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美:即景抒情古诗的教学路径
2020-12-13李绘
李绘
摘 要:即景抒情类古诗,可以从鉴赏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文章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为例,从立足景、体于境、发乎情、聚力类等四个方面,探寻即景抒情类古诗教学的有效路径,在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的同时,掌握发现美、鉴赏美的方法。
关键词:即景抒情 古诗鉴赏 《山居秋暝》 教学路径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09.004
小学统编版教材明显增加了古诗词课文的数量,几乎在每一册教材中都会安排,尤其到了中高年级之后,每一册教材都会固定编排两篇课文共六首古诗词。小学阶段的古诗词篇目相对都是浅易的,也是依據单元要素和人文主题要求分组选编的。在即景抒情类的古诗教学中,可以从鉴赏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下面我以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为例,探索这类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立足景,在品读中感受画面美
所谓即景抒情古诗词,首先要立足于景,这里的景,在内容上可以是山水,可以是田园,也可以是大漠,在色调上可以是暖色调,也可以是冷色调,但不论什么样的景,所描写的景都是情感的寄托,也就是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景物描写,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王维是诗人,又是画家,正是这双重的艺术造诣,让他把诗画融为了一体,有时会让你分不清他到底是在写诗还是在绘画。“诗中有画”,是对王维诗歌中肯、简洁的高度评价。《山居秋暝》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在学习的时候,可让学生自由朗读、集体朗读、配乐朗读、配画面朗读,主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诗中的景——“空山”“新雨”“明月”“清泉”,感受那幅秋晚山居图,清新、幽静之美,如仙境一般,令人痴迷,让人向往。甚至连“浣女”“渔舟”都成了景物,融入于画中。再让学生用写景诗句给画命名,学生兴致盎然:“空山新雨图”“深秋晚景图”“松林明月图”“石上清泉图”“浣女喧竹图”“渔舟动莲图”……这一幅幅图画之美,不就是学生内心对诗人笔下景物的感受吗?
二、体于境,在改写中体会意境美
意境,在诗歌中是指由多种意象(饱含作者情感的物象,有时也包括人)组合而构成的给人的一种主观方面的感受。意境有人的主观参与,因而意境是因人而异的。意境通常也会因为古诗题材或者作者的境遇有所不同。比如有田园的恬静闲适,山水的静谧优美,大漠的苍凉雄浑;有遇赦归来的喜悦舒畅,被贬边地的悲愤难耐,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体于境,是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时候,一定能够融入景物,胸中有诗人,站在诗人的视角,与诗人一起感知意境。
《山居秋暝》一诗,如果单从题目来看,“山居”一词可以写山中的宁静闲适,也可以写孤独寂寞。再加上“秋”这个标明季节的词和“暝”这个表示具体时间的词,如果不读诗歌的内容,多数读者会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秋季傍晚山居之人凄清寂寞的诗。但读诗不能只看题目,还要结合具体的景物,比如“明月”与“松林”,如果分开看这两个词,倒也常见,如果把这两个景物用“照”这一动词联系起来,就会有了意境。同样,“清泉”与“石头”凭一个“流”字而意境全出。
这些意境都需要学生仔细体会,让学生改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我让学生仔细体会颔联和颈联,用优美的语言改写成散文式的句子。则有了这样一段如诗似画的语句:“漫步松林,月光从稀疏的枝叶间透射下来,流水淙淙,石子安卧在清澈的小溪里,倾听着这叮咚的声响。竹林中,一阵喧闹声传来,一群浣衣的女子轻盈走来,莲叶摇曳,渔船轻摇,多么静谧而安详的秋晚啊!”
三、发乎情,在鉴赏中发现人格美
诗言志,诗言情。一般而言,诗歌讲究含蓄美,诗人情感一般不会直接表现出来,而是要借助于其他事物传递出来,这就需要老师要能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比如咏物诗,诗人咏物不是目的,而是要借助此物抒发情感,作者对物的选择绝对不会随意,所以鉴赏时需要抓住物与人的内在契合点,才能准确判断诗人的情感。再比如即景抒情诗,作者选择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要构成什么样的图画,营造什么样的氛围,再结合诗人字里行间的其他语句,方可以发现诗人的真情感。
《山居秋暝》一诗到底抒发了什么情感呢?一般古人多伤春悲秋,秋天草木凋零,诗人因而多抒发对萧瑟凋敝之秋的伤感之情,具体来说,会有年华易逝、思亲念友、孤苦飘零、报国无门等等伤感之情。但细细分析这首诗,发现诗人并不是如此。除了“新雨”“明月”“清泉”等明显带有暖色调的秋景,还有哪些细节词语透露着作者的情感?有的同学发现了对“春芳歇”诗人用了“随意”一词,对这秋景用了“自可留”一词,显而易见,诗人对春天百花凋零没有留恋,因为这里的秋景也同样让人向往,以至于愿意留在这里居住下去。这时就可以发现,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里,仍有诗人这种厌弃污浊官场生活、保持高洁品性的人还维系着文人的人格之美。
四、聚力类,在群文中比较艺术美
现行统编版教材在单元课文安排的时候,遵循着“人文主题”和“单元要素”的双线标准。在《山居秋暝》所属的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说明中“四时景物皆成趣”是其人文主题的诗化表达,而“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则是“单元要素”的要求。以群文进一步发力,对于学生学习是更高的要求。
以这一单元的《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为一小类,让学生在群文中依据单元要素,探索三首古诗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学生分组讨论,大胆阐述自己小组观点,不难找到《山居秋暝》对明月的静态描写以及对清泉流动、竹林喧哗、莲叶摇曳的动态描写;在《枫桥夜泊》中对秋霜、江枫、渔火的静态描写,对乌啼、钟声的动态描写;在《长相思》中对千帐灯的静态描写,对风雪交加用了一个“聒”字以示动态的描写。这三首古诗,写景都有动态和静态,让学生明白这种手法是动静结合,进一步说是以动衬静,让学生明白古诗中的艺术之美。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以王维的即景抒情诗推广开去,带领学生去发现诗歌中的画面美、意境美、人格美、艺术美,让学生在学会鉴赏古诗的同时,也学会了发现美、鉴赏美,进而才能创造美。
参考文献:
董茂宏《探寻古诗的美 提高学生素养》,《小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