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
2020-12-13谢燕文李凤云
陈 培,谢燕文,李凤云
(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广东 东莞 523573)
冠心病动脉支架手术是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衰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该术式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风险[1],术后患者因对手术的不了解性产生质疑以及不良情绪,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能够降低患者对护理操作以及医疗操作的认可度。本文结合我院54例冠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展开研究,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同时以常规护理作为对照,观察延续性护理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结合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54例冠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架手术,术后给予护理干预,根据护理性质随机分组,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组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48~76)岁,平均(62.5±3.6)岁;研究组27例(延续性护理),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47~79)岁,平均(64.2±3.5)岁。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护理前均行支架手术,术前常规消毒,局麻下建立股动脉血管通路,经动脉鞘管送入导管,狭窄部位使用球囊扩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引导患者办理术后相关手续,并告知支架术后注意事项等。研究组结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院内护理的基础上预留患者第一联系方式,通过电子产品以及智能设备完成院外护理监督。由科室内5名经验超过3年的护理人员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根据科室内患者具体病情展开评估,制定护理计划,评估可行性后交予上级,允许执行后按照计划实施护理。护理步骤主要分为电话随访和健康宣教。通过电话随访或者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完成有关疾病相关知识的推送和宣科普。详细记录每次随访内容,了解患者院外病情以及支架术后的舒适度。调查患者的服药情况以及作息时间和康复训练的状态。根据随访结果做相应的护理质量评估。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依从性。(1)满意度评估:结合科室内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分别从护理服务以及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随访的及时性等几个方面展开评估。三项总分1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好。以7分为及格线,7~9分(较满意),9分以上(很满意),不足7分(不满意),观察较满意+很满意人数,人数越多护理满意度越高。(2)依从性评估:分别从按时服药、规律休息、精神放松、坚持康复训练等几个项目评估,单项4分,总分为16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 P S S 2 5.0统计学计算器处理,计数资料“±s”,计量资料“n[%]”,差异用“t”及“x2”表示,P<0.05。
2 结 果
研究组中护理满意度(9 6.3%),高于对照组(74.1%);研究组中患者的依从行为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下:
研究组27例:护理满意26例(96.3%),依从性(15.2±0.2)分;
对照组27例:护理满意20例(74.1%),依从性(12.3±0.3)分;
注:x2=5.282,t=46.402,P<0.05
3 讨 论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及供氧不足,能够直接影响心功能,诱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作为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期症状,致死率较高,一旦发病则会对各心房传导以及心率、心排量等造成严重的影响。支架术的应用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能够扩张心血管从而帮助恢复心血管输血动力,术后结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能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2]。本文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其中[3-5],通过术后出院随访,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使患者全面认识疾病同时对治疗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这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为证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我院54例冠心病合并心衰的患者展开研究,结果显示[6-8]:研究组中护理满意度(96.3%),高于对照组(74.1%);研究组中患者的依从行为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支架手术患者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9-11],同时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