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课本剧编演的实践研究
2020-12-11徐晓晓
徐晓晓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特色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收获更加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多的技能,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将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作为载体,分析了课本剧编演的实践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教学;课本剧编演
所谓课本剧编演,是指教师将教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文本主旨及作者所传达的感情,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演绎。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开展这样的活动,能够切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高涨的热情,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小学语文高段教学实效。
一、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课本剧编演的实践意义
1.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
小学生尚处于成长初始期,年龄较小,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对于表演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一定的表演天赋。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把握教学内容与课本剧编演之间的契合点,给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文本内容[1]。总的来说,课本剧编演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还可以有效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切实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让学生以更佳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使文本内容逐步渗入学生心里。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使得我国教育领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促使学生逐步养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就课本剧编演来说,它是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分角色朗读、扮演,具有较强的新颖性和挑战性。学生不但要有较扎实的语言功底,如语言表达、阅读理解等能力,而且要有一定的表演素质,如组织协调能力、艺术素养等[2]。在演绎过程中,学生会与角色充分融合,重现文本情境,并适当渗透个人言行,从而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进行课本剧编演,可以使学生真切感受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体验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景阳冈》中对于武松和“大虫”的动作描写是这样的:“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只剩下口里喘气。”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加真实的感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十分积极,全身心投入其中,课堂氛围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内容,不但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3]。此外,课本剧编演还有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一定的提升。
4.提高语文教学趣味性
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形式,课本剧编演可以使原本生硬、乏味的语文教学转变得更加有趣,使学生更加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从而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需要说明的是,在课本剧编演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加工和理解,从而使语文学习更具趣味性。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丰富语文课堂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进行课本剧编演的实践策略
1.基于兴趣爱好,调动编演欲望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课本剧编演是一种较为繁杂的教学活动形式。教师要想顺利完成该项活动,就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着手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编演欲望得到全面的激发。具体来说,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积极投入到课本剧编演当中。此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真正发挥学生的长处,从而使课本剧编演过程更加顺畅。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发挥课本剧编演的作用,就必须采取有效方式,切实激发学生的编演兴趣和欲望。首先,教师进行引导:“每当夜幕降临、群星闪烁时,抬头仰望天空,隐约可以观察到一条银色的天河。这个时候,瞪大眼睛仔细看,就可以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相信同学们都听说过牛郎织女的传说吧?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故事与牛郎织女相关。请大家自主搜集与牛郎织女相关的故事,并与他人分享。”让学生广泛搜集相关的故事,促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更好地把握文本主旨。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全身心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从而将课文编演成生动、有趣的课本剧片段。值得说明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为学生创设牛郎织女的教学情境,播放相关的音频和动画,作为课本剧的背景,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编演过程当中。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编演兴趣和欲望,使学生在欲望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其中。
2.组织朗诵活动,探寻人物特点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进行课本剧编演,应当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让学生体会作者笔下不同人物在不同場景下的情感流露。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实现情感的自然流露,那么就有必要指导学生多次朗诵文本内容,让学生带着情感进行诵读,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探寻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课本剧编演中,将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编演。首先,教师进行引导:“同学们,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在此之前请大家先解决文章的生字词,以便于接下来的阅读。”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查阅文章的生字词,并将难以理解的生词标注出来[5]。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大家已经解决了本节课的生字词,接下来我们就比一比谁最快朗读完课文怎么样?”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当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再逐步指导学生明确文本内容,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是教师讲述的形式,使学生对文本故事情节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当学生对文章脉络具有基本的认识后,教师再次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在其中融入个人情感,有感情地运用语言体现出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多次朗读课文可以切实强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演,在具有朗读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编演,所取得的效果自然会更加理想。
3.精选文本内容,开展编演实践
要想使课本剧编演这一环节更加流畅,更好地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开展编演实践活动之前,应当与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事物,以此作为基点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演。特别是在第一次开展该活动时,仅凭学生的力量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对此,教师要适当施以援手,帮助学生将文本逐步转化为剧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编写方法,更好地完成这一活动。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故事,对文本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的编演。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难以演绎整体故事情节[6],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精心选取文本内容。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编演:“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哪些学生愿意上讲台前给大家表演呀!”邀请欲望较为强烈的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就可以选择《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作为剧本,让学生表演主要人物周瑜和诸葛亮的心理活动和语言特点,从而将文本故事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收獲丰富的知识。通过文本内容的精选,学生明确课本剧编演的主要内容,会更加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切实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爱上语文这门课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课本剧编演的重要意义,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落实到位。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基于兴趣爱好,调动编演欲望;组织朗诵活动,探寻人物特点;精选文本内容,开展编演实践”三个方面着手,为学生创造一个高效、趣味的语文课堂,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王建英.课本剧的编演在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9(07):96-98.
高岩.浅论课本剧在农村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作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2):43.
袁蓉.编演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04):29.
曾美玲.浅谈编演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2016(11):216.
张永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课本剧编演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研版),2018(11):25.
李晓环,霍会芳.利用演编创课本剧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