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2020-12-12王军秀
王军秀
(聊城市生态环境局临清市分局,山东 聊城 252000)
环保宣传活动一般指通过一系列的环保资料、活动形成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从而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就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言,环境宣传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传播力、影响力和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不管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社会组织,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结合重要节日和节点,采取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活动来塑造自己的形象,进而建立口碑,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见环境宣传活动对于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当前,环境宣传活动的形式已经由传统的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逐渐转变为大型、多元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支持,因此环境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活动的传播效果需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氛围,以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1 加强环境宣传活动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也出现了矛盾。近几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干扰,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宣传活动既是激发社会公众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又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措施。开展好宣传活动,对于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环保宣传活动实质上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观念、行为的宣传与推广,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会运用多种手段,如依托新媒体进行网上宣传,以不同受众为对象进行科普宣传等[1]。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不断提高生态环保意识的同时实施节能减排,这样就能从经济发展的源头上平衡好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可见,通过生态环境宣传活动,可以使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1.2 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离不开全民参与,要想提高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质量,就必须强化公民的生态意识,完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开展环境宣传活动。近几年来,随着“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实践活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环保四进等活动的开展,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2]。社会公众在关注环保的同时,也越来越普遍地践行了生态环保行为,甚至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环保事业的有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1.3 有利于推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培育和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提高环境质量,发展环保事业的重要保证。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通过持续、优质、有效的宣传活动,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直至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促进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2 生态环境宣传活动面临的形势
2.1 公众对环境宣传活动的需求显著增强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美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生产出更多的宣传产品,提供公众所关心、关注的信息,在传统宣传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精心策划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环境宣传活动,以提高宣传效果。
2.2 环境宣传活动方式亟需改善
环境保护观念和知识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大大提高了公众的环境保护素养。传统的“宣传主体讲、受众群体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环境宣传已从“灌输式的启蒙”向“服务式的交流互动”转变[3]。在这种背景下,环境宣传活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加强学习,提高面向公众的环境宣传水平,增强环境宣传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
3 新媒体对环境宣传带来的影响
不断发展的网络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丰富环境宣传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对活动的策划、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宣传活动应转变定势思维,顺势而为,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和快速性,扩大环境宣传活动的影响力,打造活动品牌,使活动效果最大化。
3.1 有效扩充宣传手段
环境保护宣传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中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其是在传统媒体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新媒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结合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以互联网的形式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宣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如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渠道,加快了环境宣传活动的传播速度,使环境宣传活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使传播渠道不断扩大。由于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能够实时准确地发布环境宣传活动、行业动态和专题报道等信息,使人们更直观、快捷地了解了环保信息,从而促进环保产业的信息交流,使环保产业利国利民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2 丰富宣传形式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划分趋于分散化,关注社会动态的渠道也在不断变化。新媒体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和途径来了解环境保护,使人们可以随时接受环境宣传活动的最新动态。此外,在开展环保宣传的过程中,不同的宣传平台采取了不同的互动方式,如图文、视频、微博等,使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环保产业的最新动态,同时满足不同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3.3 增强宣传实效
在新媒体环境下,环保宣传方式不再单一,与受众群体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点对点、端对端的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的交互性,环保宣传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不仅有效增加了受众群体,还能与人们进行良好的互动。此外,新媒体的时效性也不断加快了环保的传播速度,受众对信息能够及时反馈,大大提高了宣传效果。
4 新形势下加强环境宣传活动的途径策略
4.1 全方位动员,构建生态环境大宣传格局
宣传活动的效果和成果,与领导干部思想上的重视和支持度是分不开的。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在保证工作经费、提高人员素质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确保各负其责,共享共建,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最广泛的统一战线[4]。
4.2 丰富环境宣传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
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公益活动等传统形式,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形式。同时,要积极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以理念、行为、实践宣传等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行为入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环境宣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例如组织多方代表进行“探秘自然环境”、“倾听自然”等活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4.3 积极应用网络新媒体,创新活动形式
当前是信息技术时代,人们每天通过手机接收网络信息、参与到活动中的时间明显增多,这也是生态环境宣传的一个好机会和好方法。微信、微博、客户端等网络新媒体的运用,扩大了活动信息的覆盖面,丰富了活动内容,实现了线上线下活动的同步开展,如网上有奖答疑,用宣传视频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等。建立“我的环保故事”“我也谈环保”等栏目平台,展示环保工作者形象,畅通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开放案例分析等相关内容,回应社会关注的问题,整合建设环保宣传活动平台,号召公众共建美好家园。
4.4 提高宣传意识
环保宣传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决不能敷衍了事,必须引起宣传部门的重视,我们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改变传统固化僵硬的宣教模式,把环保宣传与人民生活相结合,把环保宣传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此,对于还不完善的宣传体制,宣传部门应进行自我反省和改进,全方位地开展宣传工作,从人才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
首先,落实环保宣传责任人,把宣传工作分门别类,明确各部门具体负责人,把责任集中到个人身上,明确责任分工,增强责任意识,以便在任何部门出现问题,都能及时找出相关责任人。其次,完善宣传工作机制,明确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为宣传工作指明方向;对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和未完成工作目标的领导干部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激励大家超额完成工作目标。最后,要保证宣传经费充足,任何宣传活动都不能缺少经费支持,保证经费充足是开展科技宣传工作的关键。
4.5 加强宣传工作队伍素质教育
环保宣传工作归根结底要靠宣传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质,只有一支优秀的宣传队伍,才能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在人才选拔方面,要提高宣传工作人才的选拔标准,积极选拔具有高学历、高水平、丰富经验和熟悉环保技术的宣传人员,保证宣传内容的高质量输出。在人才培养上,分阶段对宣传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指导,注重更新宣传人员的社会认知,向宣传人员分享最新最热门的新媒体内容,有利于优质新媒体内容的输出。
5 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活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要重视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借助网络新媒体,丰富活动形式,提高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营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