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清扫的临床意义

2020-12-12梁寒

腹部外科 2020年1期
关键词:转移率远端生存率

梁寒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60)

2018年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显示,我国居民胃癌的发病率为30.00/10万,胃癌的死亡率为21.48/10万[1]。2014-2016年中国胃肠联盟统计的全国85家医疗机构收治的88 340例胃癌手术病例数据显示:早期胃癌占19.46%,局部进展期胃癌占70.67%[2]。可见我国胃癌的治疗现状是发病率高,临床确诊的病例以局部进展期为主。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建议针对胃下部癌,标准D2淋巴结清扫范围不包含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但对伴有No.6组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并不能否认清扫No.14v组淋巴结的效果,因此考虑到清扫No.6组淋巴结的连续性,如果采取了No.14v组淋巴结清扫,应该记录为D2(+No.14v)[3]。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将有关No.14v的清扫指征简化为:“胃下部癌,No.6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情况下,推荐清扫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记录为D2+No.14v”[4]。有关No.14组淋巴结清扫临床价值目前尚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以下根据我们回顾性研究及文献报道,就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清扫No.14v组淋巴结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一、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文献[5-12]报道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率为5%~19.7%,No.14v淋巴结检出数为1.8~2.7枚[6,9-10],平均阳性淋巴结数为1.7枚。An等[5]回顾分析了1 104例采取D2+No.14v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例资料后发现,73例发生No.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6.6%。No.14v组淋巴结转移更倾向发生于进展期肿瘤(T、N分期)、有远处(M)转移和未分化病理类型的病人。No.14v转移病人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22%和9%,与有远处转移(M1)病人的远期生存相似。多因素分析显示,No.14组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R0切除术后,No.14v转移病人的远期生存率显著差于没有转移的病人。但是该组病例中远端胃癌仅占62%,R0手术占86%,肿瘤病理分期中Ⅳ期胃癌151例,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36.4%。No.4v组淋巴结转移病例中Ⅳ期胃癌占75.0%。生存分析发现,No.14v转移的病例显著差于没有No.14v转移的Ⅳ期病例。该回顾研究的结论为No.14组淋巴结转移的病人预后差,不应该包括在标准(D2)淋巴结清扫范围内。

肿瘤部位是影响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胃下部癌No.14v转移的风险明显高于胃上部癌。根据我们一组回顾性研究数据,胃上部癌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只有5.3%,而胃中下部癌的转移率达到19.4%[13]。胃周围淋巴结的转移也是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以No.6和No.8a最明显。此外,病理分期是影响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病理Ⅰ期病例中没有No.14v组淋巴结转移病例,Ⅱ、ⅢA、ⅢB、ⅢC和Ⅳ期病例中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1.6%、6.3%、20.5%、32.2%和66.7%[13]。

二、清扫No.14v组淋巴结的临床意义

我院回顾分析了920例接受D2术式的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243例病人接受了D2+No.14v组淋巴结清扫。生存分析发现,清扫No.14v和未清扫No.14v组淋巴结病人的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后发现,Ⅲb和Ⅲc组病人中,接受No.14v组淋巴结清扫的病人其3年总生存率显著优于未清扫者。在清扫No.14v组淋巴结的病例中,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其3年总生存率为34%,No.14v组淋巴结没有转移病人其3年总生存率为67%,二者比较P<0.001;其中Ⅲ期病例3年总生存率分别是42.9%和57.6%(P=0.005)。分析病人的复发类型后发现,接受No.14v组淋巴结清扫的病例较没有清扫No.14v组淋巴结病例局部和淋巴结复发比例显著降低(11.7%比21.1%,P=0.035;6.8%比15.9%,P=0.021)[13]。Eom等[7]报道,对于中下部临床Ⅲ/Ⅳ期胃癌而言,D2+No.14v组淋巴结清扫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P=0.015)。鲁伟群等[12]回顾分析了796例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据是否清扫No.14v组淋巴结分成清扫组293例、未清扫组503例。结果发现,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6%,其中,病理Ⅲ期病人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0.5%,清扫No.14v组淋巴结和未清扫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38.0%和27.7%(P=0.006)。Chen等[14]报告了757例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757例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02例采取了D2+No.14v组淋巴结清扫,655例没有清扫No.14v组淋巴结,从两组中各随机选取93例进行配对分析。亚组分析发现对于cT2~3病人而言,D2+No.14v组淋巴结清扫组病人的3年总生存率显著优于没有清扫No.14v组。

我们回顾分析了一组284例接受D2+No.14v组淋巴结清扫的远端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15],发现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3%。No.14v淋巴结转移病人的3年总生存率显著差于没有转移的病人(42.9%比70.3%,P<0.001)。多因素分析发现,No.14v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病人远期生存的独立因素(P=0.027)。生存分析发现,No.14v(-)的ⅢC期病人的3年总生存率为38.9%,与No.14v(+)病人的3年总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没有远处(M)转移的No.14v(+)病人的3年总生存显著优于M1病人(42.0%和7.4%,P<0.001)。亚组分析发现,No.6组淋巴结状态和肿瘤大小是影响No. 14(+)病人的预后因素:当No.6组淋巴结(-),而No.14v组淋巴结(+)时,病人的3年总生存率仅为14.3%;而No.6(+)同时No.14v(+)的病人,3年总生存高达61.9%,二者比较P=0.42。说明,No.6和No.14v组淋巴结同时转移的病例是属于局部淋巴结,彻底清扫后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远期生存,而No.6(-)同时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可能分期更晚,清扫No.14v组淋巴结不能获得生存获益。肿瘤直径 >5 cm的No.14v(+)病人其3年总生存率为23.8%;直径<5 cm的No.14(+)病人3年总生存率为71.4%,P=0.019。同样提示肿瘤直径>5 cm的病例可能分期较晚,预后差。

基于No.14v组淋巴结的解剖位置特点,预防性清扫该组淋巴结可以清除伴有微转移的No.14v 组淋巴结,徐克锋等[10]报道No.14v组淋巴结的肿瘤微转移率可以高达29.6%。而对于No.6组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而言,同时清扫No.14v组淋巴结可以视同扩大的No.6组淋巴结清扫,由于存在解剖变异等因素,手术操作过程中有时很难区分No.6和No.14组淋巴结的解剖界限。扩大的幽门下+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清扫可以确保No.6组转移的病例达到R0切除。

三、No.14v组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价值指数

Sasako教授[16]曾提出针对特定组淋巴结的治疗价值指数(therapeutic value index,TVI)的概念,同时报道的一组病人中,No.1和No.12a组淋巴结的TVI分别为1.6和2.7,而胃下1/3病人No.14v组淋巴结的TVI是2.1。与No.1和No.12a组淋巴结的TVI价值相当。Tokunaga等[17]报道了一组胃癌病例分组淋巴结的TVI:其中No.14v组淋巴结的TVI是5.39,与No.5组淋巴结(5.93)相当。Chen等[14]最近的报告显示,远端进展期胃癌No.14v组淋巴结清扫的TVI与No.1、No.7、No.8a、No.9以及No.11p相当。我们的一组回顾性研究[15]发现,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No.14v组淋巴结的TVI是5.3,与No.12a(5.6)、No.5(5.6)、No.1(7)的临床价值相当,其他组淋巴结的TVI详见文献[15]。

综上所述,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比较常见,特别是幽门下组淋巴结是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因素。其淋巴结清扫的治疗价值与某些第一站(No.5、No.7)和第二站(No.8a、No.9、No.12a)相当,同时清扫该组淋巴结可以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因此,对于伴有No.6组淋巴结转移的远端进展期胃癌病例,常规清扫No. 14v组淋巴结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

猜你喜欢

转移率远端生存率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肿瘤复发,为何5 年是一个坎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麻黄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以标准汤剂为基准建立丹参的质量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