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芯片70年:21世纪的人类巴别塔

2020-12-11郑栾

商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巴别晶体管硅谷

郑栾

钱学森晚年曾经感慨:“(20世纪)60年代我们全力投入两弹一星,我们得到很多。70年代我们没有搞半导体,我们为此失去很多。”

人类能造出巴别塔吗?

《圣经·旧约》中载,人类在古巴比伦附近联合修建一座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不能相互沟通,巴别塔因此失败。

流传这个故事的前人们也许不会想到,千百年后,人类仍然在追求着聚沙成塔。只不过,那座塔不再是高耸入云,而是比尘埃更小,比发丝更细。

现在的人们,称之为“芯片”。

风投之父与“八叛逆”

普遍的语境中,当我们说到“芯片”时,往往指的是封装完成的集成电路。而集成电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晶体管。

简单来说,晶体管就是一个微型开关。晶体管的开关两种状态,对应着二进制中的1和0,这就是计算机工作的原理。

1947年12月,当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拉顿研制出第一个晶体管后,人类就踏上了不断追求更精细、更微小的征程。因为,在相同体积里,集成越多的晶体管,就具有越高的运算能力。

1955,肖克利在他的故乡美国加州的圣克拉拉县创办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一批在半导体领域颇有建树的青年才俊前来投奔。

肖克利虽然是一位天才科学家,却不擅长管理公司。一位硅谷经理人员说他是“一位天才,又是一个十足的废物”。那些才华横溢的工程师无法容忍,他们开始谋划剝夺肖克利的管理权,但没有成功。

到了1957年,戈登·摩尔等7位工程师准备自立门户。他们派出了一个代表,说服实验室最具领导能力的诺伊斯加入。

这8位年轻人便是日后名震硅谷的“八叛逆”。他们分别是:罗伯特·诺依斯、戈登·摩尔、朱利亚斯·布兰克、尤金·克莱尔、金·赫尔尼、杰·拉斯特、谢尔顿·罗伯茨和维克多·格里尼克。

在一位叫阿瑟·洛克的银行家牵线之下,“八叛逆”找到了投资人,成立了一家半导体公司。公司以大股东费尔柴尔德家族命名,它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意译过来的“仙童半导体”。

1957年9月18日,8位工程师同时向肖克利提出辞职。恼羞成怒的肖克利痛斥他们“忘恩负义”,并称他们为“traitorous eight”,这便是“八叛逆”的由来。

而慧眼识珠的阿瑟·洛克,日后则成为了硅谷风投教父,英特尔和苹果都是他投出的杰作。

深刻影响硅谷和美国的仙童半导体,就此诞生。

飘扬的蒲公英

半导体很快进入了集成电路时代。

1958年,德州仪器的杰克·基尔比用锗材料制造了第一块混合集成电路。第二年,诺伊斯也制造出基于硅材料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出现,意味着计算机体积的缩小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并且便于标准化生产,这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第一束光。

截至1966年,德州仪器和仙童半导体成为美国最大的两家半导体公司,仙童的“八叛逆”取得了预想中的成功。

但仙童的鼎盛并没有持续很久——费尔柴尔德家族以300万美元的价格回购了“八叛逆”手中的股权,但同时也让他们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就连担任总经理的诺伊斯也不能干预仙童半导体的预算计划、利润分配等。

渐渐地,仙童半导体开始有员工出走。1961年2月,拉斯特和赫尔尼,连同他们说服的罗伯茨,三人正式离开仙童,创办阿梅尔克公司,仙童最初的投资人洛克后来也投资了他们的公司。

此后几年中,陆续有员工离开仙童。克莱纳后来成为了一名投资人,他创立的KP(即后来的凯鹏华盈)后来成为硅谷最顶尖的创投基金。

仙童的销售副总裁瓦伦丁跳槽到国民半导体,后来创立了大名鼎鼎的红杉资本;瓦伦丁手下的员工迈克·马库拉后来成为苹果的创始人之一和CEO。

1968年,诺伊斯和摩尔辞职,他们挖走了仙童的研发副主管安迪·格鲁夫,三人创建了英特尔。

1969年,仙童销售主管杰里·桑德斯带着7位同事离职,创办了AMD,成为了英特尔的宿敌。

仙童半导体的光环随着这些开创者的离开而逐渐消失,随后几经辗转、易主,彻底沦为一家普通的公司。但这家公司开创了技术入股、风险投资等模式,吃到了美苏争霸带来的军工订单激增的红利,给整个芯片行业带来了大批人才,还带动了芯片制造从美国转移到日本、韩国等国家。

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写到:“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在仙童公司供职是进入遍布于硅谷各地的半导体业的途径。1969年在森尼维尔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400位与会者中,只有24人未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

就像乔布斯所说,“仙童半导体公司就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芯片战争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高增长后人力成本高企,美国便保留核心技术环节,而将劳动密集的制造环节向外转移。

日本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相当重视,不仅发布了多部法律法规鼓励发展,还牵头富士通、日立、三菱、NEC和东芝5家骨干企业,以及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综合研究所和计算机综合研究所组建研究联合体,共同实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日本政府出资320亿日元,企业筹集400亿元。

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DRAM储存芯片市场中,日本半导体企业采用了售价永远比对方低10%,过饱和供应的策略,美国芯片产业几乎难以支撑。日本芯片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53%。

美国人坐不住了。

通过两次“钓鱼执法”,美国人逮捕了日立和三菱公司涉嫌窃取商业机密的2名工程师,并以此为由派人入驻2家企业进行监管。

1986年初,美国裁定日本DRAM储存芯片存在倾销的行为,对日本征收100%的反倾销税,并签订了苛刻的《日美半导体协定》。

猜你喜欢

巴别晶体管硅谷
丽江青年作家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研讨会
一种特别的寻找现代人“存在”的诗意——评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
2.6万亿个晶体管
功率晶体管击穿特性及测试分析
天衣本非针线为巴别塔亦难通天
一种新型的耐高温碳化硅超结晶体管
从《巴别塔》看“东方主义”的概念及改变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意法半导体(ST)新款100V晶体管提高汽车应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