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羊口疮及羊口蹄疫的鉴别诊断
2020-12-13
(新疆和静县阿拉沟乡农牧民发展中心,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1 病原鉴别
羊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1],症状大多出现在羊体无毛或者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羊痘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性,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6~8周,但是普通的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灭。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绵羊和山羊,较少见于其他野生反刍动物。该病发生于绵羊和山羊时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是在口唇、舌、鼻和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及结成疣状结痂[1]。
羊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偶蹄兽,但是也经常发生于其他动物。该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动物之间的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飘散物感染其他动物。该病毒耐干燥和低温,对外界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对酚类、酒精和氯仿等不敏感,普通的消毒方法不能将其彻底杀灭。但是其对日光、高温和酸碱的敏感性很强。
2 流行病学特点
羊痘的流行主要是先有个别羊只感染并出现症状,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很快传染到全群,尤其是冬末春初时的传播速度最快。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个体羊的损伤皮肤或者黏膜侵入机体,进而在群体中传染。
羊口疮病的自然传染原因主要是购入了病羊或者带毒羊,也可能通过被污染的畜舍和草地传染。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等接触感染。山羊的全群发病率可达到100%,死亡率可达到30%,尤其是羊羔的死亡率很高[2]。羊口疮病主要流行于春秋两季,多发于3~6月龄羊,偶尔也会发生于成年羊。
羊口蹄疫是一种带有明显季节性的传染性疾病,多暴发于冬季,春季减缓,夏季平息。该病的自然传染原主要是由购入地病羊和带毒羊引入,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感染羊首先在眼结膜、鼻黏膜、乳头及伤口处出现症状,进而导致全群患病。
3 临床症状
羊痘区别于羊口疮和羊口蹄疫的主要特征是病变多发生于全身皮肤,很少出现在口腔黏膜[3]。患病羊初期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和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鼻中有大量黏液流出,眼结膜处出现红色血丝,鼻翼和鼻梁两侧频繁出现张合现象。痘疹多发生于口唇、眼睑、鼻孔、唇部、鼻梁两侧、前后腿内侧、会阴部、乳房和腋下,在无毛或者少毛处出现圆形红斑,也会在无毛部位出现圆形扁平小丘疹。小丘疹渐渐地发展成水疱,其中含有硬核物质,表面呈现突出的形状。
羊口疮的感染部位主要在口唇部。患病羊首先在口唇周围出现丘疹,丘疹经一段时间后形成小疮或脓疮,破裂后形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严重病例的患部相继发生丘疹、水疱和脓疱,病灶逐渐蔓延至整个口唇周围及颜面、眼睑和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龟裂和容易出血的痂垢。痂垢下的肉芽组织增生,使整张嘴形成黑褐色桑葚样硬痂。口腔黏膜呈潮红色,在口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黏膜上出现水疱,不久发生脓疱和烂斑。患病羊由于疼痛而拒绝采食,表现出流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减少、毛粗乱无光和日渐消瘦。患羊通常没有明显的体温变化,这一点可与羊痘和口蹄疫相鉴别。
羊感染口蹄疫病毒1~7 d出现症状。病毒侵入羊体后在侵入部位快速生长繁殖,造成病毒血症,导致羊的体温上升到40~42℃。侵入部位包括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出现水疱、溃疡及糜烂。口腔损害常常发生在口唇内面,出现水疱和糜烂,口流泡沫状涎液。严重病例可在咽喉和气管处出现圆形烂斑和溃疡,上面覆盖黑棕色痂块。病羊水疱破溃后体温明显下降,并逐渐恢复健康。绵羊可见跛行,山羊的蹄部病变较轻。口蹄疫区别于另外两种病的关键所在是流涎,并且涎液呈现泡沫状。
4 病理变化
羊痘病变多发生在前胃,严重时会造成胃黏膜糜烂,进而形成溃疡;支气管和咽喉处出现痘疹,影响呼吸;肺部出现干酪样结节。
羊口疮无明显的病理变化。
羊口蹄疫的病变一是在羊的消化道黏膜处有出血性炎症;二是心肌色泽暗淡,质地松软;三是形成“虎斑心”,心外膜和心内膜有弥散性及斑点状出血,有针头状的斑点或条纹。
5 鉴别诊断
羊痘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接触史、典型皮疹及自愈过程。将损害的痂皮或活检组织放在电镜下观察是否有病毒包涵体,如果有则可诊断为羊痘。羊口疮可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做出诊断。羊口蹄疫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不难做出诊断,必要时可采集病羊的水疱皮(水疱液)和血清送实验室进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