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德育视角下大学生仪式感的产生和激发分析
2020-12-11季文君
季文君
摘 要:仪式感具有隐性道德教育的功能,仪式感是衡量仪式性道德教育功能的核心概念。大学生仪式意识的产生是基于大学生与其仪式情况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从身份、愉悦和自律等不同的角度来看的,并聚集在政治、思想、文化、道德中。大学生礼仪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将礼仪的道德功能外化的过程。该仪式具有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责任负责、社会化学习和情感升华的功能。对礼仪德育功能的认识是激发大学生礼仪意识的前提。要激发大学生应有的礼仪意识,必须善用政治禮仪,挖掘礼仪中所包含的价值和能量,发展礼仪的责任属性,重视德育作用。本文即针对德育视角下大学生仪式感的产生和激发展开分析。
关键词:德育;大学生;仪式感;生成机制;激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4-0-02
大学校园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些活动都涉及大学生的仪式感。仪式感是一种衡量仪式有效性的概念。大学生的礼节意识主要来自大学生直接参加的校园礼仪,还包括大学生间接和虚拟参与的重大社会礼仪活动。对大学生仪式感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校园仪式隐性德育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并促进学校仪式教育中社会仪式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一、仪式感的产生与内涵
仪式感来自仪式。仪式是具有一定目的,按照一定计划进行组织,具有象征意义并以某种表演形式呈现的集体活动。仪式已经从仅限于特定群体的活动演变而来,例如古代的祭天和祖先,并逐渐发展为现代人普遍可以参与的公共行为。这已成为主流社会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途径。一旦“发明”了仪式,就会有伴随的仪式感。外国学者认为,早期仪式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以意识知觉的形式伴随着仪式过程,这是仪式意识的原始状态。中国学者认为,参加仪式引起的人们心理的微妙变化就是仪式感。中国古代祖先使用图腾信仰等仪式寻求精神上的支撑,以克服对自然的恐惧。统治阶级还通过人们的尊重和崇拜来维持社会稳定。仪式触及人们的主观世界,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仪式感”是主体在仪式过程中的内在知觉活动。它依赖于场景、布置、面具、语言、舞蹈、音乐和其他外部仪式活动的艺术形式,从而与心灵审美主体对仪式行为的审美感受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从德育活动的角度来看,仪式感是价值观念、文化涵义的内在行为方式以及内在坚强信念形成对比。简而言之,仪式感的形成是基于对仪式的理解。它是由仪式参与者产生的知觉活动,这些活动融入仪式情况并感觉到仪式的象征意义,包括情感、意图和其他主观心态。一方面,仪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是心理情感和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变化,这些感官体验具有仪式活动中形式、结构和节奏等象征性符号。另一方面,仪式感是一种文化共鸣,它基于必要的文化遗产,基于一定的文化积淀和影响力,是对仪式象征意义的真正理解,以及对仪式的感觉产生的共鸣。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里的礼仪活动越来越多,观看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礼仪活动也越来越方便,礼节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探索大学生仪式意识的产生机理对于发挥仪式的道德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仪式感的生成与表现
仪式感的产生需要碰撞和反应的过程,这是仪式参与者与仪式情况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心理经验。大学生的仪式感是由参加仪式的不同形式和程度所产生的。它是某种主观感觉,例如发自内心的情感,精神和观念。
大学生仪式意识的产生条件。由于仪式感是当主体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根据其自身的主体条件与仪式情况互动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因此仪式感的产生必须满足仪式的主题。与仪式情况的互动。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仪式意识的产生应基于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大学生与仪式情况之间的相互作用。互动是满足大学生礼仪意识产生的必要条件。仪式情境的产生和参与者的主要条件是产生大学生仪式感的基本条件。创建仪式情境的目的是让参与者感觉到他们应得的真实场景,并像在场一样创造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容易产生替代感。从接受仪式到完全融入仪式,从激发情感共鸣到确定仪式的意义,参加者将逐渐将自己视为其中之一。在不同的仪式情况下,参与者将借助符号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不同的仪式类型应产生不同的仪式情况。创建大学校园礼仪情境是产生大学生礼仪意识的主要领域和最重要的环节。此外,仪式感的关键是基于参与者个人参与的主观建构。这种主观建构与参与者的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和精神境界密切相关。首先,参与者的家庭教育和文化背景作为原始文化的积累,是影响仪式意识的重要因素,是最终产生共鸣和文化共鸣的重要基础。在参加者所处的特定仪式情况下,可以在学校教育阶段唤醒自身接受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积淀。原始文化越丰富,就越容易获得一种仪式感。其次,生活经验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以进一步提高参与者的认知积累。生活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引起情感上的投入。最后,参与者的精神境界是产生一种仪式感的完整条件。具有思想和精神追求的参与者,因为他们内心追求某种东西,对仪式的内在信念产生了共鸣。作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大学生群体完全满足了上述仪式参加者的学科条件。而且,参与主体与仪式情境之间互动式仪式感体验的关键是主体对仪式符号的象征意义的联想,即参与主体与仪式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当“互动”的开关打开时,仪式感才会出现。在仪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仪式上的联想和想象来唤醒与仪式的象征意义相似的感觉;或将情感、思想、甚至行为整合到仪式环境中。参加典礼的大学生与仪式情况互动的结果是学生心中真实而复杂的情感“反应”,即仪式感。
三、从仪式的德育功能着手激发大学生仪式感
道德教育是“促进个人道德自我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仪式感将道德,理性和道德观念传达给参与者。仪式产生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其他仪式感,正是德育的目的。在这个层次上,仪式显然具有隐性道德教育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礼仪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将礼仪的道德功能外化的过程。因此,对礼节道德教育功能的认识是激发大学生礼节意识产生和升华的前提。首先,政治认同功能是礼仪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功能,可以激发大学生应有的礼仪意识。其次,我们必须注意政治仪式的研究和运用。政治认同是校园政治礼仪和重要的社会政治仪式的最根本的道德教育功能。政治认同功能主要是指仪式中所包含的,被参与者接受或积极影响的政治取向、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的效力。政治仪式通过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标准化和程序表演,以多感官的形式向参与者传达特定的政治观点。这是对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身份和增强政治信仰的实践教学。责任功能是仪式的独特德育功能,它激发了大学生应有的仪式感。要注意仪式责任属性的研究与开发。身份是责任感的前提。如果一个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其将不会理解“我是谁”,也不会扮演“我”的角色。从德育的角度来看,这是仪式的“责任”功能。仪式确认特定身份的产生或转化,同时阐明身份的价值和角色状态。因此,仪式宣告了身份的责任并增强了其责任感。校园仪式承载着大学精神和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从仪式感的产生机理的角度来看,大学生需要过滤掉与仪式过程中与仪式情况相一致的内在记忆,并在“心理概念”中将二者融合和碰撞。这种精神上的完善过程是其自身的形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的过程。从大学生的仪式意识现状出发,以身份,归属感和自豪感等形式的政治仪式提醒和增强大学生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自己的身份并使大学生能够不断地进行政治活动的能力。在主流价值观的指导下取得进展;紧张和自律的感觉是一种规范性的仪式或惩罚性的仪式,它促使大学生更加自律,限制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并引导他们对道德和法治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谐和愉悦感是日常生活的一种体现生活习惯可以驱使大学生回归优良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审美境界;表达敬佩、荣誉和力量感的庆典仪式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精神动力并培养他们的学识。同时,在参加典礼的过程中,大学生与仪式情境融为一体,在仪式情境中得到了原始的认知和情感的肯定,也使他们对自我肯定和满足感得到了满足。社会化学习功能是礼仪的最正常的道德教育功能。它激发了大学生应有的仪式感,应强调并发挥日常仪式的道德教育作用。仪式表达了特定群体的社会价值和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这正是他们在社交方面学习的方式。从德育的功能来看,可以说仪式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学习的功能。以校园仪式为例。在聚会仪式中,不同聚会的时间、地点、着装、座位顺序、礼节、程序等都有相应的法规要求。不同礼节的规范要求不仅是对大学生行为的制约,而且是大学生社会礼仪的学习和培养。诸如着装、化妆、守时等,通常不是大学课堂的学习内容,而是各种礼节的要求达到了这种社会化学习的目的。
四、结语
大学生参与的仪式具有以下独特的“情感”,具有情感升华的独特道德教育功能。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本身就是充满情感的。其次,从团体角度来看,受试者的聚集更容易引起情感发酵。第三,就仪式的表达形式而言,仪式采用声音、灯光、舞蹈、图片、文字等方法创造“情境”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聚集在一起的年轻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更容易引起和感染。典礼主题的教育性和积极性最容易被大学生当场接受,并且情感得到了升华。如果仪式所提供的教育内容不能与情感融合并达到情感的升华,就不能将其内在化为价值而外在化为道德行为。因此,情感升华是典礼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功能。但是,仪式后引起的情绪需要积极地巩固和改善。否则,内在价值就不能持续稳定地外化为行为,仪式感的最终目的就会丧失。
参考文献
[1]崔露什.仪式感的现代性阐释[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王晓丹.论旅游中的仪式与仪式感[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4.
[3]蒋红斌.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及其限度[J].中国德育,201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