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扶贫搬迁新社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2020-12-11袁琳
袁 琳
(中共旬阳县委党校 陕西旬阳 725700)
近年来,旬阳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总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调节、多元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原则,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斩穷根”,积极探索扶贫搬迁新社区管理模式,形成了城镇社区网格化、农村“158”村域治理的管理模式。
基本情况
我县抢抓机遇,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大力实施扶贫搬迁工程,对全县移民搬迁户家庭情况、搬迁意愿进行了精准的摸底,做到“以户定建、以人定面”。新社区管理依托党支部,以“爱民、便民、安民”为工作宗旨,以社区共建为纽带,以居民满意为标准,不断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职能、提升社区服务。截至2019年6月,旬阳县已建成社区306个,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100户以上社区达65个。新社区居民总体呈现“两多两少”的显著特征,即老年人多、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多,党员人数少、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少。
主要做法
建强组织,党建聚合力。社区积极推进党支部组建工作,按照“移民搬进来、机构建起来、服务跟上来”的要求,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按照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突出“家”文化理念,按照党建引领,建强支部核心堡垒,逐步探索形成全区域统筹、多方联动、各领域服务的移民搬迁社区基层党建新路径。
精准谋划,就业促发展。树立“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的工作理念,全面落实“一区一策、一户一法”措施,推行“先业后搬”,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增收。一是在社区成立劳务扶贫服务有限公司,有班底组织精准摸底、订单培训、派遣就业、跟踪服务。二是充分利用社区各自优势,与用工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有载体承接贫困劳动力。三是兴办社区工厂,吸纳闲置、残弱劳动力就业,有平台解决剩余劳动力。四是盘活社区资源,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综合管理,创新推融合。创新管理模式,社区根据现实情况,灵活推行“居住地管理人和房,户籍地管理地和林”的“双重管理”手段,将社区居民全部纳入网格管理系统,以小区为依托,以单元网格为载体,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实现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社区各项管理职能的服务化、网络化、效能化。
存在问题
治理难。扶贫搬迁新社区基本是由一个镇、几个镇或邻近县区跨区域安置移民组成。一方面,随着旧房腾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由分散型转为密集型居住模式,原来的村镇区域界线被打破,社区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出现了人员流动、居民管理、社区服务、环境卫生、矛盾调和、就学就业就医等许多新问题,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社区经费、办公经费、工作人员的工资来源主要靠财政预置和财政拨款,社区没有固定收入。部分乡镇社区除物业管理人员有工资待遇外,其他人员均属志愿服务,待遇无保障。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小区绿化、亮化投入较大,但相应的配套资金数额较少,政府、企业负担较重。支部活动无阵地,许多活动无法组织起来。因此在社区管理和长远发展上有很大困难,存在许多问题。
融合难。随着移民搬迁集中安置接近尾声,贫困户迁入安置点,在完成农民到居民的身份转变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区域的人口居住在一起,他们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原有维系村民的地缘纽带被打破,血缘关系、家族观念逐渐被淡化,邻里之间交流障碍增多,思想保守,缺乏信任,城镇化的社区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对老百姓来说很陌生、很新鲜,由此产生一定矛盾,导致居民没有归属感,而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却很难得到改变。
生活难。搬迁居民大多来自农村,过去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基本的生活资料消费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需要花钱。而来到新社区,他们失去了长期赖以生存的土地,城镇的消费水平较高,生活成本加大,加之没有技术专长,以及年龄、文化水平等原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部分贫困户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意愿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由此带来自身经济方面的压力。甚至个别居民提出想搬回原建地生活,贫困户依然是社区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服务难。笔者在调研走访目前全市最大的“千户万人”移民安置小区——四海逸家社区过程中,管理人员反映,虽然目前我县已放开户籍制度,但大部分居民户口仍留在原籍地,“进城不离村”现象普遍存在。因此社区只能管理人和房,许多惠民政策无法落实。以合作医疗为例,户籍在社区即可在社区或网上完成一系列缴纳、报销程序,十分方便快捷,相反户籍未在社区,按要求须回原户籍地缴纳,后续的报销、结算都会很麻烦。另外,根据政策我县按照户籍地划分学区,户籍未转入社区的居民,其子女上学也会产生一定有困难。
对策建议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在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是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主体,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把每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目前社区党员数量少,党员占比不足0.016%,因此,可根据现实表现情况,深挖社区优秀党员资源,扩大基层党组织队伍,有效推进社区基层党建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打通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建设,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和内生动力。从搬迁户中选举“两委”班子,加强党员干部与非党员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结对共建,发挥各自优势。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扶贫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加强社区软环境建设,应从完善社区内的各项基础配套设施着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让群众搬得省心、住得安心、生活得舒心。一是改善社区卫生、美化社区环境。安排专人定期对社区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给居民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二是加强社区治安建设。不同时段对社区各个区域开展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定期组织安排社区居民开展各类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居民安全意识。三是扩建公共活动空间,解决支部活动无阵地的问题,在社区修建休闲文化场所,设立老年活动中心、儿童游乐场所、文化室等。四是加强文化建设,经常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认同感和凝聚力。
强化服务意识,实现惠民便民利民全覆盖。一是落实“八到户”工程,即政策宣传到户、底子摸清到户、项目落实到户、技术培训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实施到户、信息传送到户、干部包抓到户。二是积极发挥社区支部委员、志愿服务队、网格员的作用,发现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居民的难点问题和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及时协调各类矛盾。社区每年可列出几件要为群众解决或开展的重点事情,组织居民协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三是建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将医疗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方便群众。
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政府在社区建设上起主导作用,社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社区建设的进程。在财政上,县镇应给予财政支持,拨款及时到位、专款专用,减轻社区财政压力。当前城镇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在1800元左右,乡镇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由物业承担,远低于县级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因此应保证社区工作者队伍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逐步提高社区员工工资待遇。在政策上,政府应向乡镇社区倾斜,强化政策保障、政策引导,鼓励、支持社区主动向社会筹集资金,用于社区管理,督促社区减少各项不必要的开支。
扩大就业渠道,切实解决搬迁安置户的后顾之忧。一是推动搬迁群众就业意愿,转变就业观念,确保每户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二是加强对全体扶贫搬迁群众的就业指导和定向性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确保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群众至少接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变剩余劳动力为专业技术工。三是全面落实“一区一策、一户一法”的增收措施,增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能力,增加经济收入。四是落实就业补助政策,对于参加技能培训、积极就业群众和产业大户进行补贴和奖励。五是结合地方实际,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大力推进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