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市场调研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0-12-11高明
高 明
(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410)
0 引言
市场调研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和起点, 与企业各项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市场调研课程是高职院校经管学院普遍开设的一门应用性及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 课程系统介绍市场调研的理论及实践技能,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调研的方法、 查阅资料的方法及具备分析调研数据的能力. 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教什么, 学生被动学, 没有形成学生主动学习、 勇于探索的教学环境, 甚至很多学生认为市场调研课程和专业相关性不强, 缺乏学习兴趣.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简称OBE)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1], 其倡导“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等理念, 原则是“关注最终成果意义的清晰度, 拓展机会并支持学习成果, 对所有学生赋予高期望, 从终极学习成果反向设计”. 为改善市场调研课程教学效果, 在相关研究基础上[2-4], 将OBE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市场调研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首先明确学生通过市场调研课程学习后能够完成的学习成果, 再根据确定的成果反向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成果并进行考核评价. 通过教学改革目的是让学习过市场调研课程的同学, 学习有所“产出”, 并且有能够实际“带走”的能力.
1 市场调研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培养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成果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传统的市场调研教学理论内容安排教学, 课程培养目标虽然考虑了教学内容完成后, 学生的素质、 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实现的目标, 但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调研的理论知识, 没有根据行业和企业对市场调研人员的能力需求确定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后所获取的最终学习成果, 即学习后所获得的最大能力. 因此, 在传统的课程培养目标指导下, 学生可能会熟知市场调研问卷设计的要求, 但是却不会动手操作调研问卷的编码和录入; 熟知实地调研的各种方法和特点, 却不知道如何通过拦截访问调研; 熟知数据分析的原则, 却不知道使用统计软件如何对调研问卷进行描述性和推断性分析. 市场调研实践能力的缺失, 使得学生对于市场调研课程没有兴趣, 也没有从事调研工作相关岗位的信心.
1.2 以教师为中心的单边讲授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市场调研课程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课堂教学主要依靠教师使用教学PPT进行单边讲解, 学生作为客体只是被动地聆听教师讲解,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动画、 视频及应用案例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这些辅助性教学方法穿插在时间较长的理论教学中, 只能暂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 单边讲授的授课形式默认学生具有相同的认知能力, 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差异. 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很难激发学生课后主动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并进行调研实践的热情, 所有这些弊端都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有限.
1.3 终结性考试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市场调研课程大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作为一次性终结考核, 考核评价主体为教师. 考试内容局限在100分的试卷中, 通过传统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常规题型考核学生对市场调研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种考核方式缺少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动态检验, 忽视了过程性考核方式对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持续改进作用, 对于市场调研课程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都没有涉及, 无法有效反应学生真正的学习成果.
2 基于OBE理念的市场调研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2.1 基于学习产出, 修订课程培养目标
基于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 达到的能力, 反向设计课程目标课程体系. 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成不同的阶段, 并确定出每阶段的学习目标, 这些学习目标是从初级到高级, 最终达成顶峰成果. 这将意味着, 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将用不同时间、 通过不同途径和方式, 达到同一目标[5]. 在OBE理念的指导下, 市场调研课程改革需要对相关调研企业和毕业生工作岗位进行调研, 充分考虑企业相关岗位对于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的要求, 基于学生学习产出重新修订课程的培养目标. 根据市场调研实际流程和学生学习进程, 将其课程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上, 实现学生学习成果和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有效对接,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完成各项阶段性学习成果, 最终具备课程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能力, 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培养目标、 能力目标及学生学习成果
2.2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OBE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市场调研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每名同学都能真正融入到课堂, 主动参与知识点的学习和应用.
(1)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学习小组, 每组3~5人, 各小组推选1名组长. 对组长进行培训, 要求组长知晓每次课的学习成果要求, 组长要配合教师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 带领小组成员完成学习成果评价以规避个别同学学习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 沟通、 表达等综合能力, 培养学习小组组长组织协调等领导能力.
(2)通过教学成果反馈的信息, 根据已经明确的阶段性学习成果, 在教学平台提前上传学生需要预习的理论知识和上课时教师要精炼讲授的内容. 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 自主学习和实践.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教中学, 在学中做,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各学习小组通过案例分析、 交流讨论、 实践操作、 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完成每个教学成果, 掌握相应的岗位技能. 具体实践过程中遇到不清楚的问题, 要求学生自己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改革后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3)利用在线平台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个性化教学要求老师准确把握每名学生的学习轨迹, 及时把握每个人的目标、 基础和进程. 按照不同的要求, 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5]. 高职学生生源差异显著, 学生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 需要不同时间和方式实现课程要求的学习成果. 课堂教学中, 教师除了引导不同层次学生逐渐取得进步外, 还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学习状态. 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建立基础理论、 教学案例、 教学视频、 学生成果展示、 市场调研拓展知识等不同模块, 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料为每名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 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鼓励每名同学经过主动思考完成学习成果.
2.3 改革考核方式, 体现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构建教师评价为主, 学生评价为辅的多元评价机制, 加大学习成果考核成绩比重, 实现评价过程全面化、 动态化和公开化. 学生期末最终成绩=学习成果考核成绩×60% +终结性考核成绩×40%, 学习成果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有效结合, 充分体现OBE理念的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
(1)学生学习成果考核
学生学习成果成绩由表1中各阶段性学习成果按照权重汇总得到, 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性学习成果完成后, 及时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并公布成绩. 对于学生来说过程性成果考核是一个阶段学习成果的总结和评价, 同时也是下一个阶段学习的开始. 实时公布学习成果成绩的动态考核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持续改进, 同学们通过总结这一阶段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调整学习状态, 以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
每个阶段性个人学习成果成绩=70%×教师评价成绩+30%×小组成员自评成绩. 教师根据各学习小组学习结果(提交的学习成果专业性、 创新性、 总结汇报和态度、 仪容等职业意识)形成教师评价成绩. 各学习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综合考虑过程(责任心与态度、 团队精神和配合、 讨论与交流、 参与意识)和结果(个人承担任务完成情况、 团队意识和配合、 个人现场表现), 对小组成员进行赋分, 形成小组成员自评成绩. 学生参与评价可以培养他们自我评价能力, 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个性化优势.
(2)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 考查学生对市场调研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是权重调整为最终考核的40%.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终结性考核贯穿了市场调研理论知识的应用, 经过实践检验, 终结性考核40%的比重比较合理.
3 结语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规划纲要精神, 为实现市场调研课程内涵创新发展, 改变传统课堂的教与学, 将OBE理念融入到市场调研课程中, 从学完课程后学习能够带走的能力即学习成果出发, 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反向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勤于思考、 乐于实践及勇于创新, 并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实现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 经过教学改革后, 市场调研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市场调研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学生除了课堂上积极和教师互动, 课后主动查阅相关学习资料, 提交的各项学习成果质量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调研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和应对未来相关工作岗位职能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