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精神之本源、本质及表现
2020-12-13王华华
王华华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工业化进程更加注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为工业精神培育提供了良好机遇。工业精神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为工业生产活动提供深层次动力和支持的一种社会主导取向和共同价值观[1]。中国工业精神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是助力国家工业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工业化发展迈入新征程,制造业发展逐渐由速度型转向高质量型,工业精神的助推器、催化剂作用日益突出,挖掘工业精神本质并使其成为社会群体的普遍共识和热切追求是当前实施工业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
一、中国工业精神的本源追寻
工业革命是使工业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史上的“奇点”,推动着人类生产力高度发展。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机器取代简单工具的历史过程,体现了技术的进步方向。工业革命引导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机器化的生产方式颠覆了传统生产方式,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系,实现了与传统农业的分离,为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评价工业革命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2],它不仅是工具的改造和技术的创新,还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思想文化的变革是工业文明形态的重要构成,也是工业文化悄然形成的重要符号,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劳动者的群体化,以机器生产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战胜了以农业经营为主体的封建经济,市场不断扩大,社会生产率迅速递增,劳动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共同利益链条的驱动下,所有劳动者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致力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二是工作的标准化,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制,坚持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在产品质量、产品规格、市场服务等方面规定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实现产品效益最佳化和群体利益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创新精神、质量意识、协作精神逐渐生根发芽。可以说,工业革命是工业文明的逻辑起点,也是工业文化形成的重要导因。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成为欧洲头等强国。继英国之后,法、美、德、俄和日本等国家从19世纪初纷纷开始了工业革命。面对这股近代化运动潮流的不断冲击,中国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一批有志之士救国图强的忧患意识,他们深知要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知彼虚实,然后徐图制夷之策”[3]。虽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依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人墨守成规的守旧情结,推动了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60年代,清朝处于内外忧患之中,一部分开明和有识之士主张引进西方机器、学习西方技术,以此摆脱被欺负的命运,比如洋务派。外国的坚船利炮使洋务派普遍认识到中国谋求富强之道必须发展军用工业,发展军用工业应成为当时的主要内容。在李鸿章等清政府高级官员的主持下,中国近代军事工业体系基本建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洋务派明晰“必先富而后强”[4],开始大力发展民用工业。为了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派大力引进西方科技,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育,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制了各种机械设备,这个时期以实业救国为内核的工业精神正在悄然融入到民族血脉之中。
回顾中国早期历史,我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建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推进“新的工业”的建立是克服封建农业发展痼疾的有力武器,也是与时俱进发展现代生产力的强大驱动力。“新的工业的建立”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并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采取工业化的社会大生产[5]。基于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对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衰弱的体悟,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据此,在1949年初,我们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就做出初步规划,指出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党的一个根本任务是稳步促进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6]。自此以来,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任务。建国初期,我们党审时度势,进行了“一化三改”,以社会主义的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不断推进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集中力量推进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增强了工业门类发展的完整性和体系性,提高了我国工业建设的自力更生能力。之后,我国破除对苏联式工业化道路的迷信,开始大胆实践自己的发展模式,坚持以三线建设为重点,在被封锁的困难环境中,打造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独立军工体系,并带动了相关工业的成长,推动着中国逐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以自力更生为主线的工业精神成为建国时期工业发展的推动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全面工业化阶段,党和人民以改革为着力点,发挥敢为人先精神,努力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多措并举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坚持以经济调整为主题,不断健全工业结构,统筹安排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鼓励民营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三是坚持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技术改造,提高农业生产率,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四是坚持推动小城镇建设,吸引农村大批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推动工业城市化建设;五是坚持对外开放,改变先前盲目“自力更生”的做法,注重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加强新型产业的创造,努力提高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投入产出效益、工业素质以及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以改革开放为基点的自强进取精神正在推动着中国工业快速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走上了工业化与生态化深度融合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全球范围“黑色危机”的加重,生态赤字日益扩大,制约着美丽中国梦的实现。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丽环境需要的关键之举,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紧迫之举。绿色发展以满足人的本质需要为根本,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扬弃和超越,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解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直面环境污染的严峻事实,我国立足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能耗的黑色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发展道路,自觉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全过程,实现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的转变;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即“自然界就他本身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7],坚持以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致力技术投入和创新驱动,加快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建设,从而促进能源循环利用,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所以说,实现新时代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底色是坚持绿色发展、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崇尚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新型工业精神的重要标识。
工业作为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意指工业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制造的社会生产活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其本质是对物质生产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以工业的本质内涵为参考,以工业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为依据,可以把工业精神概括为:工业精神是在工业实践过程中不断创造新技术、新方法、新价值、新产品的过程,是在工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气质,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和创新旨趣。进入新时代,工业精神作为工业化的重要内核,是劳动群体提升工业文化素质的内在动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国家建设工业强国的坚强支撑。从概念上看,工业精神还是真善美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工业精神具有“真”的特质,它崇尚科学理性,坚持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科学发展的合规律性;具有“善”的意蕴,它显现出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人生态度,始终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诠释了工业精神立场的人民性以及发展的合目的性;具有“美”的灵魂,它以科技创新为主基调、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诠释了工业精神价值理性的审美属性。
二、创新性:工业精神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固有的具有稳定性的内在属性。纵观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社会变革的深层次原因是不断求新求变的结果。拨开工业革命及其引起的社会变迁的繁杂云雾,缭绕期间的成为支撑工业与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的始终是创新。进入新时代,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注重创新,这也要求工业精神以创新为本质,即把创新程度作为发展的基本依据。
1.从工业发展观念角度,创新是工业超越传统农业思想的最有力武器
传统农业具有产品依附自然的天然属性和农民自给自足的社会属性,使得产品供给与人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均衡形态,这种惰性的均衡状态不利于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不利于主体意识的普遍觉悟,难以实现共同富裕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自建国以来,中国打破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迷信,坚决用先进科技改变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局面,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作用逐渐加强。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勇于破除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的思想藩篱,逐步从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自由创新、全面发展自身的新空间。中国工业化坚持对外开放,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中国不断超越固化了的小生产共同体、扩大工业产品的交换范围,使愈来愈多的工业产品走向世界市场。进入新时代,创新精神作为工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受到高度重视,党和国家极其关注工业产业的发展态势,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导向,加快推进工业“制造”向“创造”转变,取得了北斗耀空、珠港澳大桥、复兴号、超算等一系列科技成果。
2.从工业发展主体角度,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优选择
企业的技术和市场创新能力越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创新能力已成为评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依据。这并不否认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性,而是说创新能力的评价要先于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的评价。企业要想证明自身的优越性,就必须以更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成本。在此意义上,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实现持久发展的制胜法宝。进入新时代,基于品牌和盈利诉求,企业创新发展势头正在强化。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营销,注重弘扬自主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品牌研发和市场创新,以期为企业注入更多科技元素。为了在研发和营销上取得更高品牌价值和市场利润,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注重将自我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强调科技创新和专利布局,专利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是增加产品产值、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法宝;注重增强自主研发意识,提高企业创新文化生命力,紧跟智造潮流,不断创新市场管理,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从工业劳动者角度,创新是促进劳动者发展的最好保障
唯物主义认为,劳动者对待劳动的普遍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8]。这就意味着,劳动者的工作态度源于现实工作要求。当今,科学技术日益盛行,智能化、自动化成为社会发展新常态,逐渐把劳动者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服务质量。这种形势下,智能制造日益成为某些行业的一道“风景线”,同时也使一些只需熟练操作即可的岗位渐渐被人工智能淘汰。显然,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依靠体力、默默无闻的传统劳动者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可能失业的生存困境。劳动者所面临的问题“倒逼”着自身要重新审视现代市场发展需求,坚持以创新的立场、态度、方式全面发展自己,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弘扬创新的可贵品质,把创新放在发展自己的核心位置,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牢固树立以创新为本质的工业精神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障。
4.从工业生产方式角度,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佳途径
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现代社会呼唤绿色发展,创新是引领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直接动力。以创新的态度对待工业生产,可以从根本上发掘经济增长的潜在能量,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最好路径。就我国多数工业目前的经营方式来看,还处于粗放型经济阶段,中国亟需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粗放型的发展枷锁,实现建立集约型、节约型的发展目标。粗放式增长方式使得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利于完整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弱化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使经济增长受到环境的“硬约束”。所谓工业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持续创新、变革的产业发展过程,因此,工业绿色发展应当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创新”的深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应当充分肯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有效利用创新资源,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提高劳动的内在价值,确保生产率的高效性和产品质量的优质性。
5.从工业发展要求角度,创新是推动工业强国建设的最强动力
我国在长期工业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但我国工业依然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建设工业强国,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在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是加快实现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必备要素。新时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既是工业化转向后工业化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过程,这种双层叠加的任务要求国家必须遵循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满足市场发展新需求,着力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为我国走好新型工业化之路指明了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要求国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积极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国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产业链上的有机衔接,使传统产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转型,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依据自身规律和时代诉求,在现代工业精神理念中,既不应把劳动者投入时间长短、技能掌握好坏、体力付出多少作为工业精神的评判标准,也不应把辛勤劳作、爱岗敬业、持久专注作为工业精神的首选,我们应以创新和创新程度为现代工业精神的本质,用创新作为衡量工业精神的价值标准。
三、工业精神的新时代表现
时代主题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矛盾的重要展现,时代要求是工业精神本质特征的集中呈现。新时代语境下,要坚持本质特征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挖掘工业精神创新本质的新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后,工业水平比较薄弱,我们对工业创新没有筑好环境保护的闸,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契合的。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应该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实干作风、卓越品质、协作思维、科学信念、绿色发展”五者的高度统一。
1.强调实干的工作理念
实干,是成就个人进步、推动工业振兴的前提,也是培育新型工业精神的起点,任何创新活动离不开实干的精气神。实干精神作为共产党人的实践品格和精神底色,是对辩证唯物认识论将实践放在首要位置的反映,“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9]。实干精神要求新时代劳动者把远大理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勤学苦干,真正把劳动视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的过程。但是要看到,实干孕育着创新因素,它不等于盲干。在实干精神倡导下,新时代劳动者重视环境、设备等外在条件,更重视能够自由发挥劳动创造力的内在品格。具体而言,劳动者不应把劳动当作“谋生的手段”,要把劳动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10],自觉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积极的劳动态度,重视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和功能。新型工业精神作为激励劳动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精神动力,强调知行合一,注重激发劳动者的自为性和创造性,要求劳动者主动增加对劳动实践的参与度,强化劳动意识、增强实干本领,自觉将创造性劳动内化为自己的精神需求和价值信仰,为建设工业强国不懈奋斗。
2.追求卓越的工作品行
卓越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是培养工业精神的重要基石,古往今来的伟大创新都离不开敢于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勇气。作为工业精神的追求卓越,是在工业制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外在条件,使工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在新时代表现为忘我的敬业精神、精湛的专业水平和崇高的服务意识。追求卓越与崇尚品质密不可分,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就是力求打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只有秉持品质优先理念,才有可能超越大众。追求卓越的工业精神的目标指引要求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摒弃浮躁与功利心态,养成追求完美的心理品质,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效契合。人是环境的产物,部分劳动者在当今工业化过程中会受到异己力量的奴役,这种异化侵蚀着他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导致形成重物质轻精神、重功利轻奉献的“怪圈”,劳动者也可能成为“单向度的人”。新型工业精神以追求卓越、求真尚美为重要特质,体现了劳动者对“创造”“尚美”的热爱,它要求劳动者坚持以超越平庸、达至更好为追求,树立自强、卓越、创新的坚定信念,通过发展和完善自身能力促进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助力中国制造实现品质革命。
3.树立协作的工作思维
新型工业精神创新性地从注重群体的简单协作转变为注重社会群体“强”共同体的整合建构,从传统的奉行个体理性转变为现代的崇尚集体理性,在新时代表现为一种集体思维状态,是凝聚社会力量的精神纽带,能够整合或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本身具有社会性,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新型工业精神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真正的联合状态,重视不同层面社会群体之间的互联性、共通性,强调共享发展,注重劳动者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在“劳动力去道德化”背景下,部分群体受利己主义干扰,奉行个人主义,背离集体精神。随着时代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型工业精神的焦点是人,要求人们在工作过程中坚守协作理念、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发掘更广范围内的“集体力”,通过凝聚社会共同体力量为个体自由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国家工业发展提供持久助力。
4.崇尚科学的工作信念
纵观历史科技发展,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创新发展的显著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任何创新性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统领。所谓科学精神,实质上是一种敢于探求真理的精神品质,它能够引领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够引领人们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工业建设中,勇于创新、理性质疑、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相比于重视实用经验、忽视科技价值的中国古代科技,新时代工业精神实现了从实用经验为主到遵循规律、崇尚科学为主的转变。新时代是创新变革的时代,各项工艺创造和产品变革都需要执着与坚守,如此创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处于新的历史节点,新型工业精神要求劳动者立足实际,自觉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技术的平衡发展;要求劳动者始终保持敢于质疑、探索真知、勇于创新的坚定意志,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5.注重绿色的工作作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这显现出人们对物质生活品质化的需求,也显现出对生态环境和谐化的渴望。绿色发展作为现代人类发展的规律性共识,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是新型工业精神创新本质的鲜明体现,也是实现工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进入新时代,工业精神已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与生态效益兼顾,要求劳动者牢记“劳动和自然界的结合共同创造了一切财富[12]”这一真命题,充分认识人类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交互关系,积极克服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以及“技术膨胀”,激发劳动者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依据时代特点和发展诉求,面对当前我国工业化迅猛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新型工业精神要求劳动者更加积极探索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发展模式,强调依靠创新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积极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为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梦提供动力支撑。
总之,强调实干、追求卓越、崇尚科学、重视协作、注重绿色既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精神创新本质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精神的必要环节。新时代工业精神作为一种态度、一种理念,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它蕴涵着对人民负责的坚持、对工业建设的执着和对持续创新的坚守,是培育全面发展劳动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