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系统流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注射用药的安全应用

2020-12-13汪红英高占辉刘立林季大玺余燕婷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维持性护理人员药品

刘 静,汪红英,高占辉,刘立林,季大玺,余燕婷

0 引 言

患者安全尤其是用药安全已成为各医疗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据WHO报告,全球约1/3的患者因不合理用药而死亡,用药安全已成为威胁患者安全的第3大挑战。患者用药安全是医护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患者安全形势,中国医院协会也将提高用药安全列入患者安全十大目标[1]。目前国内用药安全的研究主要围绕患者安全认知和意愿及影响因素等方面[2-3]。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数庞大,注射用药品种多,目前注射用药普遍存在交由患者保管,根据医嘱需要使用时自备,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隐患,一直是困扰医护人员的临床问题。有研究发现,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注射药品的流程进行再造,通过信息系统执行医嘱并有效识别患者身份,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4]。我院2018年2月开始使用医院信息系统以来,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注射药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门诊维持性透析的360名患者,以2018年2月开始施行基于信息化系统用药流程为时间截点,将2017年11月-2018年1月注射用药流程为传统流程的设为对照组,2018年2-4月采用信息化系统用药流程的设为观察组。2组为同一批患者前后对照,且本院半年来药房人员和血液净化中心负责药物调配人员无更换,为同一批工作人员。

1.2 方法对照组注射用药流程:医师开立医嘱患者缴费后至药房取药,冷藏药物交给血液净化中心保管,护理人员逐一登记后存放;无需冷藏的注射用药由患者自行保管,透析治疗时带至血液净化中心交给护理人员。观察组信息化系统用药流程:2018年2月血液净化中心联合信息部、药剂部、医务处及护理部等进行专案讨论,修订门诊透析注射用药为库备药物的模式。医师开立医嘱,患者缴费后至药局做开立确认,无需取注射用药(含冷藏及非冷藏),药局信息系统自动记录患者开立注射用药物种类及数量。患者血液透析用药时,护理人员依照医嘱从科室备药中取药,给药时在护理给药系统执行给药核对和用药数量确认。

1.3 血液净化中心库备药血液净化中心依照透析患者不同注射用药的使用频率、数量,设定透析注射用药的备药种类和4天的使用量作为基数,药剂部每周2次依照血液净化中心药物系统消耗量进行拨补。冷藏注射药物存放药用冰箱,科室对注射备药进行班班清点记录。

1.4 数据收集从我院患者安全事件通报系统提取患者未携带药物延误治疗率、药物转运破损率及药物账目错误率等数据,比较2组患者注射用药安全事件差错率;从医院质控办每月对血透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中提取患者药物保管单项满意度数据,比较2组患者药物保管单项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3个月药物注射3247例次,观察组3个月药物注射3475例次。观察组患者在药品未携带延误治疗、药物转运破损、药物账目错误等方面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例次)、0.06%(2例次)、0.03%(1例次)vs0.71%(23例次)、0.49% (16例次)、0.43%(14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保管单项满意度(99%)高于对照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令第26号《药品流通监督办法》,执行有关药品保管、养护的制度,并采取必要的冷藏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自实施注射药物信息化系统,患者取药、保管及使用流程做了最大简化,注射药物及流通做到最大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实施后科室只需存放注射备用药,无需存放整月患者用药,减少了药物存放占用空间及护理人员点班压力。护理人员运用给药系统执行注射,患者注射药物使用数量自动扣除,药剂部依照扣除数量每周2次补全注射备用药数量,既能满足日常的用药需求,也能保障药品的安全效期。

信息化系统及注射药物库备管理实施后药物相关事件发生大大降低,用药风险存在于临床用药流程的各个环节,涉及医疗、护理、药剂等多个部门[5]。而护士是患者用药的最终执行者,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用药风险不仅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需要,也是减轻医护人员职业压力的需要。在确保患者安全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流程再造后能有效预防和降低给药风险[6],切实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临床护理人员压力及工作量,提升患者用药安全。

患者保管药品造成的精神压力,治疗时药物忘记携带造成治疗延误,药品保管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工清点造成药物数量误差等均是困扰患者的药物事件。信息化系统实施提升患者对注射用药保管单项满意度提升。有研究发现,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对门诊护理服务进行再造,通过信息关联简化医嘱执行流程并有效识别患者身份,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7]。信息系统实施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护士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8],才能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提高其生命质量[9]。

注射药品的规范与使用是透析患者安全的保障。通过运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流程再造,精简过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同时避免了患者将注射药物带回导致的相关风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信息化、规范化、安全的药物使用已在我省推广,同时值得同行借鉴。

猜你喜欢

维持性护理人员药品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药品保存细解读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