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医院服务教职工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0-12-12宋国强
宋国强
(山东大学 党委教师工作部 山东济南 250000)
高校校医院不仅承担着高校师生员工的医疗知识宣传普及、疾病预防与保健、年度体检等职能,还同时向周边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等,作用举足轻重。对于高校来说,校医院是保障身体健康、保障教学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并常态化存在的背景下,校医院的预防排查、快速接诊转诊、保障高校师生医疗安全的作用更加凸显。而多数情况下,高校校医院当前的设施设备条件、医务人员水平、管理治理水平等仍不能满足教职工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研究分析高校校医院服务教职工的现状,有助于形成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工作体系,对于促进教职工身心将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运行秩序、保障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校医院服务教职工基本情况
教职工身体状况普遍较好,赴校医院就诊比例较高。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整体逐步提高,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包括高校教职工在内的全体国民身体状况普遍较好、身体素质较高。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及状态的高校教职工能够较好的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平稳进行。同时,教职工出于就近原则以及对于校医院的信任,整体来看使用校医院的比例较高,使用校医院的频率也较多。总体来说,校医院在教职工身体健康的预防和治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校医院具有独特定位和优势,教职工整体较为满意。高校教职工对校医院的整体印象较为满意,普遍认可校医院具有距离近,挂号、门诊排队和等待时间短的优势,在出现轻微病症如咳嗽、感冒时,不少人也会将校医院作为第一就诊选择,说明校医院目前的功能和定位明显区别于大型综合医院和三甲医院,有其独特性。
教职工对校医院各项服务整体评价尚可,认为应采用多种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高校教职工对校医院的各项服务整体评价基本满意,尤其认可在校医院就医时,门诊等待时间不长或较为容易接受,挂号手续办理时方便快捷,接诊医生等工作人员服务周到,态度友好,医患沟通顺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就诊需求。据调查,教职工对提升校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举措方法认识较为一致,主要举措集中在丰富药品种类、增加并规范专家坐诊时间、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更新医疗设施方面,同时也提出了多想其它举措。此外信息化建设是教职工的普遍需求,对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校医院的发展来说很有必要。
校医院服务教职工存在问题
教职工对校医院了解和使用程度有限。不少教职工对校医院的工作时间、服务电话、就医流程、校外就医、报销制度的了解有限,进而影响其对校医院的使用,导致对校医院的使用度和使用频率并不理想。总体来说,校医院在教职工身体健康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教职工在体检及病情严重时并非首选校医院。当需要健康查体和出现严重病情时,教职工并非首选校医院就诊,而是更加信任大型综合医院和三甲医院,说明校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尚未满足教职工需求,常规健康检测的质量有待加强,对于疑难重险疾病的治疗水平有待提高。
校医院在科室齐全度、药品齐全度、医疗设施、医疗技术水平等方面亟需改善。教职工普遍认为校医院的科室设置不够合理,未能及时增设常用急需的科室。未能充足准备常用基本药物,药品目录不够丰富。由于学校更加重视教学及科研,对于校医院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校医院的医疗设备设施老化,或者更新不及时,不足以满足常规检测需要或检测不够准确。医务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专业水平不够高,整体诊疗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总体来说,校医院各项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对策与建议
校医院担负着全校师生的公共卫生及预防保健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同时,在疫情期间,校医院也作为学校防控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留观隔离、流行病调查、防疫物资储备等各项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承担着守护师生健康的重任。因此,不断提高校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基层医疗作用,不断完善日常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工作体系,助力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健全科室门类,丰富药品种类。健全校医院科室门类,补充开设或完善加强中医学、儿科学、老年病学、耳鼻咽喉科学等科室,满足教职工实际需求。完善与科室门类相适应的药品种类,进一步丰富常用药品目录,建立药品库存动态调控机制,保证消炎药、感冒药、甲状腺用药、儿童常见病用药、糖尿病患者用药等基础药物备好备足。严把药品质量关,保证所进药物质优价廉,进一步提高教职工使用普通药品的折扣力度。
维护升级医疗设施设备,提升硬件水平。加强校医院环境卫生监督考核,保证就医环境干净整洁美观,改善教职工就医体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扩充诊室、病房面积,及时维护并更新仪器设备(如CT,磁共振、B超、血常规检查、骨密度检测),提高检测准确率、扩充常用检查项目。
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校医院医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招考引进高水平医生,定期委派医务人员外出参加以全科培训为主的各项培训,加强医务人员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制订窗口职业形象规范,提升服务意识,改善医患关系。加强与大型综合医院、三甲医院合作,增加并规范知名专家来校医院坐诊时间。完善考核监督体系,定期考核医务人员职业技能及专业知识,增强医务人员对感冒发热等日常疾病的科学治疗能力,对各科室服务态度和质量进行常态化监督。
加强疾病预防工作,定期开展宣讲培训。线上线下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保健知识宣讲,提供常见病医疗咨询服务。加强教职工慢性职业病如颈椎病、咽炎、眼科疾病等的防治。提供个性化服务或家庭巡诊服务,预防、监测与跟踪退休教职工等重点人群。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注重教职工心理健康,适时提供心理关怀与治疗。
加强校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网+医疗。适当建立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渠道,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大力宣传介绍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功能、报销手续、优惠政策等。及时、全面、多渠道公开校医院各科室医生门诊安排、知名专家坐诊信息。建立完善校医院门诊的在线预约机制,增强教职工就医便利化。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加快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纪律管理、考勤管理,严格规范医疗服务时间,杜绝迟到早退。摸排就诊高峰时间,及时增设服务窗口,保证就医顺畅。延长医疗服务时间,探索实施全天候服务机制,建立非工作日值班制度。建立预防接种预约制度,完善电话预约、网站预约、微信预约等多种预约方式。疫苗到货、库存、使用情况公开透明,保证教职工及子女享有疫苗优先接种权。合理安排体检时间,切实增加体检项目和检查水平,公开各项检查价格。完善报销手续办理制度,允许邮寄等等方式进行异地报销,适当提高报销额度。完善开通各校区省直医保卡使用功能,并增加市医保使用权限,将非事业编制教职工纳入学校现有的医保报销体系。畅通与大型综合医院、三甲医院的合作渠道,发现疑难病症及时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