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0-12-13潘海燕
潘海燕,徐 庆
(安庆市立医院,安徽 安庆 246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护理模式不断地被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的质量也随之提高[1]。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最早是由Kehlet 等[2]提出的,并由黎介寿等[3]引入国内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surgery,ERAS)护理是指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的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以减轻其心理及生理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再入院及死亡风险的一种新的护理方法。有研究表明,对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身体的快速康复,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的时间,减少医疗费用[4]。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1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对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方法是:1)向患者详细地讲解进行治疗的计划、采取的措施及各项康复训练所需的时间,并告知其进行手术前后需要了解的浅显易懂的医学知识,以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5]。2)向患者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增强其治疗成功的信心,并使其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疾病[6]。陈华等[7]将106 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术前心理护理的53 例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康复的速度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术前心理护理的53 例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康复的速度,P <0.05。张彩花[8]对68 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术前心理护理的34 例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康复的速度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术前心理护理的34例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和康复的速度,P <0.05。
1.2 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
患者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前需禁食、禁饮的时间较长,这不仅会影响其身体的状态,还可导致其出现负性情绪,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9]。赵志菲等[10]的研究发现,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前1 天让患者正常进食,然后让其在22 点喝1000 ml 浓度为10%的糖水;在进行手术当天的早晨使用500 ml 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对其进行静脉滴注,可明显降低其术后疼痛的评分,改善其静息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SaO2),促进其术后的恢复。孟莉[11]的研究表明,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前让患者禁食固体食物6 h、禁食液体食物2 h,然后在术前的2 h 让其口服100 ml 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其各项生理指标。陈华等[7]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前1 天,让患者正常进食,然后让其术前的6 h 禁食,在术前的2 h 禁饮,在术前的3 h 让其口服250 ml 浓度为10% 的糖水,可有效地缓解其术后的口渴感和饥饿感。
1.3 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
目前,临床上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的方法包括顺行口服泻药和逆行灌肠。使用这两种肠道准备方法不仅可导致患者产生抵触心理,还可使其发生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应激反应[12]。张丽[13]的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前不进行清洁灌肠,并不会增加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徐艺等[14]的研究表明,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前1 天,让患者口服泻药即可,不需要对其进行常规的清洁灌肠。
2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术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1 对患者进行保温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其若出现低体温的情况,可导致其发生血压的水平下降、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生理功能变化,这些生理功能变化会增加其出血量,不仅会增加其疼痛度,还可增加其发生感染的风险[15]。有研究表明,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恰当地控制其体温,可提高其舒适度,降低其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上常用的保温措施包括对静脉输液的药液进行加温、调控手术室内的温度和保持患者的体温等[16]。张福清等[17]的研究结果证实,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过程中,采用调控室温、加热输入液体的温度及使用电子加温仪等方式对其进行保温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麻醉复苏的时间,促进其术后的恢复。
2.2 对患者进行输液管理
进行输液治疗是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否进行术中输液管理是影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18]。有研究表明,液体超负荷可导致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而过度地限制性补液则会导致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因此,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输液管理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9]。严格地控制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补液的量和速度,可有效地维持其正常的生命体征[20]。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推荐的目标导向型补液原则是:在为患者建立血流动力学监测后,需根据其监测指标进行补液[21]。
3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1 对患者进行镇痛护理
术后疼痛是人体组织在受到损伤后进行自我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应激反应20[22]。相关的研究表明,使用止痛泵、取舒适体位、转移其注意力、对其进行心理暗示等均可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度[23-24]。王育珍等[25]的研究结果证实,让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使用镇痛泵或让其口服100 mg 的曲马多缓释片, 均可有效地控制其术后的疼痛度,不影响其睡眠,有利于其术后的恢复。
3.2 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术后,让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其血液循环,增加其肺活量,减少其血栓形成、肌肉失用性萎缩的发生,降低其肺不张的发生率[26]。邵云等[27]的研究表明,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清醒后,可将其床头抬高30°,然后让其进行踝泵运动及抬臀锻炼;在术后的第1 天,逐渐增加其床上的活动量,并可让其带氧气袋在床边活动;在术后的第1 天下午或第2 天,可为其使用多功能输液器,以便于其逐渐增加下床的次数及活动的时间。金慧玉等[28]的研究表明,患者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6 h,即为其取半卧位休息;在术后的第1 天,可让其佩戴胸带及氧气囊下床活动1 ~3 次,再根据其身体的耐受度逐渐增加活动量;在其卧床休息时,告知其每隔2 h 变换1 次体位,以改善其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其肺功能的恢复。
3.3 对患者进行管道护理
张晔等[29]的研究结果证实,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胸引量≤300 ml/24 h 时拔除胸管,符合人体正常胸膜腔的生理状态,有利于其快速康复。王育珍等[25]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的第1 天,为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拍摄胸片,如其肺复张的情况良好,而且其引流量明显减少,即可为其拔除胸管。梁玉胜[30]的研究表明,在术后的90 min 或24 h 内,为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拔除胸管,可有效地缓解置管给其带来的不适感,减少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3.4 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
在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清醒后,若无恶心、呕吐等症状,即可让其从清流食、流食开始逐渐进食,以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31]。陈华等[7]的研究表明,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6 h,可让患者先饮用50 ml 的温水,再让其逐渐增加饮水量;在其清醒后的24 h 后,让其进食流食;在术后的第3 天,让其将流食改为半流食,然后再逐渐过渡至普食。梁玉胜[30]的研究表明,在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6 h,可让患者进食流食;在术后的第3 d,可让其过渡至正常饮食,以促进其身体的恢复。
4 小结
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可缓解其术后的疼痛度,促进其早日下床活动,有利于其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