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生物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性
2020-12-13许燕华
许燕华
(长兴县人民医院,浙江 湖州 313100)
1 样本对比资料
首先,在对比的样本的选择上,选取5位做微生物检测的临床医生,性别分类是男性人员2位,女性人员3位,年龄分布在30-55岁之间不等,同时还选取可对比的同期的女性临床大夫30例,男性临床大夫30例,通过这样的样本数量选取,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1]。在实验的方法使用上,首先就是整个系统的体系的建立,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体系必须要完备,做好这个前提,才能够进行微生物检验最后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最终的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且有效的参考依据。在构建了一个各项指标都十分完善的监测体系之后,对于检验的标本和项目的选择也要做到合理化。上文也提到过,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的检验员虽然使用着更加精确的技术和仪器,但是也负责着更大的责任,要求检验的结果的正确率也要有质的提高。所以,微生物检验的人员对于临床医生在选择项目检验上要进行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指导,这是时代技术赋予他们的一项义务。除此之外,微生物检验的人员要让临床医生进一步明确为生物检验的新的内涵和意义,因为时代和技术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只有临床医生形成了内心的观念和确信,才能够使其内在的知识和技术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挥。
那么下一步就要具体到具体的标本的质量上,标本的质量也是最后做出的检验结果的质量的前提,也是第一条件。影响标本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物性的内在影响因素以及非生物性的外在影响因素。比如使用的血液的取得方式,保存方式以及储存的方式,这些外部性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检验标本的质量。加强微生物检验的相关工作人员与临床的医学检验之间关于标本的质量的沟通,及时通知检验人员相关的信息和注意事项,也就能够比较有效地避免分析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者是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要让临床医生与检验人员质检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肯定参与的方式就是积极主动地对样本的结果或者是检验特征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首先从心理上就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白其自身的检验行为对于临床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交流也能够提高其本身所不具备的相关临床知识,在这个过程当中,检验人员可以使用专业知识去解答对方的疑问与困惑,并且及时地听取对方的反馈与意见,对长久以来的问题和误解困惑也有了正确的解答。这是一个双向收益的过程。
最后实验的结果就是对进行充分沟通讨论的检验结果与未进行任何交流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出现的错误,通过数学计算得出失误率的数据。然后再利用统计学知识,通过使用统计软件对双方的数据进行科学化的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治疗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的试验方法,可以得出下列的实验结论:在微生物检验环节与临床环节之间进行沟通讨论之前,根据30位医生的数据显示,临床这方面对检验的反馈率大约为25%,在沟通交流之后,临床方面对于检验方面的反馈率达到将近85%,这样的数据对比可以说是有太大的变化了,此时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数据意义。而从另一个方向来看,也就是检验方面对于临床方面的反馈,沟通讨论之前的失误率为18%,沟通交流之后的失误率则降低至4%左右,此时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特别是这样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的数据,更加证明了加强现阶段的微生物检验和临床之间进行沟通的必要性问题。
3 讨论
在医疗工作中,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发病原体、不断增加的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而日益凸显。微生物检验人员既要快速准确的发现鉴定病原微生物,又要使临床解释鉴定结果的需求得到满足。然而,微生物检验往往具有所需时间长、鉴定结果复杂、药物在体内外结果作用不一致等特点,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亦因此出现隔阂,故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对科学合理的解释微生物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加强沟通交流对于微生物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来说是互惠互利且十分必要的。通过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微生物检验人员提供更加及时而准确的检验结果,突破自身的专业局限,通过学习积累临床知识并将其与检验知识结合,而对检验结果做出更为可靠的综合判断[6]。同样的道理,反向来说,加强微生物检验的人员与临床医生之间的沟通,就像数据显示的那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其在检验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失误或者问题。进而反过来能够给予临床医生更加正确和合理的指导或者建议,使得临床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选择实际样本进行实验的方法,将实际与理论相联系,最终得出了加强微生物检验环节与临床环节的沟通与交流是一个双向收益的结论。其实在任何的环节或者事件中,加强沟通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将这样的普通却有效的方法引入到甚为重要的微生物检验与临床当中,早就有必要了。希望本文的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能够推动实践当中具体情况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