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种猪场典型调查报告(摘要)

2020-12-11孙德林甄梦莹

猪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种猪场长白公猪

孙德林,甄梦莹

(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北京,100102)

当下中央要求用三年时间恢复养猪产能,这是一个硬指标。要完成这一指标,重担放在种猪场身上。种猪企业能够生产更多合格的母猪,是完成这个重要任务的关键。很多养猪人都迫切想知道,非洲猪瘟过后中国还有多少头母猪?笔者推算是2 000万头。还有多少尚正常运转的种猪企业?未来可以提供多少头纯种猪和优质二元母猪?

中国种猪信息网&《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从2019年10月开始,下大力气开展全国种猪场典型调研工作,这一工作得到了种猪企业的大力支持。截止到2020年5月6日,有153家种猪企业发来调查表,累计统计有2 694 646头母猪。

1 全国种猪场概况

目前,我们搜集到146家,基础母猪在500头以上资料。

1.1 按省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广东、河南和四川参与本次调查企业数均为13家公司,广西有10家,6家单位以上的有:安徽、湖北、内蒙古、山东。我们还在继续搜集资料。

从图2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基础母猪数量一骑绝尘,与其他省份对比性较差,因此,去除河南省后再对其他省份的数据进行比较。

从图3中可以看出,四川省有11.5万头母猪参与调查、广西有11.38万头母猪参与调查,4万头母猪以上省份有北京(含其外埠猪场)、广东、海南、河北、吉林、湖北、江苏、江西、内蒙古、四川和新疆(含外省场)。

1.2 按地区统计

从图4中可以看出,华东地区在这146家猪场中所占比例达到22.60%,华南地区占比为17.12%,华中地区占比为16.44%,这几个地区占据了146家种猪场数量的56.16%。

从图5中可以看出,母猪头数占比华中地区拔得头筹,占比64.49%,华南地区占比为9.04%,华东地区为8.66%。

1.3 信息化程度分析

从图6中可以看出,搜集的153家种猪场中,具备独立网站的猪场数量居多,占据74.51%,不具备独立网站的猪场占据25.49%,说明统计猪场信息化程度较高。

2 种猪生产性能分析

2.1 长白猪

2.1.1 公猪

1)达100 kg体重日龄

此次统计的153家种猪场中有129家提交了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8号、121号、20号、44号、45号、46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值略有变大,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极端数据后种猪场长白公猪生长速度水平与实际更加接近。

2)达100 kg体重背膘厚

124家种猪场提交了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5号、53号、72号、108号、116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19家种猪场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平均值变小,说明剔除极端数据后计算出的119家种猪场的数值更加优良,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极端后个体间离散程度变小。

3)测定日增重

114家种猪场提交了长白公猪日增重测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7号、24号、50号、56号、68号、103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6。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08家种猪场长白公猪日增重测定平均值变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但数值仍然偏大,说明收集到的种猪场数据离散程度较大,种猪场间日增重数值相差较大。

2.1.2 母猪

1)达100 kg体重日龄

129家种猪场提交了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数据,统计结果如表7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7号、113号、19号、43号、44号、45号、110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8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22家种猪场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值略有变大,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除了具有极端数据的猪场外,其他种猪场长白母猪生长速度水平离散度不大,数据较为接近。

表1 129家种猪场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2 123家种猪场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3 124家种猪场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4 119家种猪场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5 114家种猪场长白公猪日增重测定统计 g

表6 108家种猪场长白公猪日增重测定统计 g

2)达100 kg体重背膘厚

124家种猪场提交了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9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5号、52号、71号、88号、101号、123号和113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10所示。

从表10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17家种猪场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平均值变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极端后个体间离散程度变小,种猪场间数据更加接近。

3)产活仔数

128家种猪场提交了长白母猪产活仔数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1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24号、32号、56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12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25家种猪场长白母猪产活仔数略微变大,标准差略微变小,说明异常数据的存在对整体数值影响不大,种猪场间产活仔数较为接近。

2.2 大白猪

2.2.1 公猪

1)达100 kg体重日龄

133家种猪场提交了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3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8号、95号、125号、20号、44号、45号、46号、97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14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25家种猪场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值略有变大,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极端数据后种猪场大白公猪生长速度离散程度降低,数据更加接近。

2)达100 kg体重背膘厚

128家种猪场提交了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5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5号、53号、73号、85号、120号、116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16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22家种猪场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平均值变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极端数据后种猪场间背膘厚离散程度变小,种猪场间背膘厚数据更加接近。

3)日增重测定

117家种猪场提交了大白公猪日增重测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7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7号、50号、56号、104号、69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18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12家种猪场大白公猪日增重测定平均值变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但数值仍然偏大,说明收集到的种猪场数据离散程度较大,种猪场间日增重数值相差较大。

2.2.2 母猪

1)达100 kg体重日龄

131家种猪场提交了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数据,统计结果如表19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7号、94号、114号、19号、43号、44号、45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20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24家种猪场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值略有降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除了具有极端数据的猪场外,种猪场间大白母猪生长速度较为接近。

表7 129家种猪场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8 122家种猪场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9 124家种猪场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10 117家种猪场长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12 125家种猪场长白母猪产活仔数统计 头

表13 133家种猪场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14 125家种猪场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15 128家种猪场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16 122家种猪场大白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17 117家种猪场大白公猪测定日增重统计 g

表18 112家种猪场大白公猪日增重测定统计 g

表19 131 家种猪场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2)达100 kg体重背膘厚

126家种猪场提交了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1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5号、52号、72号、84号、118号、107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22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20家种猪场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平均值变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极端数据后种猪场间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离散程度变小,种猪场间数据更加接近。

3)产仔数

130家种猪场提交了大白母猪产活仔数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3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25号、56号、126号、24号、32号、50号、111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24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23家种猪场大白母猪产活仔数略微变大,标准差略微变小,说明异常数据的存在对整体数值影响不大,种猪场间产活仔数较为接近。

2.3 杜洛克猪

2.3.1 公猪

1)达100 kg体重日龄

118家种猪场提交了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5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4号、16号、110号、18号、41号、42号、43号、53号、101号、111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26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08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值增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同时变小,说明剔除10个场数据后108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离散程度降低,种猪场间数据更加接近。

2)达100 kg体重背膘厚

113家种猪场提交了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7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49号、79号、105号、112号、15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28。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08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平均值变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后种猪场间背膘厚离散程度变小,种猪场间背膘厚数据更加接近。

3)日增重测定

104家种猪场提交了杜洛克公猪日增重测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29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6号、35号、36号、37号、53号、87号、23号、52号、64号、100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30所示。

表20 124家种猪场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21 126家种猪场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22 120家种猪场大白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23 130家种猪场大白母猪产活仔数统计 头

表24 123家种猪场大白母猪产活仔数统计 头

表25 118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26 108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27 113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28 108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29 104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测定日增重统计 g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94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日增重测定平均值略有变大,标准差大幅降低,变异系数同时降低,但数值仍然偏大,说明收集到的种猪场数据离散程度较大,种猪场间日增重数值相差较大。

2.3.2 母猪

1)达100 kg体重日龄

108家种猪场提交了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数据,如表31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15号、65号、83号、17号、40号、41号、42号、95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32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00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平均值略有增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了具有极端数据的猪场外,其他种猪场杜洛克母猪生长速度离散度变小,种猪场间杜洛克母猪生长速度更为接近。

2)达100 kg体重背膘厚

103家种猪场提交了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数据,统计结果如表33 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48号、78号、97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34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100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平均值变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变小,说明剔除极端数据后种猪场间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离散程度变小,种猪场间数据更加接近。

3)产活仔数

107家种猪场提交了杜洛克母猪产活仔数数据,统计结果如表35所示。

通过观察原始数据发现,第3号、17号、40号、41号、42号、46号、11号、33号、60号、61号、104号、105号种猪场数据存在偏差,剔除后统计如表36所示。

可以看出,剔除极端数据后,95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产活仔数略微降低,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同时降低,说明异常数据的存在对整体数值影响较大,种猪场间杜洛克母猪产活仔数差异较大。

3 集团企业分析

从图7可以看出,各省集团企业数量中,广西居于前列,共有4家,河北有3家,其次是广东、四川、内蒙古,分别2家。

从图8可以看出,各省集团企业母猪数量中,河南省遥遥领先,其次是广西、江西、河北省。

感谢广西一遍天种猪集团对此次调查的资助(广西一遍天种猪集团,联系人:杨厚德13878899052)

表30 94家种猪场杜洛克公猪日增重测定统计 g

表31 108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32 100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统计 d

表33 103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34 100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统计 mm

表35 107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测定产活仔数统计 头

表36 95家种猪场杜洛克母猪测定产活仔数统计 头

猜你喜欢

种猪场长白公猪
长白老林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种公猪使用年限缩短的原因及延长方法
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