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当代路径
——以“新兴青年”为视角

2020-12-13周路路陈浩凯

关键词:群体马克思主义群众

周路路, 唐 青, 陈浩凯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长沙 41011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完善、“体制外空间”迅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基于新型职业和生活方式的“新兴青年”群体。当前,全国具有“体制外”身份、拥有智力资本和网络话语能力的“新兴青年”7 000余万,是社会结构发展创新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庞大政治力量[1]。由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他们缺少组织和制度保障,有“逆组织化”倾向,成为制定政策的盲点和难点,给我党长期执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进一步团结和引领“新兴青年”的成长成才,国家陆续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意见》等文件[2]。在《关于切实做好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做好新时代新兴青年群体工作,是党交给共青团的重要政治任务,是深化共青团改革、进一步提升团的组织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要求[1]。因此,面对新一轮高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严峻挑战,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探索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当代路径,不但是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更是确保我国政治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以及保证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所在。

本文认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包含对党执政历史选择的认识(认知)能力、党执政模式的情感认可能力、党执政过程的行为配合能力。青年群众基础,即青年主体对党执政具有正确历史观,具有社会认可的品质(如正义感和仁爱心),具有自主意识和较强的执政责任感,能独立积极做出党执政期望的言论、活动、行为,由此形成复杂的群众支撑体系。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党的执政理论、执政方略、执政历史及执政规范体系有一定的认知,这是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的切入点;二是强化青年对党执政规范体系及执政目标的情感链接;三是搭建平台,将青年对党执政的认知、情感引入到社会实践行为,最终升华为坚定信任和支持党执政的内在信仰。

新兴青年群体是青年群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身上有着“富有时代气息”“充满活力”等新鲜标签。但与此同时,他们的政治参与比例较低、参与方式独特、参与层次较浅、参与范围较窄,与“体制内”青年的参政方式和参与行为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用一般青年群众参政的理论假设来替代“新兴青年”的参政行为。如何进一步推动、完善新兴青年的政治参与,使该群体更加坚定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投身于社会公益服务,在国家的重大战略中积极作为,是党巩固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新兴青年”产生的社会基础、结构特征与价值取向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新兴青年这一群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壮大。他们所从事的行业也大多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新媒体等领域,另外还有许多人成为自由职业者。研究他们产生的社会基础、结构特征和价值取向,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新兴青年、更好地服务新兴青年。

(一)“新兴青年”产生的社会基础

新兴青年产生的社会基础也是新兴青年这一社会群体产生的前提和条件。新兴青年的产生、成长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层次调整的产物,与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变革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迁等都是影响新兴青年群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互联网的变革。1994年,一条连接Internet的国际专线开通后,中国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实现了,从此中国经历了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媒体融合三次浪潮。当前,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培育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并驱动了青年与社会的深刻变革[3]。在互联网这场革命中,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生力量,“伴随着共享经济、网络协同和众包合作所创造的大规模、社会化协作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将产生一些全新的组织类型及个人与组织关系模式,改变和重塑着传统社会结构”[4]。而网络新兴青年群体就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变革的产物。在网络上的青年们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在自由广阔的网络空间中进行信息沟通、情感交流、价值评价等。从我国网民年龄结构来看,青少年网民已经成为当前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6月,10-39岁网民群体占网民整体的65.1%,其中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达24.6%;而从网民的职业结构来看,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0%;其次是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占比20.0%。网络新兴青年们与互联网相伴成长,网络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认同、文化参与、价值取向。

其次,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社会学李强教授在比较了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后认为,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着从“倒丁字型社会结构”逐渐演变为“土字型社会结构”[5]。在这样的变革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突破了以往物理空间的局限性,在网络上也能较好地进行认识与交流;同时社会经验结构被革新,传递经验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性,在场经验的主导地位甚至在某些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动;而基层群众的言谈权利会在传递中形成强大的横向的认同权利,而且还形成了从底层乃至上层发生直接作用的纵向认同权利[6]。而青年群体正在这样的变革背景下加速分层分化。他们在职业声望、经济收入、政治权利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逐渐形成上下等级排列的各个阶层,新兴青年就是在这样的分层分化中产生出来的阶层,且分化形成的不同青年分层之间流动空间与流动途径较少,进而导致不同青年群体分化分层结果越来越固化成一种既定的社会结构。

(二)“新兴青年”的结构特征

新兴青年这一群体与传统领域青年有着不同的特征。传统领域的青年工作相对稳定、参与组织活动积极、分布状况较为稳定,而新兴青年则呈现出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发展复杂的群体特征。戚如强总结出新兴青年具有择业自由化、组织松散化、生存网络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四个特征[7]。邓希泉认为新兴青年群体面临三个方面的发展困难:较大的发展风险、发展诱惑和发展焦虑[8]。深究新兴青年,他们具有比较明显的结构特征和分布状况。

一是新经济组织中高知识层次青年。新兴青年们敢于挑战,勇于实现自身价值,他们把实现个人价值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纷纷走进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行业,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骨干,他们具有较强的自身价值感。

二是青年个体私营业主。在市场经济下,这一群体青年独具手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较早开始个体经营摸索,逐步发展到创办民营企业或参股改造国有企业、租赁经营国有企业等行业之中,并在这些领域充分实现自身价值。

三是城市外来务工青年。这一群体青年的优点是能吃苦、有韧劲,他们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中内心归属感较弱,为了寻求个人发展和家庭安稳,他们常常要付出比城里人更多的体力艰辛和智力劳动。

四是网络新兴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网络主播等网络新兴群体都具有鲜明的网格化特征。他们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金融等要素有着深度的融合,他们身上具有不同于传统青年的号召力与传播力,是影响国家治理和国家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五是高校的毕业生青年。他们忙着寻找工作,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他们的就业需求大多重视公司待遇、价值认同、发展前景等。他们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人成为了“蚁族”,有人成为了“北漂”。

新兴青年在群体结构上比较复杂,他们隶属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地域之间,组织呈现松散化、社会地位呈现边缘化等特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指出:“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就业公平的障碍有待进一步破除。”[2]他们从属于社会结构中新创造出来的新兴行业、新兴组织等,因此所处的行业也未建立有效成熟的运行机制,缺乏科学的行业指导与行业规范,发展风险比较大;同时因为缺乏组织归属,组织保障也就相应较少,个体承担能力层次不齐,发展焦虑比较大。因此工作压力、发展压力等方面都不容小觑。结合新兴青年结构特点,探索这一群体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榜样引领,推进新兴青年公平公正融入社会和有序参与,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

(三)新兴青年的价值取向

新兴青年群体广泛分布在经济、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人数约7 200多万。其中95.5%都是党外人士[9]。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根据共青团山西省委牵头开展的课题调研数据来看,有 71.6%的律师、58%的新媒体从业人员、38.8%的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民主决策活动,情况不容乐观[10]。在新兴青年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知识丰富、受教育层次高,认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还有一些新兴青年主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统文化等持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一些人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从根本上看是受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影响。因此,如何使新兴青年在价值观上认同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加强新兴青年思想教育要解决好的问题,对巩固我党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强新兴青年群体工作对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意义

2013年6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新兴群体”拥有智力资本,具有网络话语能力。工作做不好,他们可能成为负能量;工作做好了,他们就可以成为正能量。做好新兴青年群体的工作对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微观层面,有助于新兴青年自身发展。新兴青年具有较大的自身发展风险,主要体现为自身职业发展意识不强、职业规划预期不科学、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的社会认同欠缺等。因此,需要通过共青团等组织加强新兴青年职业发展的政策指导与支持,通过媒体宣传等手段加强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新兴青年的发展得到保障,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是他们的重要追求。因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党团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青年党员,发挥他们头脑灵活、创新有活力等优势,进而增强执政的支持力量,而新兴青年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积极营造党执政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二是中观层面,有利于正向引导党团组织在新兴青年群体中的作用。作为党联系青年的重要纽带,团组织要承担其党的助手的政治任务,为夯实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做出应有的贡献。共青团组织做好新兴青年工作,联系好、服务好、引导好新兴青年跟党走,就要发挥其组织的力量,维护新兴青年的利益、加强新兴青年的联系、引导新兴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进而扩大团组织在新兴青年群体中的政治影响。

三是宏观层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全中国青年的艰苦奋斗。新兴青年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群体,是当代青年的一部分,他们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才能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思想上高度重视新兴青年和新兴青年工作,把有利于新兴青年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具体工作落实到实处,以保证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的新兴青年队伍源源不断,后继有人。服务新兴青年群体的成长需求,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才能团结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四、新时期党巩固青年群众基础的当代路径

未来的一个时期,党巩固青年群众基础要深入把握好不同领域新兴青年群体特点,做到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地在深入联系、思想引领、全面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落实落细,切实履行好党巩固青年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团结带领广大新兴青年群体增强“四个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因此本文从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革新,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践行者;发扬红色精神,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现实路径,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1]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把握好新兴青年的重要成长期,不断培育青年群众坚定理想信念。要充分利用新兴青年的成长期,培育青年朋友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使青年朋友不仅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也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历史回望中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群众的正确选择。青年要认识这种必然性,才能更好地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

在理论学习中筑牢理想信念。广大新兴青年要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因为经典与原著中饱含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精华,尤其是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对坚定新兴青年的理想信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经典中品读信仰的味道、感受信仰的感召,把理论学习成果主动转化为不可撼动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社会实践运用中体现理想信念。新兴青年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在实践中不断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用这一科学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和分析当前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服务经济社会革新,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践行者

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青年,重视青年群众基础,因此党不断根据青年发展的特点,创新青年工作方式方法,以服务经济社会革新。青年要立足中国,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扩大青年社会参与,开创团组织带领青年实现“中国梦”的“中国模式”。共青团在中国制度下,开展中国青年的工作,要形成属于我们特有的“中国模式”。要支持青年并努力搭建青年社会参与的平台,使广大青年在社会发展中展现风采,建功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共青团要深入推进新兴青年科技创新、志愿服务、建功新农村等,鼓励青年自主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创新创业潜能。如走进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市规划馆,开展实地考察交流,举办青年创业者交流沙龙等,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搭建跨行业的青年交流平台,使广大青年主动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气象、新作为。

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共青团要加强新兴青年民主法治、公民道德等方面教育,引领青年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组织青年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实践上来,不遗余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共青团要教育新兴青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号召广大青年学习中华文化重要典籍,组织开展礼敬中华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一方面要发展上进心强、影响力大的一批新兴青年群体加入团组织,用爱国主义精神强化思想引领;另一方面要拓展热心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的新兴青年工作渠道,引导他们在公益事业等领域汇聚群体力量共同参与文化传播与治理。

在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方面,共青团要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深化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暑期三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广泛组织动员青年,积极服务社会,开展好扶贫济困、敬老爱幼等公益实践活动,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发挥青年的作用。

(三)发扬红色精神,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开创者

“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必定也是彻底的革命者。”[12]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发扬红色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累,永葆革命斗志、焕发革命热情,牢记使命重担,坚定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中去。党的斗争经验表明,对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巩固执政的宝贵经验[13]。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全心全意服务新兴青年成长成才,不断履行好组织职能,创新开展当代青年群众工作,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发扬红色精神,做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开创者。

发扬红色精神,就要懂得饮水思源。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红军长征的出发地——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动情地谈到:70年了,千万不能忘了过去。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青年人最意气风发、最善于革新,应该要深入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体悟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不为眼前的美好富足所迷惑,要懂得饮水思源,接过历史的重任,在共青团的指引下,主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极适应形势变化,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开创者。

发扬红色精神,还要勇于改革创新。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新兴青年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发扬红色精神,就是要不怕斗争,勇于革新。一方面,共青团在服务青年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做好服务新兴青年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全面了解他们,准确掌握他们的利益,真正代表和维护新兴青年利益,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目标,推动制定实施有关新兴青年的法律和政策,为他们排忧解难。另一方面,新兴青年要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做立场坚定、勇于斗争的时代改革的开创者。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上,新兴青年要坚持真理,自觉抵制不良舆论传播,以正能量主动捍卫马克思主义、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拥护者。

五、结语

中国能够取得当前的发展,来之不易,是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共同奋斗出来的。当前,中国的发展改革进入攻坚期,中国青年肩负的使命任重道远,广大新兴青年只有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只有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激扬;只有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变革的主要目标是剖析团组织脱离青年群众的问题原因,担负起党巩固青年群众基础的政治责任,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和开创者,坚定做好新兴青年工作,把握新兴青年运动的发展,满足新兴青年利益的诉求,积极引导新兴青年健康成长成才,最大限度地使新兴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猜你喜欢

群体马克思主义群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多让群众咧嘴笑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