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
2020-12-13
(广西田林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百色 533300)
1 山区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户文化程度较低,防疫观念淡薄
在山区,从事养殖的人员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妇女,文化程度不高,养殖方式单一,动物防疫观念淡薄,仍然停留在政府强制免疫的基础上,没有形成自主防疫的意识,每年的免疫注射仅为动物防疫部门开展的春秋两防而已,对中途补栏的动物未能及时进行免疫注射,存在免疫盲点,导致山区免疫接种密度偏低,动物成活率及上市率不高,养殖户经济效益偏低,严重阻碍养殖业的顺利发展。
1.2 基层兽医技术力量薄弱
山区只有县、乡两级兽医机构,村级只有防疫员组成的合作组织,由于机构不健全,村级防疫员技术水平不高,而且办公条件简陋,开展防疫工作档案管理欠缺,导致数据库不健全,难以为防疫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另外,对山区兽医站实行县乡双重管理,监管人力不足,多数兽医业务骨干都是身兼多职,甚至部分乡镇兽医站仅有少数几人从事畜牧兽医兼政府中心工作,兽医系统人员普遍不足,与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需求差距较大,导致防疫质量很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1.3 山区防疫工作难度大
在山区,由于受到居住条件的限制,一些乡(镇)因村屯多,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畜禽以散养为主,村与村之间常常相距几十公里,户与户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数公里,这种居住分散的现象给防疫工作造成了困难,防疫工作量大。一些防疫技术人员来到距离较远的农户家,但是农户并没有动物防疫的积极性,或者不在家,这些问题导致山区防疫工作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4 村级动物防疫员文化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绝大多数规模养殖场自己开展免疫工作,而散养户则需要由村级防疫员来开展免疫工作[1]。由于村级动物防疫员文化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防疫人员在开展防疫工作时,为图省事,仅仅为公路沿线或者集中村落的动物开展免疫注射,对较为偏远或者较为分散的村落并未进行免疫注射,这种现象导致山区免疫密度较低,常常出现免疫空白以及免疫死角。
1.5 缺乏资金投入
县、乡级政府财政对乡、村动物防疫机构投入经费少,一些乡镇每年仅仅在春秋两防期间为动物防疫工作投入很少的经费,有的乡镇甚至零投入,使得动物防疫工作出现无人开展或无经费开展的问题。防疫员工资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1.6 对宣传理解能力不足
由于山区从事养殖的多为年龄偏大的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不会普通话,对电视和广播的宣传理解能力不足,只能通过动物防疫人员以方言形式来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因宣传方式较少同时宣传时间有限,很难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 改进措施
2.1 提高认识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动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各个乡镇需要建立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督导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2]。
2.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每年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应结合辖区内牲畜存栏数给于动物防疫工作足够的经费,支持动物防疫设备购置及防疫工作的开展。
2.3 加强兽医队伍建设
要做好山区动物防疫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具备较高素质的兽医队伍。动物防疫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与此同时,公开招聘兽医毕业生,充实基层兽医队伍。通过提高山区动物防疫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山区工作。
建立村级动物防疫合作社,通过政府向防疫合作社购买防疫服务的方式,开展防疫工作。
严格按规定选拔村级防疫员,由多人分组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加大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培训,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收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农闲时间,与科协、妇联以及扶贫等单位联合举办培训班,帮助养殖户提高动物防疫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5 加大督查力度
在每年动物防疫工作结束以后,政府部门需要组织人员对防疫工作进行督查,对表现良好的单位及个人给于奖励,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问责。
3 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可以保证动物健康安全,同时可以促进养殖户增收。因此,政府部门需提高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督查及检疫力度,为山区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