、重工业发展极不平衡,结果导致货物稀缺、货币不稳。当然,也不能忽视农业。中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2]241。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发展比较健康,农轻重关系比较协调。但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急躁冒进的错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出现农业停滞不前、轻工业持续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得到根本扭转。
另外,毛泽东也从社会功能结构的层面,分析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防建设对于经历过战争痛苦的那一代人来说,被看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防工业仍需大力发展。但同时,加强国防建设要建立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应该“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2]27。如果国防建设的大量投入导致民用产品短缺,就必须对分配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对于国防和经济建设而言,无论忽视哪一方面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国防与经济建设,显示出大国领袖治国理政的战略眼光。
(三)建立政治制度:对社会关系结构的认识与实践
社会关系是马克思对社会结构本质的揭示。马克思认为,社会由各种关系组成,各种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有机结构,其中,最根本的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结成的各种利益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合作社,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方位、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社会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关系在上层建筑中的反映,是社会关系结构的法律化形式,用以确保社会关系结构具有稳定性。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和实践,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项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早在1948年,毛泽东就曾思考过人民代表会议的问题,并在各解放区试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各级政府。”[4]1272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各地也逐步将人民代表会议改为人民代表大会。随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八字方针是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集中体现,为长期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奠定了制度基础。但1957年以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由于极左错误思想的影响,八字方针在执行中受到严重干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与监督关系被迫中断,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恢复正常。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对于治理好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尤为重要,既要使少数民族地区服从中央的绝对领导,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特色,保证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享有平等的权利。毛泽东一贯反对大汉族主义,提倡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1954年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综上,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为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特别是在认识国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产业布局的规划、政治制度的建立具有启发性。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运用和深化,也使其在当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1959年1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将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发展阶段。他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7]116毛泽东将当时中国的历史方位定位为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同时认为 “比较发达”的阶段要比“不发达”的阶段所用的时间更长,遇到的困难会更多。当我国进入“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人们的物质财富会得到极大丰富,精神境界会得到极大提升。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的思想,有利于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为国民经济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Ⅱ类海风锋7次个例的合成垂直速度场(图10),平行于海岸线,海风锋前的近岸为上升运动区,锋后的海上为下沉运动区域。沿海垂直上升区域的带状特征较Ⅰ类海风锋更为明显,海州湾和长江口仍然为两个上升运动中心,沿海上升运动区大部分达到了0.02 Pa·s-1以上。几个中心则更强。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执政的实践探索与苏联模式: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的实践基础
3.发展阶段:处于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的历史方位
(一)国内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执政的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党领导一切”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毛泽东进一步丰富了党领导一切的思想,并于1962年首次提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7]305到了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重申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思想。党的领导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从1953年开始,党中央加强了对政府各部门工作的领导。通过归口管理,由同级党委的常委分口负责工商、财贸、文教、政法、外事等领域。当然,“党领导一切”并不等于党管理一切。毛泽东曾将“党领导一切”的制度概括为“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2]355,从而明确了党委把方向、作决定、抓执行、重监督的重要责任。此后,“党委负责”“书记挂帅”的原则在全国得到普遍推行。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在实践中,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政权建设,成立了工农兵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号召自己动手,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发展贸易活动,改善军民生活。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40年明确提出民主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即“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5]742。在经济建设方面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适当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巩固统一战线;另一方面,使农民得到实惠,改善农民生活,提高他们生产和抗日斗争的积极性。同时,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办各类学校,发展新闻和宣传事业,开展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等。随着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模式迅速辐射全国,这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变化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权形式、执政经验、纲领制度也为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国外经验: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反思
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治国理政经验必然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巨大影响。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4]1481毛泽东非常认同苏联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同步进行的发展道路。在1955年至1956年,中国进行“一化三改”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坚持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举。这对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力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毛泽东之所以提出向苏联学习,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虽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而苏联当时有着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到它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已经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大国。苏联模式展现出的巨大优势,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尚处在萌芽阶段、迫切需要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新中国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要进行伟大的国家建设……经验是不够的,因此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6]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的封锁、禁运、限制,迫使中国不得不在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同时,苏联也派出大批专家援助中国,并帮助中国制定“一五”计划,使中国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对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学习苏联模式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必然选择。
从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来看,通过学习苏联模式,毛泽东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经济方面,推行全盘国有化和集体化,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确立了单一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把施政重点放在大规模重工业建设上。政治方面,模仿苏联的做法,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教育方面,照搬苏联的高等教育体制,将私立高等院校分期分批收归国有。但随着我国“一五”计划进行到中后期,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凸显,加上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执政的全盘否定,毛泽东开始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发展模式,试图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指出,《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我们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2]369-370。《论十大关系》集中论述了涉及经济、政治、外交三方面的重大方针,如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针体现了我国从国家结构形式、战略布局、发展模式、民族关系、外交策略等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但毋庸讳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历了“以俄为师”“以苏为鉴”“防修反修”的曲折历程后,最终并没有领导中国走出传统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
三 “五大要素”的层次划分: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的总体框架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指导下,在实践经验和以苏为鉴的基础上,运用战略思维,形成了一套治国理政逻辑体系。这一逻辑体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探索,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制定治国方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总体上看,这一逻辑体系包含五大要素,即定位、原则、布局、条件、方法。
那应是土狼王,比一般的土狼大着一圈,像一头小牛犊。它白眼吊睛,蓬松的鬣毛从颈后生出,沿着厚实的脊背,一直延伸至尾端。方才战场上的厮杀中,青辰并没有见过它,它大概是躲在了不远的灌木丛中,指挥群狼的战斗。而此刻,它发现最具威胁的射手已经落地,于是从灌木丛中挨过来,施以必杀的一击。
(一)发展方向、道路与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定位
1.发展方向: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毛泽东的治国理政逻辑体系有着清晰的方向,即紧紧围绕“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想而展开。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共产主义理想,并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写入党章。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积贫积弱、民生凋敝的国家。为了快速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顺利过渡,党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的工作方针,领导全国人民紧张有序地开展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党在农村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进程。一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农民通过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二是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通过建立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三是用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通过“一化三改”,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乌梁素海退水渠全长24 km,退水口(入黄口)位于黄河三湖河口水文站上游左岸14.2 km处,年平均向黄河排水1亿m3左右。因此,乌梁素海对于黄河内蒙古河段及以下水体安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立黄河流域和地方对乌梁素海水环境监测协调机制,其目的就是按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式,逐步理顺流域与地方的关系,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当区域环境突发水污染事件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互通情报、信息共享,配合连动,共同应对,就能有效避免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或减少危害,保障乌梁素海水环境及黄河干流水质安全。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扬弃的基础上,明确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一,拓宽了人民范畴。人民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范畴也会不同。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面临新的形势,要求对“人民”进行新的界定。毛泽东指出“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2]205,这种人民的广泛性使得社会主要矛盾由敌我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目标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第二,明确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坚持“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进一步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1031。第三,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多次指出,党的一切工作要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要给予人民物质利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党的各项政策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共产党员要能够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毛泽东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而且提出并初步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家建设的结合,目的就是要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接下来亟需解决的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尽管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没有成功实现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仍有着重大意义。它指引着之后历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沿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方面不仅具有深邃的理论基础,更注重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在发展中探寻规律。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一方面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经验总结,另一方面也经历了从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到以苏为鉴、独立探索的过程。
党团组织生活是党团组织对党员、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形式,而顶岗实习期间的大学生多是党员或团员。严格党团组织生活,做好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他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又有利于他们顺利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领导力量、根本立场与思想路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则与方法
1.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构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模式,并在局部执政中推行这一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理论和经验,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布局奠定了实践基础。
详实的解释汇报得到了甲方专家的一致肯定,李淑荣为履约践诺而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更是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赞赏!
据《崇明县志》记载,崇明岛地势平坦,地形总趋势是西北部、中部稍高,东部略低。西北部和中部地区土地平均高程在4.0 m左右,东部陈家镇、五滧垦区的地面高程在3.5 m以下,部分低洼地区如裕安北部甚至更低到3.2m。崇明岛目前的调水水位控制在冬春季节2.60~2.80 m,夏秋期间2.70~2.90m。因此,在同样的水位情况下,西部地区河渠的水位仍然较低,但是在东部地区已接近河口线,在遇突发暴雨又未能及时预排的情况下,东部地区更易于受涝。如2013年“10·7”大暴雨,位于现代农业园区北七滧垦区内一些果蔬大包户,因暴雨强度大、雨水未能及时排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发展道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由定理1可知,当给定interval 和τ时,持续增大变换空间并不能一直降低入侵成功概率.因此,在单脆弱性变换情况下,为了获得最佳动态防御效果,同时降低防御成本和部署复杂度,NDD的最优变换空间大小应设置为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其表现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毛泽东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极其重视调查研究。党的八大召开之前,为了摸清社会主义建设各领域的新变化、新问题,毛泽东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于1956年2月至4月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三十几个部门的汇报,阅读了各省、市、自治区的工业、运输、财贸等方面的材料,并最终形成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其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逐渐完善和成熟的。简而言之,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48。在政治领域,毛泽东将民主集中制作为群众路线的重要方法,强调“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7]290;在经济领域,将群众路线贯穿生产实践的全过程,提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管理思想,使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有机结合;在社会领域,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核心工作。其三,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原则,这一原则明确了中国的主权不能被他国干涉,中国的内外事务不能被他国插手。同时,坚持独立自主也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人民,走自己的路,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发展战略、外交国防与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布局与发展条件
1.发展战略:从“一化三改”到“实现四个现代化”
毛泽东对中国国家建设的布局是围绕“如何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进行规划的。从实现工业化到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识不断丰富。在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框架中,实现工业化无疑是重中之重。从“一化三改”到“赶超战略”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工业化展开的。1956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1957年毛泽东提出超英赶美的“赶超战略”,通过15年的奋斗,在钢铁等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超美国。“赶超战略”反映出当时对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不足、对我国推进现代化的困难认识不够,这也必然使人在思想上产生急躁冒进的情绪,致使“赶超战略”逐步演变成“大跃进”运动。
在突出工业化的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毛泽东也开始思考如何全面推进现代化的问题。工业化是兴国的关键举措,但不是全部内容。195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作为远景目标。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10]439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党中央进一步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10]479
有钱人“对于无法预测的风险会尽可能排除”,而且会优先排除。所以,如果有无法吃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风险,那么,其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在风险发生之前把它吃掉!
2.外交国防:从“和平为上”到“建设强大的国防军”
在外交方面,毛泽东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毛泽东多次强调:“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的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这五项原则是适合我国的情况的,我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11]374
在国防方面,由于美苏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国际形势紧张,国家的军事力量在国际关系中仍起着决定性作用。毛泽东曾指出:“帝国主义势力还是在包围着我们,我们必须准备应付可能的突然事变。”[11]392毛泽东提出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的任务,并筹办高等军事院校,要求加强人民解放军的正规化建设和现代化作战能力建设,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并使新中国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科研和军工体系。
3.党的建设: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线缆SC1固定点配件的一端使用M25的电缆接头固定在车端箱上,另一端连接到固定在车钩支架上的连接器上。连接器端接头使用消除应力接头,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按其直径的5倍(60 mm)进行计算。
江苏东临黄海,海岸线以偏南北走向为主,如图1所示,东侧黄海区域的海风向西侧内陆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与海岸线走向接近的温度锋区。由于海陆风与海风锋均为强度偏弱系统,因此它们的显现需要稳定的天气形势背景,以及明显的海陆热力差异。强烈的大尺度天气过程如寒潮冷锋,热带台风等具有强势系统性风场,它们将掩盖沿海海陆风和海风锋。因此有利的天气背景是沿海由相对稳定的、尺度和强度中等的高压或高压边缘控制。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将党的建设比喻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和面临的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考验,中国共产党既要学习新的本领,努力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还要正确对待权力,避免腐化堕落和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毛泽东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视为一个“伟大的工程”,并对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毛泽东提出通过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用党的政治路线教育全党、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方式加强党的建设。例如,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特定时期制定出的总路线、总方针,是制定各领域具体政策的依据,体现出各个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它决定了党的建设方向和任务。毛泽东要求用党的政治路线教育全党,“使他们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统一的行动,然后才有可能取得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胜利。”[7]304
综上所述,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可以用定位、原则、布局、条件、方法这五大要素进行结构分析。同时,这一体系在逻辑结构上体现出如下特征。第一,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一以贯之。后任领导人继承并发扬了这些治国理政的根本方法,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法宝。第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治国理政的主题和主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家建设与发展都是围绕着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进行的。无论是对发展道路的探索、发展阶段的划分,还是对发展战略的谋划、重点领域的布局,都是围绕现代化展开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第三,重点突出工业化建设。毛泽东终其一生都把建成强大的工业化国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首要任务,其工业化战略经历了从“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到优先发展重工业,从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到以重工业为主,兼顾轻工业、农业发展的转变。工业化是毛泽东治国理政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通过全力推动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体系健全的工业国。
总而言之,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总结革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主线突出、务实有效的治国理政逻辑体系,为之后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根本方法。从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理政框架,都是在定位、原则、布局、条件、方法这五大要素的基本结构之上进行谋划的;都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首要任务;都遵循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毛泽东治国理政逻辑体系也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谋划治国方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如坚持以战略思维谋划全局,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阶段目标,要根据阶段性特征找准社会主要矛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等。同时,中国共产党人也随着时代变化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治国理政的逻辑体系,从而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