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意象”在陶瓷山水画中的集中体现

2020-12-11罗成楠

陶瓷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观者山水画山水

罗成楠

(罗成楠粉彩山水工作室,景德镇,333000)

1 陶瓷山水技法中的意象表达

中国传统的国画山水技法一直是独树一帜的,而将这种传统的国画技法运用到陶瓷山水画的创作当中,会更加能够体现山水的意象表达。而传统的水墨画法运用于陶瓷的绘画当中,其也基本延续了国画的勾线、皴擦以及设色等步奏。除了这些基本的创作方式外,还加入了一些例如泼墨等的新颖创作技法。无论是传统的装饰手法,还是新颖的装饰手法,这些装饰技法都是表现山水意象的重要途径。

所以,合理的运用这些技法不仅能够有效的表现绘画的精神内涵,还能够对意象有个集中的表现。例如是勾线这一最为重要的创作步骤,就是对线条的勾画,由于勾线比较直接,所以职能勾勒出物体的轮廓。在陶瓷山水画的创作当中,勾线的应用只能简单的描绘物像的外围形体,不能详细的勾画出山水画的细节。而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是重意而不重形,简单的笔墨泼洒反而能够体现山水景物的抽象美,很好的融合了山水意象的审美情趣。而例如点这种基础的技法,这种方式不仅是为了渲染画面的笔墨感,更加是为了展现山水的生机,为艺术作品融合艺术家自身的情感。艺术家在运用点的同时,更加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精巧作用,通过运用这种灵活的绘画技巧,除了表现作者情感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提升作品的山水意象寓意。

2 陶瓷山水画构图中的意象表达

意象山水追求的正是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而传统的山水画法注重意象,而不注重形式,而构图布局正是艺术家表达意象的核心关键。当代陶瓷山水画在构图的初期就要尝试运用山水意象这一概念,艺术家只有通过对画作的构图布局,展示自己的创作意图以及艺术情感,从而表达艺术内涵。传统国画中的水墨山水画,其构图布局的基础是对立融合。艺术家通常为了把控整体构图的和谐,在突出局部构图对立的同时,又突出作品的重点以及虚化不重要的部分。而画作当中每一个部分都是有其用意的,无论是核心重点,还是画作当中其他不可忽视的虚化部分,对画面的整体表达都是极其重要的。

图1

图2

图3

2.1 陶瓷山水构图中的主宾

陶瓷山水画一般都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的主体还会要有宾体。作品当中的主宾关系一定是要以主体为核心。所以陶瓷山水画中的主体,一般是作为吸引眼球的存在,一般陶瓷山水作品的主体会显得深重且高大夺目。而宾体则是衬托、点缀或者直接存在于主体中的存在,起到加强主体的吸引力的作用,并且宾体也会有自己独特的美感。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还需要依据器型的不同来规划宾与主的布置。通常艺术家在创作的初期,会依据写生或者脑海中的主题,然后根据自身的情感表达,将主体的位置设计好,确保于其位置处于陶瓷的合适位置,不会放在过于中心或是偏离中心太多的位置,放在正中心这样看起来不会过于呆板,太偏离又会过于弱化主体地位。所以根据主与宾的对比,来确定宾与主的位置关系,同时让宾体的矮小突出主体的高大。控制好这种主宾关系,陶瓷山水画就能更加容易做好对比,在视觉感受以及思想境地上掌握核心和强化核心,形成让观者舒适的美感。

2.2 陶瓷山水构图中的虚实

中国传统的绘画创作中,虚与实的关系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想来都是注重具象美与抽象美的融合,而这也正能符合传统国画画理中山水意象的思想观念。好的山水意象能更好的满足观者欣赏山水画汇总的水墨韵味,更加能让观者进行无限想象。让观者产生联想的同时,还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境遇产生创作的意象以及联想。而陶瓷山水画中,如何体现虚实的变化,是可以通过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墨色重的地方为实,墨色浅的地方为虚。在创作陶瓷山水的时候,需要时刻保持虚实相间的原理,做到虚实相互映衬的方式,这样才能体现出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和韵味,才能描绘出更加高级的山水意象。而将虚实的穿插互破合理运用,才能让观者有艺术境界上更深层次的思考,才能呈现出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内涵。

2.3 陶瓷山水构图中的藏露

中国传统的文化较之于西方的文化相比,更加的含蓄。而含蓄是因为中国五千多年的深厚文化积累,形成了一种低调、礼仪以及修养。通过艺术家含蓄的表达,通常能够更为直接的表达作品的内涵,让观者陷入深思。传统的山水画也正是这种含蓄的艺术,太过于表现太过于程式化的山水是经不起细看的,是难以让观者产生更为生层的思考的。所以在山水画意象的构建当中,是需要艺术家保持藏露的构图意识。通过更为精妙的藏露方式,使得艺术品能够形成更为高超的意象空间。就好比是画一座山,艺术家不能就简单的表现山的外在容颜,要学会通过树木、云雾、石头等将山的巍峨进行烘托。通过云雾对山的藏匿,露出险峻或是平坦的山体,让观者有种神往的观感,形成更为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理念的山水意象。

2.4 陶瓷山水构图中的取舍

传统的陶瓷山水理念,不会将实际的景物还原于作品之上,一定会有相应的艺术加工以及取舍。山水意象的出现,是融合艺术家自身的情感于作品当中,从而进行艺术创作。好的自然景物具有优劣之分,陶瓷山水画的篇幅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将原有的物像还原于作品之上是不可能的,不但篇幅受限,更加会将作品创作的过于平庸。所以艺术家会经过自己脑海中的思考,对景物进行取舍,将自然界中的好的景物提炼出来,对意象的部分进行主观创作重新加工整合,最终创造出独一无二,兼具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的优秀作品。所以艺术家在陶瓷山水画创作之时,就算在同一处的风景当中,不同的艺术家会采用不同的取舍,将原本同一样的风景创作于作品上,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艺术品,这也正是中国绘画的精妙所在。然而,抓住这种取舍的关系,一定是不能盲目的,一定是要合情合理合乎自然规律的。所以艺术家在创作陶瓷山水作品的时候,要学会保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良好画理。

3 山水意象的情感表现

陶瓷山水画中意象山水的运用,实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创新形式,更加是要求艺术家在进行陶瓷山水创作的同时还需要了解陶瓷材料的特性。艺术家通常需要把握陶瓷材质的性能,例如釉料以及瓷坯的特性,从而在创作陶瓷绘画的时候把握山水意象的技巧和思考。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陶瓷绘画材料,例如海面、甘蔗渣等都可以将其运用到陶瓷山水画的创作当中。不同的材质,可以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绘画效果,创作出意向差别巨大的绘画作品。

山水的景物与山水意象是截然不同的,山水意象具有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功能,不仅具有深刻的意境情感,更加赋有深刻的艺术美感。当代的陶瓷山水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需要强调情感与意境的交融,将山水的真实景致削弱,突出表现创作的意境美。以期能够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媒介,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艺术家通过将山水实景内化,结合自身的创作情感,从而展现当代艺术家的丰富内涵以及山水意象的表达。

4 结语

陶瓷山水画的精髓体现在山水意象,同时山水意象也是在传达艺术家情感的同时,赋予作品深刻的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审美情趣。当代陶瓷山水运用山水意向创作,能够在推动陶瓷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创新,突出陶瓷艺术品的艺术美。然而如何将山水意象融入到当代陶瓷山水画当中,如何推动当代陶瓷艺术产业的发展,是我们年轻艺术家需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观者山水画山水
《山水间》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爱在一湖山水间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端午节观龙舟赛
山水之间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一处山水一首诗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