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密开国大典受阅飞行背后的故事(上)

2020-12-11张子影

党史纵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航校航空局乾坤

张子影

1949年10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与近30万各族群众一起观看了威武雄壮的开国阅兵式。当地面的炮兵分队和汽车坦克分队通过检阅台时,人民解放军空军的17架各型飞机依次从天安门上空呼啸而过,将阅兵式的气氛推向高潮。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次正式公开亮相。

稍稍了解一些解放军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人民空军正式成立的时间是在1949年的11月11日,也就是说是在开国大典一个月之后才正式建立的。那么,在人民空军正式成立之前,受阅飞行是由谁组织的?受阅飞行人员和飞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穿过那段尘封的历史,当年的一切,渐次清晰……

历史这只巨轮,有着它自己前进的方向,但有时轨迹的改变,只因一个细节的作用。

那一天是1949年的5月4日。

对于北平这样一个中国北方城市来说,5月是它一年中最好的时节,1949年的5月又格外不同。3月25日,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开始筹划着建立新中国的大计。所以,对于刚刚和平解放不久的北平人民来说,这个5月格外美丽,全城都沉浸在和平安宁的气氛中。

5月4日这一天,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开幕,毛泽东亲临会场做报告。这天午后,一些鬼鬼祟祟的黑影突然在北平南苑机场上空出现。不一会儿,一阵巨大的爆炸声轰响起来,刹那间,火光冲天,弹片横飞,人们凄厉地呼叫奔跑着,四下逃难。

负责北平防务的华北军区司令部很快查明,是国民党空军突然偷袭了北平南苑机场。国民党空军共出动了6架B-24型轰炸机,短时间内投下重磅炸弹30颗。这次对南苑机场的轰炸共造成4架飞机毁伤、196间民房倒塌、24人死伤的重大损失。

由于当时北平的防空体系尚不完善,人民解放军没有足够数量的有效雷达,国民党空军的飞机以超低空编队快速突防进入北平,在完成轰炸后又迅速逃离。一时间,北平城内人心惶惶。

轰炸发生后,时任军委航空局局长的常乾坤迅速赶到现场,面对满目疮痍的机场,看着被炸毁的飞机和死难的群众,他愤怒得眼睛都要滴出血来。

当天晚上,常乾坤指挥室里的红色电话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面色冷峻地立正回答:“是,是。明白。我马上到!”

半个多小时后,一辆吉普车在夜色里悄无声息地驶进中南海。下了车的常乾坤几乎是一路小跑着来到周恩来在中南海的办公室。

周恩来详细询问了南苑机场被炸情况。在听完常乾坤的汇报之后,站在窗前的周恩来转过身来,神情严肃地说:敌人太猖狂了,敌人的空袭,对刚解放的北平人民和我们党的领导机关造成了严重威胁。你们必须要提高警惕,认真做好防空工作。

此后不久,6月的一天,周恩来再次召见常乾坤,明确指示,在大批空军部队组建之前,迅速成立一支航空兵作战分队,以加强北平地区的防空力量。周恩来随即指示说:“你们抓紧时间研究一下具体问题,把能作战的飞行员调来,迅速组织起来,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

周恩来在这段话里,用了“抓紧时间”“迅速”两个词,常乾坤心里十分明白,加快建立人民军隊的空中力量,已经迫在眉睫。

常乾坤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学习飞行的人员之一,曾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1946年3月1日在吉林省通化正式成立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所航空学校,后人称之为“东北老航校”。当时按成立的日期给航校取了个代号——“三一部队”。开学典礼上,时任通化军区司令员的何长工代表中共中央、东北局讲话,宣布了航校领导的任职命令:通化军区后方司令员朱瑞兼任校长,常乾坤任副校长。5月航校迁往牡丹江后,由常乾坤任校长。

常乾坤和东北老航校的建设者们,克服了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在炮火硝烟的战争环境里把航校办了起来。3年多的时间,共培养出各类技术干部560人,其中飞行班5期126人、机械班4期322人、领航班24人、场站等保障人员88人。他们在此后的工作中,都成为人民空军建设事业中的骨干力量。

建立一支人民自己的空军,保卫和掌控祖国的蓝天,这是共产党人多年来的梦想。

1949年3月8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一间低矮的民房里的油灯亮到深夜。户外春寒料峭,室内却暖意浓浓,而更加热烈的则是涌动在人们心头的阵阵激情。这个晚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悉数到齐,听取东北航校校长常乾坤、政委王弼的情况汇报。

常乾坤向中央领导们详细介绍了在东北创办航校所走过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毛泽东兴致很浓,听得入神,即使暂时离开一下,也要常乾坤稍事休息,等他回来后再接着讲。当汇报到航校现有的飞机装备和数量时,毛泽东问:你们现有的飞机性能,能不能赶上我去重庆谈判时坐的那种飞机?

常乾坤回答说:现在飞机缺少零配件,都是拆东补西,飞机的安全系数还不是很高。

毛泽东又说:“很好,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今天办到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了准备工作,培养出一些种子。”他点着了一支烟接着说:等着以后我坐你们开的飞机。

大家都笑起来。

那个晚上,毛泽东一直在抽烟,他睿智的目光在灯光下闪耀着。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也神情专注,兴致勃勃,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和酝酿着创建人民空军的规划和蓝图。

在这次会议上,中央决定建立一个全军性的航空机构。

3月17日,中央军委电告四野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军委决定成立航空局,人员从东北航校抽调。

19日,中央军委又致电东北军区、四野:航空局长望由常乾坤、王弼两人中选一人担任,或由常、王二人分担局长、政委。

1949年3月30日,中央军委颁布命令,军委航空局在北平成立,任命常乾坤为军委航空局局长、王弼为政治委员,航空局暂编64人。这是在人民空军成立前,代行空军职能的过渡机构。

常乾坤从周恩来办公室直接回到航空局后,连夜组织人员起草建立防空作战分队的计划。考虑人选的时候,邢海帆的名字进入了航空局领导们的视野。

邢海帆,原名邢文卓,1916年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现为阆中市)。1937年他高中毕业那年,正逢国民党笕桥空军军官学校(简称笕桥航校)在当地公开招生。进入航校成为天之骄子,对每一个年轻人的吸引力都是可以想像的,再加上当时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这种情形下,血气方刚的邢海帆投笔从戎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年轻、受过良好教育、身体强健的邢海帆顺利入选,进入位于云南的空军笕桥航校第十二期学习。此后,邢海帆先后在成都、柳州陆军军官学校接受入伍训练,1939年到云南楚雄、昆明接受初、中、高级飞行训练。

由于国内的抗战进入了艰难的相持阶段,为加快培养中国空军飞行人员的步伐,国民党政府决定选派100名优秀的年轻飞行学员分两批赴美留学深造。1941年,经过层层筛选,邢海帆顺利通过了各项技术考核,成为首批入选者之一。不久,这批飞行学员乘船经太平洋赴美。

此时,战争阴云密布,太平洋上早已不太平。正当邢海帆等乘坐的客轮航行在南太平洋航线上时,收音机中传来震惊世界的消息:日军飞机偷袭了珍珠港。3天后,轮船途经夏威夷,邢海帆目睹了珍珠港被空袭后的惨状,战舰巨大的残骸与仍然在空中弥漫不散的黑烟令人触目惊心。

战争使人猛醒,战争更激起人们保家卫国的斗志。到达美国后,邢海帆抓紧一切机会刻苦学习、训练。尽管人在他乡,但他仍心系惨遭日本侵略者涂炭的祖国。一年之后,他以精湛的飞行技术和优异的理论学习成绩毕业,回到了日夜思念、灾难深重的祖国。回国后,因飞行技术好,他被分配到已迁至印度拉合尔的国民党“中国空军军官学校”任教。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转入反攻,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已转为全线守势。中国政府接受中国空军顾问、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司令陈纳德的建议,成立了中美空军混合联队,又称中美空军混合团,由1个轰炸机大队和2个战斗机大队联合组成。混合联队从司令部到各级指挥层都有相应的中美双方的指挥官。中美双方空军官兵并肩作战,参加对中印缅战区的日本侵略军的战略反攻,出击敌后,扫荡敌方海运与军事设施,屡获战果。

邢海帆积极要求参战,一年后,他被调至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三大队第二十八中队任分队长,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其间,他还曾多次去印度接收新购进的美式新型P-40N和P-51战斗机,并驾驶这些飞机飞越“驼峰”天险回国,使这些新装备能及时投入抗日空中战场。

此后,邢海帆又被调入国民党空军前线作战部队,亲身经历了许多次与日军的空中生死搏斗。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邢海帆参加过数十次对空、对地作战行动,先后驾机击毁日军20多个火车头,炸毁敌舰数艘,击落击伤敌机8架,获奖章、勋章多枚,并得到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团体荣誉勋章,被晋升为空军上尉。

这位英勇善战、满怀爱国赤忱的年轻人自然引起了共产党人的注意。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引导和影响下,邢海帆于1947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由于身份有所暴露,党组织派人将邢海帆与家人轉移到了解放区。

1949年5月4日国民党空军轰炸北平南苑机场后,为了加快训练战斗机飞行员的步伐,东北老航校专门在公主岭机场成立了P-51战斗机飞行训练队。考虑到邢海帆原来就是飞P-51的,中央军委航空局便调他去公主岭,让他恢复一下技术,之后又任命他为飞行训练队的主任,负责P-51的训练任务。

常乾坤对自己的这位在东北航校任教的下属是再熟悉不过了,立刻就在他的名字上划了圈,一纸命令发到东北。

得知上级要调自己去执行保卫北平的任务,邢海帆喜出望外,立刻回房间去打背包,当天下午就搭乘一架C-46型运输机从东北直飞北平南苑。同时被调往北平的还有另外7名飞行员,个顶个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飞行尖子。

与此同时,40名同样被优选出来的地勤人员也从各军区风尘仆仆赶往北平……

不久,东北航校第二期学员毕业,又补充了6名学员到北平。

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成立了。中队长徐兆文,政治委员王平阳。

飞行中队初期只有五六十人,以后扩展到一百五六十人;最初装备的飞机有10多架,最多时达30余架。尽管飞机数量有限,但每天昼间保持2至4架战斗值班。国民党空军一旦来袭,可以立即升空迎战。经过短期突击训练和各项准备工作,飞行中队于9月5日正式担负北平地区防空任务。

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会上,代表们作出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举行隆重的阅兵仪式,阅兵的总指挥由时任军委副总参谋长、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担任。

阅兵可以壮军威、振国威,激励军民斗志,扩大国际影响,激发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个意义,谁都明白。但对于身经百战的聂荣臻来说,参与组织阅兵还是平生第一次,这无疑给他出了个大难题,别说搞,就是见都没见过,接下来可怎么操作呢?无数的问题,一下子涌到了聂荣臻的面前。

聂荣臻如此,常乾坤又何尝不如是?党中央决定在开国大典上举行受阅飞行,并由飞行中队来承担这项任务。听到这个消息,飞行中队全体人员又高兴又激动,但是兴奋之余,人人都开始忐忑不安。受阅飞行依照什么规格?遵循什么标准?操演哪些动作?怎么办?飞行中队成立没多久,而此时距离开国大典举行,只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

开国大典《阅兵典礼方案》程序中的第四条是这样写的:

午后4时,在步兵分列前进时,飞机出现于阅兵台前上空,由东向西飞行,配合地面分列式。

算上标点符号,这段命令也只有41个字。但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一条命令,围绕着它展开的,堪称是开国大典上最传奇的故事。

此时离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不足2个月,即使是在今天看来,仅仅2个月的准备时间还是太短太短了。飞行中队在准备受阅飞行的同时,还要做好保卫北平的工作,而且从航空局领导到普通飞行员,谁也没有参加阅兵飞行的经验。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空中受阅,他们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困难。

首先是如何编队。

当时飞行中队的飞机装备,几乎全都来自缴获或者起义的国民党空军飞机,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飞行中队的全部家底,看一下飞行中队当时装备的飞机吧。

L-5型通信联络机是美国斯廷森公司生产的轻型飞机。该机1942年首飞,机长7.34米,翼展10.36米,实用升限4815米,最大时速209千米,最大航程675千米,总重量916千克。人民解放军缴获数架该型机后,曾用于校正高炮、雷达探测以及短途通信联络等。

PT-19型教练机是美国费尔柴尔德工业公司1939年研制的初级教练机。机长8.52米,翼展10.97米,机高3.20米,实用升限4660米,最大时速212千米,最大航程690千米。1948年人民解放軍在沈阳从国民党部队手中缴获该型机9架,使用至1953年全部退役。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也是在这一机型上开始她们的飞行生涯的。

C-46型运输机是美国寇蒂斯·莱特飞机公司生产的一种双发活塞式运输机,别名“突击队员”。1940年3月26日原型机首飞成功。该机机长23.30米,翼展32.90米,实用升限7470米,最大航程4140千米,最大时速424千米。

P-51型战斗机是由美国北美飞机公司研制生产的单翼轻型战斗机,绰号“野马”。1940年首飞。该机机长9.83米,装有6挺机枪,最大平飞时速628千米,实用升限9900米,航程1370千米,乘员1人。该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好、航程远、火力强等特点。1943年装备部队,共生产1.5万多架,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战果赫赫。

“蚊式”战斗轰炸机是由英国德·哈维兰公司研制的一种木质双发轻型战斗轰炸机,1941年5月首次试飞成功,当年9月投产。由于该机轻巧耐用,得到了“蚊式”的绰号。其最大时速611千米,翼展16.51米,实用升限10050米,机长12.34米,最大航程3500千米,总重量10092千克,装备4门20毫米航炮、4门12.7毫米机枪,另可携带907千克炸弹,乘员2人。

飞机老旧,型号多样,性能各异、速度不同,甚至就是同一型号飞机,飞行速度也不一样。如何把这些形形色色的飞机编到一个队伍中呢?

第二个问题是空地配合。

编队飞行与地面人员和车辆的列队行进是完全不同的,在空中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复杂程度都要大大高于地面。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地面队列配合空中进行训练,怎么办?

第三个问题是空中联络。

飞行中队的飞行员是不久前才抽调来的,他们来自各地,口音不同,对彼此的飞行习惯和空中应对方式还不熟悉,如何保证在空中有效迅速的沟通和联络呢?

第四个问题是飞行高度。

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在接受检阅时,怎么能让观礼的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们抬头就能看见飞机呢?不能太高,高了会看不清;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一方面声音干扰大,另一方面是飞机速度快,转眼就飞过去看不见了。那么,飞机在空中编队采用什么高度才比较合适呢?

第五个问题是受阅时是否带弹。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形势。

此时,在中国的南部、西南和西北,解放军与国民党残余势力的战斗仍在继续。南苑飞行中队担负着北平防空的任务,必须高度防备国民党军的空袭。当时国民党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员夜间起降能力比较差,也就是说,以最近的由国民党控制的机场到北平的空中距离计算,如果其飞机想要在天黑前返场回基地,轰炸就必须在午间前完成。之所以将开国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3时,也有不得不考虑应对国民党空袭的因素。如此一来,就提出了受阅飞机是否带弹这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选谁来飞。

接受了参加受阅飞行的任务,飞行中队人人都激动万分,大家踊跃报名,个个都渴望自己能被选中参加。但是,飞机有限,加上还要执行地面任务,肯定不可能所有人都被选上。经过讨论,组织上定下了两条标准:第一条,飞行技术要过硬;第二条,政治上绝对过关。当时,飞行中队不少飞行员是从国民党空军起义过来的,他们年轻、技术好。经过一番考量,从中选出相当一部分受阅飞行员。

在这些受阅飞行员中,方槐和安志敏是长征结束后就被选派到新疆学习航空的老红军干部。林虎、孟琎、姚峻、王恩泽、王洪智等,则是从八路军、新四军中被选派出来,由东北老航校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飞行员。总领队邢海帆,以及赵大海、谢派芬、毛履武、王玉珂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空军飞行员中发展的地下党员。党组织一声号令,这些共产党员就按党组织的要求适时驾机或者从地面历经艰险归队。

而刘善本、杨培光、谭汉洲、阎磊、任永荣、徐骏英、杨宝庆、杜道时、邹耀坤等则是国民党空军飞行员中的有识之士,他们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在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大好形势的鼓舞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先后驾机起义。他们的行动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的胜利进军。

只有王延洲、邓仲卿的情况比较特殊。

王延洲是1946年4月20日驾驶国民党空军L-5型飞机迷航,在解放区河北清河县境内被民兵抓获的。当时我党的方针政策是“来者欢迎,去者欢送”。经反复考虑,王延洲将写好的决心书呈交给解放军部队领导,表示愿意留在解放区为人民服务。

在北平和平解放前,邓仲卿就与共产党地下组织时常联系。地下党组织觉得他为人正直,能明辨是非,实际上已经站到共产党这边了。一天,国民党空军通知邓仲卿到司令部运输处拿飞机票,和家属一起乘飞机撤离大陆。当天晚上,地下党组织派人将邓仲卿隐藏起来。北平解放后,邓仲卿参加了刘仁领导的北平城市工作组。4月,他到东交民巷华北军区航空处报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作为国民党空军起义人员,杨培光能够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背后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国民党空军轰炸南苑机场后,时任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的方华向聂荣臻写报告,请求批准参加驾驶P-51的飞行训练,得到聂荣臻的同意。不久,方华受命前往公主岭机场,进行相关的训练学习。6月28日上午,他结束了早上的飞行训练,离开飞机由滑行道北侧向南横行穿过滑行道,一边走一边还在阅读P-51飞机的操纵讲义。

此时,杨培光正准备操纵P-51飞机从机场滑行道返回机库。由于机械主任田杰和杨培光均未能注意飞机前面已拿去轮挡,杨培光一推操纵杆,飞机即向前滑行20米左右。待方华发现飞机向自己滑来时,已来不及躲避,当场被螺旋桨打中,不幸牺牲。

鑒于当时双方身份的特殊性,又是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前,此事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方华的牺牲令人痛心,许多干部、战士激动之下,言辞激烈,甚至有人说这是阶级报复。当时东北老航校以及军委航空局领导头脑冷静,亲自驾机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发现,P-51战斗机起落架是后三点式的,即前面两个大轮胎,后面一个小轮胎,在地面滑行时飞机抬着头,不便观察,以至于在地面试车时要专门发“离开螺旋桨”的口令,才准于起动。由于当时一些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因此,航校党委在听取群众意见、冷静思考后认为,这次事件不是政治性的,是飞行组织不严,飞行员马虎大意、观察不周造成的,属于偶然误伤致死,把事故定性为行政责任事故。据此,决定给杨培光撤销行政职务的处分,同时保留其飞行资格,鼓励他继续做好工作。此次事故后,对杨培光能否参加受阅飞行的问题,军委航空局还专门给中央军委写了请示报告。后经周恩来批准,让杨培光参加受阅。

作为具体负责的领导,常乾坤为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废寝忘食。前面的几个问题,可以通过训练和指导逐步解决,但飞行高度的问题十分专业,以什么标准来执行呢?毕竟组织空中阅兵,从军委领导到航空局,谁也没有经验。在当时支持我们的国际共产主义国家中,苏联举行过红场阅兵。如何能借鉴他们的经验呢?

机会来了。

8月的一天,常乾坤带着方槐和安志敏来到聂荣臻的办公室,将航空局拟出的受阅飞行的初步方案向聂荣臻进行汇报,当时在座的还有一位苏联空军中将。汇报完工作后,聂荣臻特地交代:你们几个留下来,陪苏联空军将军吃烤鸭。

外焦内嫩、色泽金黄的烤鸭,是中国菜品中独树一帜的极品。烤鸭上桌了,苏联将军吃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席间气氛融洽。这时,方槐凑到聂荣臻跟前说:“聂副总长,我有个问题要请示:飞机通过天安门的高度怎么确定?”

聂荣臻指着苏联空军中将说:“这个问题你请教他!”

苏联空军中将马上说:“要根据各型飞机的下滑率来确定飞行高度。也就是说,万一飞机发动机在飞行中停止工作,飞机能够滑翔到不伤害人的地方就行。”

这一顿烤鸭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为保证受阅飞行编队能在短时间内承担检阅飞行任务,从9月2日开始,飞行中队在南苑机场投入紧张的飞行训练。

这一天,邓仲卿驾驶“蚊式”轰炸机起飞离地时,飞机右轮胎突然破裂,机身一度偏斜。邓仲卿凭借熟练的飞行技术,仍然操纵着飞机飞了起来。

飞机升空后,邓仲卿发现右轮胎破裂后卡在起落架舱前,使右起落架收不到位,也放不下来。在多次采用紧急放轮处置办法后,终于将起落架放下。着陆时,邓仲卿急中生智用力向左压驾驶杆以左轮胎着陆,因此飞机落地后保持正常滑行了约600米。但速度放慢后还是失去平衡,冲出跑道右侧约50米。事故造成飞机螺旋桨弯曲、机身开裂、起落架损坏、飞机右翼和尾部撞坏、机枪压弯,所幸的是邓仲卿没有受伤。

事后,机械人员在破轮胎上发现了炸弹的弹片。华北军区航空处总结这次飞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南苑机场后,跑道上留下的弹片没有清扫干净,右起落架轮胎是碰撞弹片后爆破的。为此,华北军区航空处发动群众对机场跑道、滑行道进行了认真、全面的清扫,清除了不少隐患。同时,飞行中队也在每次飞行前都对飞机做认真检查,尽可能发现和排除存在的问题,较好地保证了受阅飞行训练的顺利进行。(题图为开国大典上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的空军飞行编队)(待续)

(责任编辑:徐嘉)

猜你喜欢

航校航空局乾坤
浅谈航材检验标准
中国人民航空事业的摇篮
碗莲
44家涉事外航全部进行整改 40家已完成
44家涉事外航全部进行整改 40家已完成
某航校推行绩效管理改革研究
走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1946·骡马·飞机·白山黑水
山路乾坤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