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软弱围岩新奥法施工技术分析

2020-12-11刘中文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工法围岩隧道

蒋 帆,刘中文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桥梁、隧道等工程逐渐增多,根据我国隧道修建情况分析可知,其属于资金技术双密集型项目,即投资大、施工技术要求高,这主要是由于隧道属于地下工程,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等特征,因此合理开挖支护十分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新奥法已经成了我国山岭隧道的主流工法,尤其是在遭遇软弱围岩时,通过超前支护方法的应用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自稳能力,保证后期开挖作业的顺利实施。同时,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方法的应用,为围岩变形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文章主要围绕新奥法施工技术要点展开详细分析。

1 我国隧道工程修建情况

我国是一个多山岭国家,传统公路建设以盘山绕行为主,但是此类公路线路相对较长,相应的,车辆损耗、油耗较大。基于现代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山岭隧道修建成为可能,且施工效率、成本均有所保障,其可大幅缩短公路线路、加快行车速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公路隧道里程达1896.66万m,其中,特长隧道、长隧道里程持续增加,此类隧道对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隧道工程的主流施工方法为“新奥法”,其改变了传统的将围岩完全看作是荷载来源的观念,充分利用围岩自稳能力完成开挖作业。2015—2019年公路隧道里程统计表如表1所示。

表1 2015—2019年公路隧道里程统计表

结合相关理论与工程实践分析可知,隧道施工必然扰动原状土,引发地层变形,尤其是一旦遭遇软弱围岩,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由此,“新奥法”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新奥法施工原则可归纳为如下:超前探测、超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早支护、勤量测。在隧道施工初期必须实施超前探测工作,判断围岩稳定性,通过超前支护的方式,将围岩纳入支护系统,即锚杆、混凝土、隧道围岩三位一体,共同承载山体压力,同时通过监控量测工作的实施,全面控制围岩变形。为保证隧道作业的安全、高效完成,文章着重围绕隧道软弱围岩新奥法施工技术的运用展开分析。

2 隧道软弱围岩新奥法施工技术方法

隧道工程作业中,软弱围岩段开挖是一大重难点,软弱围岩经扰动后极易出现较大变形,甚至引发坍塌事故,新奥法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具有关键意义,也是文章分析的重点。

2.1 软弱围岩变形特征

软弱围岩主要指受到外界荷载作用,极易出现明显塑性变形的岩体,自稳能力十分差,具体分类如图1所示。

图1 软弱围岩分类情况

在软弱围岩区域修建隧道,多数会出现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变形较大的问题,且不同种类的软弱围岩工程特性存在差异,无法一概而论,给隧道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可将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归纳如下:(1)掌子面水平位移;(2)掌子面前方围岩下沉;(3)洞壁收敛变形,包括拱顶下沉、边墙位移等。由此,在进行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时,必须重视围岩稳定问题,合理采用新奥法,保证项目顺利、完全完工。

2.2 新奥法施工技术要点

结合实践分析可知,新奥法的核心在于“保护围岩”,基于这一原则,根据围岩稳定性、施工条件等,灵活选择开挖方法、辅助工法等,新奥法基本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新奥法基本施工流程

隧道软弱围岩新奥法施工技术要点可归纳如下。

(1)设计施工一体化:隧道软弱围岩新奥法施工时,必须将设计、施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设计工作分为两部分,一是合理掌握围岩、隧道环境情况,合理确定隧道支护、开挖以及二次衬砌方法等,具体如图3所示;二是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不断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由此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图3 新奥法设计程序

(2)合理选择开挖方法:根据隧道围岩条件、施工安全要求,做好技术经济性分析,合理确定施工方法,不同方法的围岩适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开挖方法的围岩适用情况

(3)科学确定开挖辅助工法:软弱围岩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环境相对较差,极易出现围岩松动、坍塌的问题,辅助工法的运用十分关键。主要分为以下三种:①稳定掌子面的辅助工法,此类工法主要有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等,软弱围岩开挖施工掌子面极易出现剥落、局部坍塌的情况,通过超前支护可有效增强岩土体稳定性,及时封闭掌子面上裂隙,保证掌子面可较好自稳;②控制地表沉降的辅助工法,包括药液压注法、地层冻结法、垂直锚杆法等,切实保证地层稳定;③改善掌子面上部围岩的辅助工法,包括管棚超前支护、水平高压旋喷法等,可用于塌方地段、软弱破碎岩体加固施工,防止围岩松弛。

(4)全面落实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岩体情况:隧道监测项目如表3所示,切实保证围岩变化处于可控范围内,使整个隧道开挖作业安全可靠。

表3 监控量测

(5)做好隧道防水排水工作: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一些坍塌事故的产生,与水的存在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开挖支护施工中,应处理好地表水、衬砌背后的水、地下水等,二次衬砌施工风险分析图如图4所示。根据图中各项风险分析可知,除了施工操作不当所致的安全事故,水害是最大的威胁,在隧道实践中必须合理运用好排、堵、截、引等处理措施,切实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图4 二次衬砌施工风险分析图

3 隧道软弱围岩新奥法施工技术应用实例

文章主要围绕陡岩村隧道工程中新奥法的应用情况展开详细分析,具体如下。

3.1 工程概况

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项目TJ6标段标段全长7.627km,陡岩村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设计,全长2648m,该隧道由TJ6标和TJ7标各施工半座,该标段施工进口端段(建水端段),半座长1321m。该隧道左右线进口端均无明洞设置,采用端墙式洞门。在该标段施工的半座隧道内共有4个人横洞、1个车行横洞(Z5K60+281.214)和2道紧急停车带(左右洞各1道,分别为Z5K60+281.214,长50m;K60+260,长100m),陡岩村隧道进口端工程量如表4所示。

表4 陡岩村隧道进口端工程量

3.2 围岩情况分析

该项目隧道主要围岩等级为Ⅲ、Ⅳ、Ⅴ级,隧址区地质主要表现为多数地表为残积层、部分坡积层或残坡积层,洞顶以上为强风化及全强风化为主,部分中风化;Ⅳ、Ⅴ级围岩地段岩石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对隧道开挖不利;Ⅲ级围岩地段岩石完整,围岩稳定性较好,对隧道开挖有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活动地裂与地震,其次为岩溶、潜在不稳定斜坡和危岩落石等。施工中补充地质勘探,Z5K59+821~Z5K60+203m、K59+760~K60+199m调整为V级围岩,其余暂不调整。

3.3 新奥法施工的应用

该项目隧道修建采用新奥法原理,按信息化动态设计与施工技术流程进行作业,具体如图5所示。经由综合分析,该隧道初步确定洞口V级围岩浅埋段洞身V级围岩段均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对于洞身V级围岩段较差的软弱围岩同时辅以φ108×8长6m无缝钢管作为锁脚加强;洞身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台阶长度5~15m;洞身、Ⅲ级围岩段采用两台阶法或全断面法。隧道施工采用超前长管棚、小导管支护方法,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筋网+C20喷射混凝土+钢拱架,浅埋段、V级围岩段及时施作二次衬砌(C25),确保围岩承载能力良好。

图5 信息化动态设计与施工技术流程

3.4 关键施工工序与要点

(1)开挖施工:该项目隧道采用挖掘机+人工开挖方法,不爆破,每个循环进尺0.5~1.0m,采用长管棚、加密小导管超前支护;完成开挖后,及时进行钢支撑施工,并喷射混凝土;完成初期支护后,尽快浇筑仰拱二次衬砌混凝土,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扰动较小。

(2)支护施工:该项目超前小导管采用双层钢管,初期支护采用锚杆+钢筋网+混凝土喷射+钢拱架,切实保证围岩稳定可靠。

(3)仰拱施工:该项目仰拱每环施作1~2m,及时封闭成环,仰拱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做好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达标后方可进行下一循环作业。

(4)超前地质预报:该隧道采用TGP206、LTD2100分别进行长期、中期地质预报,分别预报120m、20m,以及采用超前水平钻孔预报5~10m,这三种预报方法互相验证,超前水平钻孔可直接揭示地层岩性、构造以及地下水情况,用于不良地质段效果显著。

(5)围岩监控量测:监控量测是隧道设计、施工方案优化的重要依据,该项目拱顶下沉、周边收敛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初期拱顶下沉变形较大,随着小导管注浆硬化后,围岩变形逐渐得到控制,拱顶下沉、周边收敛逐步稳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公路隧道规模持续扩大,相应出现的遭遇软弱围岩等问题也越来越多。根据实践情况分析可知,软弱围岩下开挖作业极易出现失稳、坍塌等问题,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应用新奥法在保证山岭隧道安全、高效作业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在隧道工程项目实施中,新奥法施工应落实信息化动态设计与施工,严格根据项目围岩等级、周边环境与施工条件等合理选择开挖、支护方法,同时需落实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工作,为实际作业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可根据相关监测结果合理调整工法,保证项目高质量、安全落实,获得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工法围岩隧道
预制内隔墙板板优点及工艺工法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超前预加固适用性研究
沉井压沉工法施工技术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MJS工法与冻结法结合加固区温度场研究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