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
2020-12-12祝晓龙
祝晓龙
(遂平县下宋水库管理所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非常复杂,涵盖内容较多,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能够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提升为我国居民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中受到外界环境和施工技术影响,极易在工程中存在质量隐患,通过合理的监督方式能够降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隐患,保证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开展。
1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水利工程中的政治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较多的政策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存在大量的渠道和水库,而水库和渠道等归属当地的乡镇管理,很多水利工程在建设时修建在居住的房屋或者耕种的农田附近,这一情况会让水利工程建设受到一定的损害,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水利工程建设时,为了降低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很多设计单位不断进行设计图纸的优化与调整,而一旦发生水利工程建设中图纸的大范围更改,会导致工程建设项目延期。另外,为了实现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很多施工单位往往存在争抢工期和分包不良的行为,这一情况都极易导致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1]。
1.2 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水利工程项目非常复杂,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时,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但是,针对实际的工程项目调查发现,很多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人员存在管理力度不足的现象,针对工程施工各项目未落实仔细检查,造成了质量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而且一些监管人员自身经验缺乏,不能满足工程的监督管理要求。
1.3 质量监督管理职责落实不到位
水利工程是我国利民惠民的重点工程,而水利职能部门也肩负着非常重要的管理任务,一旦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监管不到位,将会出现工程项目的重大影响,不利于水利事业发展。另外,在监管部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时,还需要落实科学的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检测,但是由于我国水利部门过于依赖工程监理和工程第三方检测机构,一旦出现了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和信息的误差,将影响到工程实际的监督管理效果,对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极为不利[2]。
2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优化策略
2.1 加强监督队伍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效果提升,需要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管队伍,要求所有的监管人员具备良好的监管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根据工程项目实际要求以及监督队伍中人员的科学化配置,促进工程施工中监督效果提升。一般来说,在构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队伍时要保持队伍中具备年长的监督人员,同时也需要有年轻的工作力量。年长的监督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而年轻的监管人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监督思想,通过各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能够保证监管效率提升。另外,在监督队伍建设完成之后,需要为监管人员配备先进的监督设备,利用监督设备做好工作人员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的辅助,保障各类数据和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坚决杜绝数据缺失和不准确现象给监督结果造成的影响。
2.2 投入新设备、新技术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
近年来,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需要落实先进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通过对其他国家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结合,我国在水利工程监督管理中应用到的先进产品,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提升。通过对先进管理理念和优秀管理办法的融合,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中成本投入降低,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推进我国水利工程的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程度,是实现我国工程项目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依据[3]。
2.3 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
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利用监督管理机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中各监管单位和各施工项目之间的公平公正与公开,保持监督管理效果的稳定提升。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利用建立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施工单位的监管职责,坚决杜绝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权责不清晰和责任推诿。如果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某施工人员或施工部门存在操作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依据建立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出恰当的处罚措施,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稳定提升。
2.4 积极推行工程建设总承包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尤其在工程建设项目初期,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实际的施工要求做好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取恰当的施工单位,既能够减少工程建设项目材料采购时间,又能够保障施工单位具备较强的施工资质。将业务能力差的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淘汰之后,能够让各参建方以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为出发点,实现工程施工中质量、安全、资金的全面管控,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要求。
3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民生工程,关系着城市经济进步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由于水利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涉及项目较多,为了全面落实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需要通过合理的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保障工程顺利施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科学的质量监督方式,选取优秀的监管人员,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保障水利工程顺利投入使用,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