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互法”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应用

2020-12-11窦焕新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语言

窦焕新 褚 静(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需求加大,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师资培养是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师资培养的重要渠道,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硕)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硕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作为专业学位,汉硕的培养目标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因此,切实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成为汉硕培养的重中之重。

汉硕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正视两个问题:

第一,入学前缺乏教学实践。以渤海大学为例,2018 级汉硕47 人中23 人、2019 级汉硕39人中21 人为跨专业生源(当然这也是学位设立时鼓励和提倡的)①,这样的情形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这些汉硕在入学前没有相关的教学实践。即便本科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其教学实践也十分缺乏。

第二,汉硕培养缺乏有效方式。目前,汉硕实践能力的培养大致有三种方式: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教学实习。课内实践模式有课堂观摩、案例分析、模拟课堂等[1][2],这些方式并不能实质性地接触到教学对象。课外实践模式比较多,如“语伴”“课外文化活动交流”等[3],这种模式虽然能够接触到外国人,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规划和指导,往往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对于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够切实有效。教学实习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国内实习,一种是海外实习[4]。国内实习或者是以其他教学单位为实习基地,派遣汉硕前去实习;或者在本校安排助教等形式实习,这种方式汉硕有“上讲台”的机会,但目前来看,整个实习期间真正“上讲台”的机会少之又少。目前,一些院校将汉硕的教学实践环节安排在孔子学院或海外实习基地,但笔者认为,不能将海外实习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或者说不能等到海外的实习阶段再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任何一个海外从教者,在外国学习者的眼里都是汉语教师的代表,而一个没经过实践检验的汉硕到海外从事汉语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势必给海外汉语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

综上,笔者认为,应该利用汉硕的第一学年甚至是第一学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第二学期已经被派出担任志愿者),全面切实培养和提高汉硕教学实践能力。将“交互法”引入汉硕培养,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交互法”的含义及实施步骤

(一)“交互法”的含义

“交互法”由窦焕新[5]首次提出,是“交互式任务型教学法”的简称,是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创新应用。将“交互法”运用于汉硕培养,就是将汉硕与留学生教学结合起来,在汉硕培养中实行任务型教学,其任务是“为留学生实施任务型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汉硕的任务型教学中嵌入留学生的任务型教学,但二者不完全是包含关系,而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汉硕在教师的指导下为留学生设计并实施任务型教学,同时配合留学生完成任务。汉硕既是教学的实施者也是参与者,既是“导演”也是“演员”。

与二语教学中通常运用的“任务型教学”不同,在“交互法”中小组成员由留学生和汉硕共同组成,汉硕充当留学生的语言搭档,留学生则充当汉硕的教学对象。双方的“任务”互有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双方互利互惠,实现教学双赢。

(二)“交互法”的任务步骤

“交互法”的教学过程包括: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下面用R 代表汉硕的任务,以T 代表留学生的任务,进行“交互法”具体流程的说明。

R 前:在汉硕教学中进行。具体内容包括:(1)理解“任务”,掌握任务型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2)分组,每组4-5 人,选取组长1 人,为每组分配留学生。(3)备课,熟悉留学生的个人情况、留学生的教材,据此设计任务,明确小组分工。(4)完善任务设计,各组将任务设计进行汇报,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以便做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R 中:即任务环阶段,在汉硕和留学生的合作教学中进行。(1)T 前:准备。对留学生进行任务介绍,明确任务的内容和要求;激活相关知识储备(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汉硕对留学生进行新语言点的讲授;激发留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欲望;帮助留学生进行任务准备。(2)T 中:实施。按照分工汉硕与留学生一起完成“任务”,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形成任务的“成果”。(3)T 后:语言聚焦及任务延伸。对留学生的语言偏误进行纠正、解释,并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为促进教学效果还可以为留学生设计“延伸任务”。同时,汉硕和留学生可以分别为对方作出评价。

R 后:在汉硕教学中进行。(1)报告。对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报告。(2)反思。对任务设计和任务实施进行反思,对自身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进行反思。(3)建议。对“交互法”增进认识并提出相关建议等。

二、“交互法”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交互法”的教学实践,能够检验汉硕的专业知识,操练汉硕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汉硕的培养目标。“交互法”能够检验汉硕的理论基础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汉硕才能够真正领悟语言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文化学理论对本学科的理论支撑作用。对语言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以及对留学生偏误句的分析等,都需要具有深厚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只有真正实施课堂教学,才能够切身体会教育学与本学科的深度结合;从与留学生的真实互动中能够体会到学习者的个体心理特征对汉语作为二语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文化知识体验跨文化交际。

尤其是在“交互法”教学中,汉硕可以充分践行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原则,参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语言测试。

第一,进行“总体设计”。汉硕在“交互法”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制订最佳的教学方案。要考虑到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言评测等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整体,这相当于总体设计②。

第二,编写教材。由于需要对留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分析,设计出相应的任务活动,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语言材料,这就相当于编写任务型教材。任务的设计同教材的编写一样,需要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等。任务要充分照顾到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对于留学生来说,任务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极具“针对性”。在任务中既要注重语言结构的教学,也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国文化因素,以此突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第三,实践课堂教学。在任务实施中,也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充分体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综合运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法”,同时也需要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这对汉硕的综合教学能力是极大的锻炼。在T 前阶段,可以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为留学生实施一个微型的教学:复习、语言点的讲练、归纳总结等。在T 中环节,还要注重引导和配合留学生,使任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这些教学实践对汉硕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实施语言测试。在T 后“语言聚焦”阶段,需要编写相应的习题,以便对留学生的语言知识进行检验,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相当于实施语言测试。

三、“交互法”的优势特征

相较于目前所知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法,“交互法”的主要优势特征体现为:交互性、真实性和利他性。交互性是交互法的本质特征,真实性和利他性取决于交互性。

(一)交互性

“交互性”是“交互法”最本质的特征,“交互法”的实施需要汉硕教学和留学生教学的互动合作,这种互动合作贯穿“交互法”的始终。在准备阶段,留学生教师要为汉硕提供留学生教学的基本情况,对任务设计提出意见,这是留学生教学和汉硕教学在“任务前”环节的互动。对于即将为留学生实施的任务教学,留学生教师是最好的指导者,如果汉硕教师和留学生教师是同一人,则是最为便利的。在“任务中”阶段,汉硕和留学生互为“任务活动”的合作伙伴,汉硕是留学生的“语言搭档”,留学生是汉硕的“教学对象”。在汉硕为留学生实施任务型教学之后,留学生要对汉硕的教学予以评价,汉硕对留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进行反馈。这是留学生教学和汉硕教学在“任务后”环节的互动。

(二)真实性

“交互性”使汉硕的教学实践对象具有了真实性,“真实性”是“交互法”最鲜明的优势特征。目前,对于汉硕的培养也有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尝试,比如案例分析、模拟教学等。虽然在教学中也采用任务型教学的常用形式——小组活动,但小组成员全部由汉硕构成。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当“学生”一方是虚拟对象时,没有真实的教学互动,教学活动只能是“纸上谈兵”。教学对象的真实性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来说至为关键。如果从未接触过留学生教学,留学生在教学中会有怎样的反应则无从想象。只有面对真实的教学对象,才谈得上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习得规律,跨文化交际也才不是一句空话。

(三)利他性

“交互”还包含有“互惠互利”的意义。实施交互法,不仅对汉硕教学有利,而且对留学生教学也有利。从汉硕教学的角度来说,“交互法”具有利他性。

“任务型教学”早已引入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常见的“小组活动”的形式,使留学生完成任务,实现语言教学目标[6]。但由于受到留学生汉语水平的影响,任务型教学的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而“交互法”则会使语言交际的质量提高,任务型教学的效果更好。汉硕是留学生操练汉语最理想的对象,他们不仅是汉语母语者,而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同时他们还可以起到教学管理和监督的作用。由于是针对留学生个体设计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除了交互性、真实性和利他性之外,交互法还具有指导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指导性主要是相较于课外实践活动而言,广泛性和灵活性是相较于助教等“上讲台”形式而言。

(四)指导性

指导性,也称计划性。“交互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从任务设计、任务实施到任务反思,都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全部在教学计划之内。这一点不同于一般的课外实践活动。

(五)广泛性

不同于只有个别人能够走上“讲台”,交互法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使每一个汉硕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是其“广泛性”的体现。“交互法”适用的院校也具有广泛性。只要汉硕所在院校同时招收留学生,就可以实施“交互法”教学,不必非要有海外实习基地。

(六)灵活性

交互法的灵活性一方面体现在可以和留学生的各种教学类型相结合,既适用于语言生的教学,也适用于学历生的教学;既适用于综合课,也适用于其他技能课。另一方面体现为在“任务型教学”中,“交互法”还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法教学,比如,结合传统讲授法、情景法、戏剧法,等等。

四、“交互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结合问题。实施“交互法”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自行编写教材或改编教材,在内容上如何兼顾语言“结构”与“功能”,是交互法面临的一大难题,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如果只关注语言功能,忽视语言结构,就会偏离语言教学的重心。任务的主题和语言点确定之后,如何在该主题下恰当地安排语言点,是“交互法”需要攻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结合不当就会有“强行植入”的感觉。

二是“交互法”教学效果的检验问题。“交互法”的效果涉及两个方面:一要看是否促进留学生的语言学习,二要看是否提高汉硕的实践能力。对于两方面的教学效果如何进行科学的检验,是我们下一步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是教学资源的协调调配问题。“交互法”教学需要留学生的配合,如何规划教学时间、地点、教师分工,使两方面的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尤其是对于那些留学生教学和汉硕教学分属不同教学单位的院校来说,以“交互法”统一教学,协调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结 语

套用吴中伟[7]在《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话:我们并不主张“交互法”完全替代现行的汉硕教学模式,而是探讨“交互法”的合理因素如何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加以整合,有所创新,找到更有效的办法,实现汉硕的培养目标,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和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提到: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利于将招生对象扩展到更为广阔的专业领域,从中文、外语、教育、心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的本科毕业生中招收有志于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工作的人才,从而吸纳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人才加入到汉语国际推广的队伍中来,促进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的多样化。

②总体设计: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吕必松(1996)《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猜你喜欢

留学生汉语语言
学汉语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语言是刀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