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2020-12-12冯雨婷黄丹怡陈月婷

缔客世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李 雯 冯雨婷 黄丹怡 陈月婷

(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广州 510310)

引言

教师需要了解学情,清楚所授课程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之后的教学资料的制作,教学进度,教学督查奠定基础。其次,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班上学生的实际制作简短易学的教学视频,或者选择比较好的网络教学视频,提前发布到网络教学平台,给学生进行看课。最后,教师将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不要太大,可以是过程性的任务,也可以是课程中的几个小任务,组合成一次课的任务,布置的学习任务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尽可能布置开放性、头脑风暴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兴趣自我学习[1]。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起到了改变教育模式的角色。它的本质是教学理念的翻转、教学流程的翻转、教学关系的翻转、教学效果的翻转,其特点是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学信息清晰明确,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复习检测方便快捷。这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网络教学[2]。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作为在线教材的教学视频制作存在不足。教师个人很难做出比较出色的教学视频,而国内一些所谓的专业公司的教学视频开发,存在先天缺陷,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学生课堂实践,没有相关课堂实践经验的积累,也缺乏“学习者的认知研究”的积累,同时对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3]。

对老师要求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对话活动中心”的教学设计,教师除了要灵活掌握线上教学平台的操作还需要学习注重探究活动的“人—机对话”教学法,借以获得在线学习的支援,这对授课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环境尚待整顿。一方面学校缺乏可供利用的网络资源展开教学设计的机制,另一方面每位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不同,网络学习的条件会收到限制。

3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3.1 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

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基础。目前有很多供选择的网络教学平台,什么样的网络教学平台才是合适的教学平台?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从笔者所讲授的《餐饮服务》课程的情况来看,学生访问教学平台使用电脑的占20.86%,使用移动客户端即手机的占79.14%,说明大部分学生是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上课的过程应尽量使用手机端,方便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教学平台还需要能提供比如看课、练习、测验、问答、交流、直播等功能的教学平台都是合适的,同时要满足学生的设备条件,根据调查,40%的中职生没有配备电脑,因此合适的教学平台需要手机、平板、电脑都支持,即所谓一平三端,只有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在线教育平台,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平台[4]。

3.2 课前准备

传统的仅仅满足于教师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的课堂模式得到颠覆,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学生诸如分析、判断、创造之类的高阶认知能力,学生的创造性与革新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学习能力和元认知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得到限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每一个学生可以借助教学视频来观看学习中的难点部分,经过有所侧重的预习之后再上课,形成“预习→上课→复习”的教学周期,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因此课前准备尤为重要。

3.3 课堂答疑与辅导

翻转课堂实现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联通,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与教师引导合作学习联通,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联通,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联通。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能量。学生在课前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带着问题观看了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等资料,在课堂中,部分学生会带着课前没有弄明白的问题问老师,这是学生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对这部分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也要在课堂中展开应有的跟踪考察,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

3.4 课后巩固与拓展

在课堂答疑与辅导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点再次抛出,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效果。课程最后还需要将教学重点布置成课后任务,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的是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教师及时对学生所完成的课后任务进行批改,线上点评,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也达到了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将需要拓展的内容和教学资料公布到网络教学平台,供部分学习进度较快的同学选择性的看,帮助优秀的学生不断的提升。下次课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情况,课堂提问、回答问题、完成测验情况,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分数公布,帮助学生明明白白学习,激励学生下次课更好的表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5]。

4 结语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好的学习体验,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进入积极的知识建构、高阶思维的“深层学习”的境界,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也是当今时代倡导“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大山里的教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嘻游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