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20-12-13龙艳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0期

龙艳琳

(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贵州 遵义 563100)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选择合适的镇痛麻醉药,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其手术的效果。有研究表明,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实施麻醉,可使其血流动力学处于稳定状态,提高其麻醉的效果,进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期间在遵义市播州区中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76 例患者。按照抽签分组法将这76 例患者分为参照组(n =38)和试验组(n=38)。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24 例,女14 例;其年龄为22 ~75 岁,平均年龄为(46.52±2.47)岁。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23 例,女15 例;其年龄为21 ~73 岁,平均年龄为(46.35±2.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术前,对参照组患者使用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对试验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方法是:1)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其上肢外周静脉进行穿刺。2)对患者进行心电图(ECG)、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等监测。3)对参照组患者使用七氟醚进行吸入麻醉的方法是:⑴用4 μg/kg 的芬太尼、2 mg/kg 的异丙酚、0.6 mg/kg 的罗库溴铵对患者进行静脉诱导麻醉。⑵使用浓度为1.5% ~3% 七氟醚对患者进行吸入麻醉。⑶根据患者所接受手术的要求,在进行手术操作的半个小时后,可使用0.05 ~0.1 μg/kg的芬太尼对其进行维持麻醉。对试验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的方法是:⑴用1 μg/kg 的瑞芬太尼、0.6 mg/kg 的罗库溴铵、2 mg/kg 的异丙酚对患者进行静脉诱导麻醉。⑵使用4 ~8 mg/kg·h 的异丙酚、8 ~10 μk/kg·h 的瑞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持续性靶注射。⑶在手术结束前的10 ~20 min,取1 ~2 μg/kg 的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麻醉。4)根据患者所接受手术的要求,术中可用0.04 ~0.06 mg/kg 的罗库溴铵对其进行追加麻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SPO2、心率(HR)、动脉压(MAP)的水平、术毕至拔管的时间、麻醉苏醒的时间和麻醉效果。将患者的麻醉效果分为1 级、2 级、3 级三个等级。麻醉的总有效率=(1 级麻醉例数+2 级麻醉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两组患者SPO2、HR 和MAP 水平的比较

术中,试验组患者的SPO2高于参照组患者,其HR 慢于参照组患者,其MAP 的水平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术中两组患者SPO2、HR 和MAP 水平的比较(± s)

?

2.2 两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间的比较

参照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平均时间为(20.12±5.56)min,试验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平均时间为(7.84±2.23)min;试验组患者术毕至拔管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64,P <0.05)。参照组患者麻醉苏醒的平均时间为(42.21±7.71)min,试验组患者麻醉苏醒的平均时间为(12.16±5.86)min;试验组患者麻醉苏醒的时间快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281,P <0.05)。

2.3 术中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

术中,在参照组的38 例患者中,麻醉效果为1 级的患者有20 例,为2 级的患者有10 例,为3 级的患者有8 例,其麻醉的总有效率为78.95%。在试验组的38 例中,麻醉效果为1 级的患者有25 例,为2 级的患者有12 例,为3级的患者有1 例,其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7.37%。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1758,P=0.0129 <0.05)。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微创手术。该术式具有进行手术的时间短、创伤性小、切口小、术中的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研究表明,为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可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其手术的效果[2]。异丙酚属于全身麻醉剂。该药具有起效较快、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其存在麻醉持续的时间较短、镇痛的效果不佳、术中需追加其他麻醉药等缺陷。芬太尼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存在患者麻醉苏醒的时间较长且苏醒的效果不佳等缺陷[3]。瑞芬太尼属于新型的阿片类药物。该药具有镇痛效果好、麻醉起效的时间短等特点。有研究表明,使用瑞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持续静脉注射麻醉,药物的半衰期较短,对其肾功能、肝功能的影响较少,而且镇痛的效果显著[4]。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使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处于稳定状态,不仅可提高其麻醉效果,还可降低其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术中,试验组患者的SPO2和麻醉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HR 慢于参照组患者,其MAP 的水平低于参照组患者,其术毕至拔管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其麻醉苏醒的时间快于参照组患者,P <0.05。这说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缩短其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和麻醉苏醒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