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O检测在评价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控制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13张秀娟
张秀娟
(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儿科,四川 成都 610015)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的常见病。该病可导致患儿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影响其日常生活,甚至可影响其生长发育[1]。该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可反复发作等特点[2]。因此,如何有效地诊断该病患儿的病情和评估其病情的控制效果成为儿科临床上关注的重点。有研究发现,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水平在评估其病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本文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在该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FeNO检测在评价该病患儿病情控制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成都新世纪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同期在该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9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中9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将其中9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患儿51例,女患儿40例;其平均年龄为(8.5±3.4)岁。对照组儿童中有男童49例,女童41例;其平均年龄为(8.6±3.3)岁。两组儿童的性别及年龄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瑞典NIOX尼尔斯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系统对两组儿童进行FeNO检测。具体的检测方法为:指导儿童静坐休息10 min,排出肺内残留的气体。指导儿童含紧检测仪配套的过滤器,快速吸气,直至其吸气量达到最大时停止吸气,然后缓慢地呼气,呼气的时间以10 s为宜。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指导儿童保持腭咽部完全闭合。两组儿童均连续检测3次,取3次检测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检测结果。其中,对照组儿童仅接受1次检测,观察组患儿分别在入院时和治疗结束后各接受1次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入院时观察组患儿FeNO的水平与对照组儿童FeNO的水平,并观察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FeNO水平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院时两组儿童FeNO水平的对比
入院时,对照组儿童FeNO的水平为(14.03±6.03)ppb,观察组儿童FeNO的水平为(38.16±12.09)ppb,二者相比,P<0.05。
2.2 入院时及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FeNO水平的变化情况
入院时观察组患儿FeNO的水平为(38.16±12.09)ppb,治疗结束后其FeNO的水平为(22.61±10.57)ppb,二者相比,P<0.05。
3 讨论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该病是由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与细胞组分共同参与所引发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其特征为气道呈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4]。
有研究人员认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FeNO检测可有效地诊断其病情。其原因为:该病患儿气道中存在的慢性炎症反应可导致其气道上皮细胞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增强,在该酶的催化作用下其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大量的NO。而且,随着患儿慢性气道炎症反应持续时间的延长,其呼出气中NO的含量将不断升高[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入院时观察组患儿FeNO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
目前,进行FeNO检测在支气管哮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已基本得到证实。但应用该检测方法是否可评估该病患儿接受治疗期间其病情的控制效果,临床上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FeNO的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其FeNO的水平,P<0.05。其原因为:在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其气道的炎症反应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气道上皮细胞合成NO的机制被有效阻断,故其FeNO的水平会明显下降。这说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FeNO检测可评估其病情的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儿可出现FeNO水平明显升高的现象,在接受有效的治疗后其FeNO的水平可显著降低。对该病患儿进行FeNO水平检测可为临床上评估其病情的控制效果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