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澶州古城的保护利用
2020-12-12刘朝彦
刘朝彦
(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 濮阳 457000)
澶州古城即今天的濮阳县城,当地人俗称“老城”。它是濮阳市文物古迹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时代跨度最长、价值最突出的区域,同时也是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最多、最好、体系最完整的区域,是濮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载体。因此,澶州古城的保护利用是濮阳历史文化保护的重中之重, 事关濮阳历史文化保护的兴衰成败。 澶州古城的保护利用需将所有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有系统、有重点、有区域地开展工作,做到历史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
一、澶州古城遗存概况
(一)澶州城遗址
澶州城始建于五代后梁贞明五年 (919 年),澶州守将李存审于德胜渡夹河筑栅, 并在黄河两岸修筑南北二城。其中,北城形状南直北拱,形如卧虎,故又称卧虎城。 后晋天福三年(938 年),澶州治所自顿丘移此,始有南澶、北澶之称。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南城被黄河淹淤,仅剩北城。 此后,宋王朝以澶州为京畿重地,“北门锁钥”,对城池大加扩建,扩建后的城墙周长24 公里,面积34 平方公里,城外有护城河。 城内地势呈中间高、四面低的龟背形,利于排水。澶州古城始建以来,自宋至清,相继沿用,且历代皆有修整。古城平面呈半圆形(民间俗称“马蹄”形),东西长,南北短;街道呈棋盘式分布,中轴线偏西,形成了“四大街、八小街、二十四条布袋街”的布局。 至今古城街道里巷布局、名称基本未变,尤其以中心阁(四牌楼)向四周辐射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两侧,仍保留着清代以来的传统商业店铺。 在自然侵蚀(风、雨等)、人为行为(取土、修路、烧砖等)等因素影响下,城墙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目前仅残存东南角少许和西南、西北部分墙体。 2013 年5 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和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对西南城墙进行了解剖,顶部宽26 米、底部宽46 米,最高处8 米,断崖处夯层清晰可辨, 夯土内包含有丰富的唐宋时期的遗物①。
(二)西水坡遗址
遗址位于濮阳县城西南隅,面积5 万平方米。遗址南部被澶州古城墙所压,北部是低洼的沼泽地,常年积水。 1987—1988 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系、郑州大学考古系等组成“西水坡遗址考古队”,联合对遗址进行发掘。遗址文化层厚1.3—2.85 米,可分五层:第一层属于唐宋时期的淤土层,第二层属东周时期的堆积,第三层为龙山文化层,第四层属于仰韶文化的晚期阶段,第五层属于仰韶文化的早期阶段。 遗址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遗迹有灰坑、墓葬、陶窑、房址等,遗物有陶器、石器、骨蚌器等。 尤其是仰韶文化早期三组蚌砌龙虎图案的发现,震惊了中外学术界和新闻界,其中M45 的蚌壳龙因年代早、形象逼真,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西水坡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研究豫北冀南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以及中华文明的起源等重大学术问题[1](12)。
(三)金堤遗址
位于濮阳县城南1 公里,黄河故道北侧,在濮阳境内土堤长 40 公里,高约 8 米,基宽 20—30 米。 方向自西南向东北绵延,夯层内有龙山文化的篮纹、方格纹陶片和汉代绳纹板瓦等残片。据文献记载,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 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后代黄河屡屡泛滥改道,金堤曾多经增修。
(四)德胜渡遗址
位于濮阳县城南金堤河两岸。东西长4 公里,南北宽约3 公里,距地表深2—3 米,西部文化层厚1米,东部文化层厚3—4 米。出土有唐代注子、五代荷叶碗、宋代瓷枕、瓷瓶、陶砚等器物。 据文献记载,后唐大将李存审曾在此跨渡口筑南北二城。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南城废,北城即今天的澶州古城。
(五)回銮碑和御井
回銮碑又名契丹出境碑,位于濮阳县御井街。北宋景德元年(1004 年),辽军直趋南下,抵达汴京北辅澶州。 宰相寇准力主抵抗,真宗到澶州督战,宋军士气大振。 后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合约签订后,真宗作诗一首,并命人刻于石碑之上,即为回銮碑。 目前,碑首已毁,碑身于明代断裂,1966 年再遭破坏,仅存 31 字。 原碑高 2.9 米,宽 1 米,厚 0.3 米。碑文为行草书体,首行题“契丹出境碑”。据前人著录全文应为:我为忧民切,戎车暂省方。征旗明夏日,利器莹秋霜。锐旅怀忠节,群凶窜北荒。坚冰消巨浪,轻吹集嘉祥。继好安边境,和同乐小康。上天垂助顺,回旆跃龙骧。
御井位于回銮碑前,圆形石井口,直径约1 米,深7.50 米,据《大清一统志》载,御井为宋真宗御驾澶渊时所凿。 “御井甘泉”为昔时旧郡八景之一。
(六)明清十字街
位于县城中心,自明代以来,这里就形成了以四牌楼为中心的十字街道路格局。 其中, 东大街长约450 米,西大街长约 360 米,南大街长约 210 米,北大街长约270 米,均为青石板铺路。大街两侧为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店铺和民居。这些古建筑青砖灰瓦,飞檐挑角,雕梁画栋,扳搭门环环相扣,一派古代遗风。
四牌楼位于十字街中心,又名中心阁,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后多次修葺。 单檐盝顶建筑,面阔、进深各6.6 米,高8.6 米。 四个坡面均呈梯形,上博脊长 2.05 米,下檐长 6.8 米,坡高 3.6 米,坡面覆绿色琉璃瓦。四角置合角吻,高70 厘米,背剑吞脊,朝向四面博脊上的八只卧狮。盝顶中央放置黄色葫芦脊刹,高1.45 米。 四条垂脊皆长4 米,上饰仙人、龙、凤、鱼、马等,仔角梁端安套兽,下坠铜质凤铎。 牌楼采用木石结构,扣合严实,四角各有斗拱承托,角檐上挑,四面檐下各有三攒斗拱,昂头造型为荷花、莲子和云朵。四面梁枋之间安裙板,绘有彩画。四角有四根方石柱支撑,高4.7 米,石柱埋入地下,非常坚固。牌楼内为覆斗式藻井。东南西北四面横隔上分别写有 “颛顼遗都”“河朔保障”“澶渊旧郡”“北门锁钥”,高度概括了濮阳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
(七)王崇庆墓
位于濮阳县城关镇吉村南,2012 年6—8 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墓葬进行了清理。 该墓是一座三圹砖石墓,坐北朝南,长4.4 米,宽9.6 米,高2.9米,中间为主室,两边为侧室。墓顶由砖砌而成,墓门为拱形门,上面是悬山顶,两侧用青砖砌墙,房脊部分还有砖雕花纹, 整体像一座庭院。 墓内为双重棺木,保存较为完整,陪葬5 人,均为女性。 出土瓷碗1件,铜钱30 余枚。 根据墓葬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形制结构、出土器物,并结合文献记载、人骨鉴定,认为其为明代“三部尚书”王崇庆之墓。 王崇庆墓对于研究明代的社会生活、丧葬制度、建筑艺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②。
(八)八都坊
八都坊, 又名澶渊明阀坊, 为纪念明都御史纪著、侯英、大理寺卿李钰、史褒善、王延、兵部尚书赵延瑞、户部尚书董汉儒、巡抚吉澄而建立。 位于县城北大街,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明间为庑殿顶,刻石瓦垅,脊上有石狮驮宝瓶。 坊高9 米,宽 9.65 米,厚 2.15 米;底座长 3.86 米,宽 2.85米,高0.52 米。 坊南上额横书“澶渊明阀”,坊北上额横书“方镇重臣”。
(九)清真寺
位于县城三义庙街东头路南。 建于清光绪七年(1882 年),增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 年),坐西朝东,现存拜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殿前有月台,硬山卷棚勾连搭灰瓦顶。北讲堂一座,面阔三间,门匾额“清真寺”三字,为光绪丁酉科拔贡、书法家李多助书。寺内存清代、民国年间石碑3 通。
(十)天主教堂
位于县城东大街路南, 初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光绪二十六年(1990 年)义和团发展至濮阳,教堂被毁,现存教堂是清政府庚子赔款所建。 教堂座南向北,平面呈南北不规则长方形,砖木结构,青砖细腻,白灰缝细而平直,俗称“线缝”,门、窗口均为尖顶券门,教堂四部砖雕精美,显示西方特色。 大致为三部分:北端为大门及钟楼三层叠粱,高40 米,尖顶,上安十字架;中间为大堂,两行木柱支撑穹顶;南端为祭台、神架、塑神像、圣场等,南端外围建半周只有半坡的房屋。
除以上文物古迹外, 澶州古城内还分布有西门里遗址、北城门楼遗址、文峰塔遗址、南关石拱桥、北关石拱桥、东关古井等文物古迹。 另外,澶州古城也有很多历史悠久、 与古城历史相联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大平调、四平调、花鼓、二夹弦、柳子戏、大弦戏等传统戏曲, 它们与文物古迹相得益彰、 交相辉映,也是澶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澶州古城保护存在的问题
从澶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构成可以看出,澶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集中,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但也面临诸多问题。
(一)历史街区宣传力度不够,亟需包装升级
澶州古城历史街区与亟待翻新的历史城区不同,也与面临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的地区不同,其城区内的格局较好地沿袭了传统的风貌,受其他因素(如工业建设、商业开发、旅游业开发)影响较少,这就为开发利用提供了最好的物质载体, 但也同时反映了濮阳老城缺乏宣传、吸引力不够等突出问题。如回銮碑、御井、明清十字街等文物单位都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却鲜有民众光顾。 因此可以说,目前这些历史街区的保护重点不在抢救或重建,而在于如何升级、包装,提高知名度,普及历史文化教育等。 只有在成功的文化遗产宣传的基础之上, 旅游资源开发才能顺利进行, 否则开发旅游区不仅不能起到宣传保护的作用, 反而会导致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
(二)古代遗址破坏严重,亟需抢救维护
与中国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一样, 澶州古城的城墙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仅剩西南、西北部分高出地面,而附属于城墙的门楼等更是荡然无存。从卫星图上看,城东部由于经济开发,澶州城规制基本无迹可寻。 城墙是标示古城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诉说着古城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文明。 如果没有城墙,中心阁之中心也就无从说起。 虽然早在2004年就有人提出关于澶州城城墙缺乏保护的问题,但是至今也没有看到相关的保护措施。可以说,澶州城城墙遗址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民众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保护意识。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岌岌可危,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与之相应地是,西水坡遗址作为“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地,同时又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却没有任何的保护利用措施, 使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物古迹正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
(三)公众保护意识淡薄,破坏文物事件常有发生
虽然澶州古城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 但身处古城的民众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历史文化的价值,他们的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例如,由于四牌楼没有具体的说明介绍, 久居其周围的居民对于其历史渊源都不甚清楚, 因此并没有把其看作珍贵的文化遗产。 而四牌楼柱基的石鼓石雕更成了小孩攀爬嬉戏之处,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回銮碑。 长此以往,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造成严重的消极后果和保护隐患。
(四)民俗文化开发不够,古城缺乏品牌效应
民俗文化是古城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城文化品牌的有机载体,对于增加古城的文化感染力、可读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濮阳民俗文化丰富,但却开发不够。作为传统民俗聚集的四牌楼十字街目前大多以日用百货商品销售为主, 仅有几家具有当地特色的壮馍和香肠店分布其中, 这反映了当地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 简单的百货对游客毫无吸引力,他们至多在四牌楼街道观光,不会逗留。 目前这种产业模式不仅没有门票上的收益, 也浪费了文化资源。 相比之下,回銮碑虽然游人较多,但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以“御井甘泉”传说为品牌的濮阳“御液”酒,在御井处反而见不到相关的宣传,近几年愈发没落。当地虽然有一些宋元瓷器,基本收在仓库里,乏人问津。
三、澶州古城保护利用构想
澶州古城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 分布集中,价值突出,且类型不一,因此,可以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按照位置、 属性、 年代等因素分成不同的片区,并采取相应的模式开展保护利用工作。
(一)恢复澶州古城墙的原始风貌
古城墙是我国古代城市最靓丽的风景, 与大多古城呈现方形的结构不同,澶州古城为半圆形,俗称“卧虎状”,独具匠心、别具一格,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 科学和艺术价值。 澶州古城墙虽然破坏严重,但是西南段保存较为完好。2013 年,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和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通过对澶州古城墙的解剖,已经全面了解了它的结构和建造程序;另外,清嘉庆《开州志》中有澶州古城详细的平面布局图,这就为复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复原的过程中, 可以借鉴西安、 大同等城市古城墙修复的经验。具体而言,要参照《开州志》澶州古城的平面布局图,按照原真性、完整性的原则进行,不仅要恢复城墙的本来形状,更要恢复城墙附属建筑的原始风貌,包括城墙四门(南门开德门、北门镇宁门、东门得胜门、西门阜安门)及其门楼、城墙东南角的文峰塔、西南角的配文塔等。 古城墙复原后,可以科技、艺术等手段将澶州城中发生的历史大事、 诞生的历史人物通过影视活动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再现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
(二)以西水坡遗址和西门里遗址为基础,打造“中国龙文化景观园”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 生命力最强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濮阳是“中华龙乡”“华夏龙都”。1987 年西水坡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6460 多年前的蚌塑龙图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龙的鼻祖,被学术界形象地称为“中华第一龙”。 濮阳“龙”与“虎”的组合出现,奠定了濮阳在中华文明形成中的“核心”历史地位。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邹衡观后欣然题词:华夏文明,渊源有自;龙虎俱在,铁证如山。
西水坡遗址在保护利用的过程中, 一定要引入大遗址保护的理念以及考古遗址公园的模式。 所谓大遗址, 主要指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2](35)。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 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显然,西水坡遗址属于大遗址的范畴, 可以采用考古公园的模式进行保护利用。 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西水坡遗址为核心,并将西门里遗址纳入其中,一道打造“中国龙文化景观园”。景观园不仅要包括西水坡遗址出土的三组蚌塑龙虎图, 而且要将中国所有的龙形象以及与龙有关的传说故事以动静结合的形式融入其中, 使人们在景观园中能深刻领略中国龙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体会龙文化的深层含义。 同时,可以在景观园中建设“西水坡遗址考古博物馆”和“东周阵亡士卒展览馆”,向公众展示西水坡遗址发掘出土的重要实物资料,使他们对西水坡遗址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以回銮碑和御井为基础,打造民族交流文化园
回銮碑和御井是宋辽澶渊之盟的见证, 是民族交流、和平共处的缩影。 目前,回銮碑和御井处建有封闭式院落,并成立有专门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但是, 这些措施并没有使得回銮碑和御井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缺乏亮点和影响力。 下一步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回銮碑和御井, 使广大公众对其历史文化价值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包装升级。 可将回銮碑和御井所在院落的北屋改造成小型博物馆, 收集、 征集所有与澶渊之盟有关的实物、图片,将其在博物馆中陈列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同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和制作“澶渊之盟”歌舞剧,每天定期在博物馆内演出,再现澶渊之盟的壮观景象。通过对回銮碑和御井的升级包装,使这里成为国内闻名的宋辽民族交流文化园。
(四)以金堤遗址和德胜渡遗址为基础,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园
金堤遗址和德胜渡遗址均与古代黄河有关,它们就在黄河故道的两岸。 濮阳的兴衰与古代黄河的变迁密切相关, 黄河文化是濮阳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金堤遗址和德胜渡遗址为基础,打造濮阳独居特色的黄河历史文化园。要对金堤遗址、德胜渡遗址以及黄河故道进行全面的调查、钻探与发掘,了解它们的具体位置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建设黄河文化展览馆,将历史时期黄河在濮阳地区的迁徙、 改道过程以及中华儿女的治黄故事以图片、声乐、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使人们能够更加生动、真实地体会古代先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不怕困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治黄精神。 同时,可以根据文献记载,复原德胜渡口的原始风貌,再现其繁荣景象。
(五)以四牌楼和十字街为基础,打造明清“民俗文化步行街”
濮阳老城以四牌楼和十字街组成的明清街区,属于“国家历史文化名街”,保存完好,在我国北方地区十分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民俗、艺术、科学价值。 但是,由于街区现在仍以居住和商业为主,人流量较大,局部已经遭受到了破坏,加之缺乏卫生设施及绿化,显得破旧与脏乱。 因此,应对明清街区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要以打造“民俗文化步行街”为宗旨,按照“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的原则进行改造,对于影响街区整体环境的现代建筑要给予拆除,适当限制商业行为,使街区恢复原始风貌。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濮阳特有的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使人们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到明清时期一样,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明清文化。同时,在保证不破坏街区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可将街区作为影视拍摄的基地,以更好地发挥街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形成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六)以王崇庆墓地为基础,打造明代开州名阀苑
王崇庆,字德征,号端溪,明代开州人,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生性耿直,仗义执言;恪尽职守,清正廉明;孝顺父母,孝行卓著;学诣深纯,凝重博雅,堪称忠孝礼贤,在明代享有很高声誉。2012 年6 月-8 月,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其墓葬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迹和遗物, 对于深刻认识这位传奇大儒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有助于研究明代的社会制度、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婚姻制度、建筑艺术等。
可以王崇庆墓为依托,将明代开州著名的“八都三尚书”(都御史纪著、侯英,大理寺卿李钰、史褒善、王延,兵部尚书赵延瑞、户部尚书董汉儒、吏部尚书王崇庆,巡抚吉澄)融入其中,建设“明代开州名阀苑”。一方面,可在名阀苑中建设小型展览馆,集中展示与八都三尚书有关的历史文物。 另一方面,可通过歌舞、戏剧的形式,将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注释:
①参见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2013 年澶州城遗址发掘资料。②参见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2012 年王崇庆墓葬发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