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2020-12-13罗贤宇刘新玲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政治

彭 芳 罗贤宇 刘新玲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课程名称各不相同,但都能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总结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发展历程,对于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合力打造高校“大思政”格局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演进

(一)改革开放以前(1949-1976 年)

1.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起步探索期(1949-1956 年)

1949 年10 月颁布的《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是我国最早颁布的高校思政课条例,宣布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课程列为公共必修的课程,[1]由此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开始在高校教育阵地中显现。自1953 年起,各类高等院校和专修科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自此新中国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雏形应运而生。[1]

在此时期,我国的各项事业刚刚起步,高校思政课建设也处在初步探索期。由于新政权的初步确立,使得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旨在及时转变和改造高等院校学生的思想。[2]由于在这一阶段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都是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因此当时的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宣传党的各项大政方针以及肃清旧思想、旧理念,批判错误观念以及传播马列主义的正确思想等方面。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曲折期(1957-1965 年)

毛泽东于1957 年6 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各个学校的授课内容也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方面。1961 年9 月,中央发布试行《高教六十条》,其中对高等学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做了明确规定。1964 年10 月中宣部、高教部强调,“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3]

这一时期尽管受反右派斗争、教育“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冲击,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时期曲折前行中仍然积累了许多制度化的经验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文化大革命”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受挫期(1966-1976 年)

1966 年至1976 年“文化大革命”是思政课建设严重受挫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偏离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轨道,背离了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向。而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反思,可以汲取其中有益的教训。

(二)改革开放以后(1978 至今)

1.改革开放早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转折与重建期(1977-1984 年)

1978 年改革开放,各高校开始恢复正常招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重新开设,旨在加强与改进马列主义理论教育,高校思政课得以重建。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在1982 年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导下,思政教育的“两课”格局(马列基础课、思想品德课)基本形成。1984 年4 月,教育部增设了首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自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形成,开启了思政学科的建设之路。

2.“85 方案”: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改进和调整期(1985-1997 年)

1985 年8 月印发《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即“85 方案”。这一方案明确提出,编写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教材,是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学的中心环节。[4]同年,学校还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等相关课程。1988 年,全国首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准招收,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化和学科化。除此之外,中央仍在不断的对思政课课程进行补充和调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3.“98 方案”: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飞跃和改革期(1998-2004 年)

1998 年6 月印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 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突出了“两课”课程的重要地位。[4]1999 年9 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绝不能为错误思潮提供讲台和阵地。[4]中共中央于2004 年1 月颁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4]同年8 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工作队伍建设等具体意见。[4]这些文件的陆续颁发体现了中央对思政教育的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飞跃式发展。

4.“05 方案”: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和前进期(2005-2011 年)

2005 年2 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05 方案”,从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4]这段时期是思政课建设的创新阶段,国务院学位办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规定了本科生的思政4 门课程等。在此时期,中央要求思政课设置的原则是要必须紧紧贴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政课建设要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些相关举措的实施,使得高校思政课建设日趋体系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5.“十八大”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整体突破期(2012-2016 年)

教育部于2012 年3 月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实施思政课课程方案,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4]文件还指出,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要制定教学质量测评体系。[4]2015年1 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从战略任务、阵地管理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5]习近平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6]这段时期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整体突破、关键性的时期。

6.“十九大”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繁荣发展期(2017 至今)

习近平于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思想政治工作。[7]2019年3 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8]同年8 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9]总体来说,这段时期,在高校思政课建设方面呈现“整体突破”和“繁荣发展”这两大发展趋势,开创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全国上下高度重视思政教育,政治环境优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向快步发展,高校思政课建设处于利好时期。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建设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了起步探索期、曲折期、受挫期、转折与重建期、改进和调整期、飞跃和改革期、创新和前进期、整体突破期以及繁荣发展期等,一路走来,高校思政课建设日益成熟。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总体特征

(一)教育对象从客体化到主体化的凸显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高校思政课建设一直处于初步探索、调整摸索时期,总体呈现一种“局部性、临时性、零星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状态,而且在这个阶段,高校思政课的主要目的和服务对象是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这使得当时的思政课建设形式上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主导性模式,即“社会本位”“国家本位”的模式,从社会、国家、集体的角度来诠释“思政教育”,进行“填鸭式”“注入式”的思政课建设,忽略了教育对象的切实发展,将教育对象“客体化、边缘化”。

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政治战略的展开,社会的经济结构、就业形势和分配制度等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呈现出多样性、变化性以及动态性等特征,在高校思政课建设方面则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受教者的思想观念和获得感。因此,这段时间思政课建设开始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学科化以及专业化,由此给予了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去学习、去建设思政课程,主体化趋势开始显现。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建设从“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转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继而转向“立德树人”,从“满足政治需要”到“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更多非正式、活动性的高校思政课建设渠道得以开发和更好地运用,以及更加重视间接建设和隐性建设,使得受众者即“教育对象”主体作用的更大发挥。

(二)从单一的政治教育体系到丰富多样的“大思政”体系

“青年兴”则“国家兴”,在改革开放之前,思政课建设呈现偏“政治化”的单一模式,在这种政治教育中,对受教者特别是青年学生来说,更多采用的是灌输式和说教式教育模式,且教育体系呈现零星化、碎片化、临时化。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单一化,没有一套完备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对象往往觉得简单枯燥,导致对思政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改革开放之后,高校思政课建设逐渐被提到党的大会议程中,思政课建设的内容逐渐向全面发展转变,高校思政课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实现了“教育者、教育对象”双主体的转变。互动式的双向交流使得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逐渐形成、发展和成熟,丰富多样的“大思政”体系愈趋完备。受教育者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也逐渐对上思政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主体积极性大幅增强。

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习近平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这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指明了方向。为了着力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必须构建体系化、完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明确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问题,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做到“固其根本”,争取在一代代青少年的持续奋斗中实现目标。

(三)从不稳定的“运动式”到稳定的“大中小学一体化”

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思政课建设经历了不稳定的“运动式”和稳定的“大中小学一体化”两个阶段。所谓的“运动式”指的是高校思政课教育主要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而开展的具有间断性并且针对性极强的政治教育,旨在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治标不治本。所谓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是指贯穿小学、中学、大学的一体化完整的思想政治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是按部就班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具有稳定性和方向性的特点,相较于之前不稳定的“运动式”特点,“大中小学一体化”更加专业、规范、全面以及科学。

(四)从“一维平面”化到“三维立体”化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高校思政课建设总体呈现“平面化”特征。从思政教育的内容来看,主要采用单一的政治理念,且集中在党的工作事业上,过分强调政治效应,忽视了受众者即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从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上来看,采取单一的“填鸭式”教育和“单向度”方向,呈现“一维平面”化特征:教育对象只是充当被动吸收的角色。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陆续印发了相关文件强调思政课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个人教育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政课建设更加注重每个人自身的政治觉悟、道德素质、文化涵养、思想高度等;从集体教育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政课建设更加强调对整个群体的全面培养,尤其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此外,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等教育知识,对于个人身心的发展,学校还给予了充分的人文关怀。思政教育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使得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嵌入、渗入到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让受教育者耳濡目染,建立“三维交错”的“三维立体”化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模式:“纵向贯穿、横向协同、内外互通”。高校思政建设实现从“一维”到“三维”的跨越,最终以“润物细无声”的“立体式”效果逐步实现“三全育人”的建设目标。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的统一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吸取在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使高校成为坚守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推进全党、全民族、全社会齐心协力办好思政课程,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理论认同,形成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格局。在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好办学育人、铸魂育人的全过程,使受教育者成为拥护党的领导和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最终实现高校思政课程的完美蜕变。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提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8]这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根本保证,党中央也多次提出要建设一支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指导的一些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分析和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能够具体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因此,这就不仅需要让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筑牢其主导地位,而且必须具有正确、鲜明的意识形态,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立场来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当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错误思潮时,必须着力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进而用其原理与方法去解决和克服它。

(三)坚持改革创新

不日新者必日退。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10]在高校思政课建设这一领域尤为如此。从“85方案”“98 方案”“05 方案”等都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建设之所以愈加完善与成熟,原因就在于改革创新始终贯穿其中。这就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融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以及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的从教材、教师、教学方面建设和改革高校思政课程,有力推进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效开发高校思政课建设相关资源并形成教育合力,为思政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还需要在时代发展变化中积极赢得主动权,使得高校思政课建设朝着更加“高度”“广度”“深度”的方向发展,即呈现出多维立体式发展,最终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方面更上一层楼。

(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政课建设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深度挖掘,更离不开实践对理论的“考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多地去了解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真实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扎实的教育实践过程,可以使得那些高深的理论知识摆脱假、大、空的说教,使得思政课建设不仅要与实践相联系,而且要与人民密切联系。与此同时,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摸索过程中做到真正理解与领悟思政课的含义与精髓,更加注重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具体实践,注重思政理论知识的“鲜活性”“时代性”与“具体性”,让思政课堂知识更具“科学性”与“学理性”,理论与实践的协同推进,共同促进着思政课建设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11]面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除了在党的领导下,紧密围绕党的路线展开,还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在育人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改革创新,不断汲取国内外优秀经验,吸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展现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切实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牢牢把握“课程思政”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培育新时代祖国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实践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终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政治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