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0-12-12丛建红朱鹏飞於永杰
丛建红,朱鹏飞,於永杰,李 华
(1 如东县新店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南通 226432;2 如东县作物栽培指导站,江苏 南通 226400)
如东县稻米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潜力无限。 常年种植水稻5.3 万hm2以上, 产量600 kg/667 m2以上,稻米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粮食供给侧改革,稻谷收购价格持续下降,加快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推动水稻种植高产、节本、增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2018 年~2019 年如东县开展了水稻机插侧深施肥专题试验、示范,明确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具有减肥增效、省工节本效应,是一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研究了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相关配套技术。
1 内容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新店镇海青农场、洋口镇洋新农场、经济开发区丰裕农场。
1.2 试验设计
1.2.1 不同新型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 共4 个处理:BBF为缓控释复混肥(23-11-17),SPCU 为缓释肥(37% N)+控释肥(43% N,下同)掺混,FPCU 为复合肥(25-13-10,下同)+控释肥,CK 为复合肥+尿素。 除CK 外,均为机插施肥一体化。 各处理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 000 m2,各小区均用田埂分隔,独立排灌,并用塑料薄膜包埋,以防侧漏。 水稻品种为南粳9108。
1.2.2 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配套 共3 个处理,①汉枫:机插侧深施汉枫缓混肥(27-10-12)一生一次70 kg/667 m2(纯氮18.9 kg/667 m2);② 高氮:机插侧深施高氮常规复合肥(26-11-11)40 kg/667 m2,拔节期施适量穗肥;③常规(CK):基肥施复合肥,分蘖肥施尿素,穗肥施复合肥。1.2.3 汉枫缓混肥运筹 共3 个处理, 汉枫缓混肥 (27-10-12)总用量70 kg/667 m2(纯氮18.9 kg/667 m2),A1:70 kg/667 m2一 次 性 侧 深 施;A2:43 kg/667 m2侧 深 施+移栽后7 d 分蘖肥27 kg/667 m2;A3:43 kg/667 m2侧深施+穗肥27 kg/667 m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新型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 在减氮30%的情况下仅比对照减产2.1%~6.4%
2.1.1 不同处理叶色的比较 移栽至栽后10 d (6 月25日),BBF 处理水稻植株叶尖枯、全株叶色枯黄,明显呈肥害状(BBF 处理用量达73 kg/667 m2)。 7 月2 日,BBF 处理肥害症状消失, 7 月10 日,BBF 处理在4 个处理中,叶色最淡,且株高略低。8 月2 日FPCU、 SPCU、 BBF 三处理叶色未明显落黄。 8 月7~9 日,控释肥处理FPCU、 SPCU处理叶色明显开始变深,BBF 处理叶色也开始变深, 此后至破口FPCU、 SPCU、 BBF 处理叶色为明显变淡。 从以上叶色动态看,控释肥处理具有拔节期叶色加深过程,即相当于穗肥施用效应; 同时不同缓/控释肥处理对促进分蘖发生、促进穗分化、促进大穗效应存在差异, FPCU、 SPCU优于BBF。
2.1.2 不同处理间的水稻茎蘖消长动态比较 移栽活棵后分蘖日增量CK>FPCU>SPCU>BBF, 并且这种趋势一直保持到活棵后15 d, 尤其是BBF 处理前期田间表现有肥害,分蘖迟缓,叶尖枯黄,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缓解,活棵后15~20 d,处理BBF 和SPCU 的分蘖日增量才超过CK。 各缓/控释肥处理7 月20 日到达高峰苗,比CK 推迟5 d 左右,高峰苗数及成穗率各处理差异不大。 这说明速效氮肥更有利于促进分蘖的发生,能促早发。
2.1.3 不同处理产量及其结构的比较 不同处理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趋势一致, 各缓/控释肥处理单产比对照减产2.1%~6.4%。 结实率、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异不大。 各缓/控释肥处理间有效穗数均略高于对照,每穗总粒数比对照减少5.5~7.3 粒/穗,减少幅度4.4%~5.8%(表1),这说明各缓/控释肥处理前期分蘖缓慢, 即使后期茎蘖数能赶上甚至反超对照,但穗型偏小,穗粒数偏少,这是各缓/控释肥处理产量比对照降低的主要原因。
表1 不同处理产量及其结构
2.1.4 省工节本 配套使用缓控释肥,则可一生只施一次肥,不用专门施基肥,减少施肥次数。 常规一生四次施肥,每次人工8 元/667 m2,共需32 元/667 m2,侧深一 次 性施肥折算人工 15 元/667 m2,侧深一次性施肥节约人工成本17 元/667 m2, 且缓解了劳动力老化及用工难的矛盾。
2.2 汉枫缓混肥配方已初步配套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
2.2.1 不同处理水稻茎蘖消长动态比较 移栽活棵后分蘖日增量高氮>汉枫,这种趋势一直保持到接近拔节,7 月22 日基本同时到达高峰苗,且高峰苗值接近。 7 月28~29日开始拔节,高峰苗后分蘖消亡汉枫<高氮,最终汉枫成穗数、成穗率>高氮,可能汉枫在水稻有效分蘖后期至无效分蘖期供氮量>高氮,增加了晚发分蘖成穗比例。
2.2.2 汉枫处理叶色变化动态 移栽后汉枫处理叶色与高氮、常规处理相仿,未出现2018 年BBF 处理的肥害现象,8 月5 日汉枫处理叶色开始褪淡, 比高氮处理迟3 d,8 月16 日汉枫处理叶色仍与高氮、 常规处理基本相仿略淡一点,8 月25 日相继破口,9 月2 日开始适度转黑,其后灌浆一直至收获,叶色仍为与高氮、常规处理基本相仿略淡一点,也未出现2018 年BBF 处理的后期叶色明显早衰现象,说明当前汉枫缓混肥配方已初步配套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技术。
2.2.3 不同处理产量及其结构的比较 667 m2有效穗数汉枫>常规>高氮,每穗实粒数高氮>常规>汉枫,三点平均总用氮量,汉枫处理18.9 kg/667 m2、高氮处理23.0 kg/667 m2、常规处理24.5 kg/667 m2,高氮处理比汉枫处理多4.1 kg/667 m2, 常 规 处 理 比 汉 枫 处 理 多5.6 kg/667 m2。 在汉枫处理比其它处理减氮情形下,三点产量趋势不一致,洋口点实产汉枫处理最高,经济开发区点高氮处理最高,新店点常规处理最高,三点平均单产汉枫处理725.4 kg/667 m2,比常规处理756.4 kg/667 m2低4.1%,比高氮处理772.2 kg/667 m2低6.1%。 试验说明土壤类型不同(洋口土壤偏沙性,肥力中等,经济开发区、新店土壤偏粘,肥力较高)、水稻品种不同(新店、洋口应用南粳9108,经济开发区应用宁粳8 号) 可能带来肥料利用效果的差异,缓混肥的配方研究也应考虑土壤类型、水稻品种等生产条件差异,增加不同适应性配方。
2.3 汉枫缓混肥配方应调整
由表2、表3 可见,一次性侧深施分蘖发生快,高峰苗、667 m2有效穗数高,但每穗实粒数最低,而后移作穗肥处理,穗数减少,产量最低。 说明围绕机插侧深一体化施用,汉枫缓混肥配方调整,应以满足水稻获得适宜穗数的养分需求为前提,增加孕穗期养分供应,以构造合理的水稻高产结构为目标。
表2 不同处理茎蘖动态
表3 不同处理产量及其结构
3 小结与讨论
(1) 试验、示范实践证明,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具有减肥增效、省工节本效应,是一项绿色节本高效技术。
(2) 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配套缓混肥研究与应用。机插侧深施肥技术的理想目标是利用插秧机的侧条施肥功能和缓控释肥构建“水稻机插缓混一生一次施肥技术”,从两年探索实践看,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配套缓混肥研制不断进步,汉枫缓混肥的缓、控释比例及控释高峰若适当调整,同时适当增加不同配方,以适应不同土壤条件或水稻品种,汉枫缓混肥的配套性将更加完善。
(3) 稳产减量增效。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机插侧深施肥技术应用应以稳产为前提,科学选用肥料配方,力求稳产减量增效。 若出现年度间气候变化异常等情形,机插侧深一体化施用缓混肥的,必要时也可在穗肥施用期,依据苗情、叶色施用适量穗肥,用量纯氮4 kg/667 m2左右。 机插侧深施肥一体化配套缓混肥尚未全面有效应用的地区,也可采用一生两次施肥,即机插侧深施高氮含量(25%以上)的常规或缓释复(混)合肥30~40 kg/667 m2,栽后5~7 d 封杀除草时用尿素10 kg/667 m2拌撒, 前期总纯氮13 kg/667 m2左右,拔节期视苗情施用适量穗肥,一生总用氮量19~20 kg/667 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