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译出”角度看东北少数民族的典籍英译
2020-12-11满志慧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锦州121013
满志慧(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辽宁锦州121013)
近年来,民族典籍英译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使得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延续、发展和进步。尽管如此,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事业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比起已有的典籍英译作品,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典籍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受到应有的重视与尊重,从事少数民族典籍翻译的人才更加稀缺,东北少数民族的典籍英译更是如此。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态势下,民族文化不仅在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和艺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作品中那些美好的民族情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需要通过文字翻译传播给全世界,因而少数民族典籍的“译出”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一、文化“译出”趋势下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研究与发展
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模式:国外的汉学家或华裔学者“译入”模式和国内学者“译出”模式,而且两种模式产出文本的最终结果也截然不同[1]。在中国对外交流史中,国外的大量民族文学、戏剧、电影等作品被译成中文“请进来”,而中国文化的英译版却很少,中国少数民族的英译作品更是少之又少,且多以节译、选译和编译的形式为主,形成一种严重的文化失衡。近年来,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典籍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几千年来中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典籍作品的英译,不仅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出去,对于很多历史典籍本身,也是一种传承和保护。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逐步深入,典籍英译的研究也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意义。如何推动中国民族典籍的外译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典籍作品的翻译,让更多的典籍作品走出国门,改变这种文化交流的逆差,已成为当下学术研究中十分迫切的问题。
东北地区历史上就是各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生活着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少数民俗文化作品,除了神话、传说、故事、英雄传奇、说唱文学、诗歌、戏剧和小说等,还包括宗教仪式、民俗风情、史实方面的记载。然而,由于缺乏传承以及人口流失等原因,许多少数民族典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此外,许多以口头传播为媒介的历史、戏曲等作品也是极具东北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有很高的翻译和研究价值。这些作品由于本民族语言的使用者逐渐减少,正处于一种濒临消亡的状态,如不快速加以保护,将是中国文明的巨大损失。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尽管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典籍十分丰富,但其英译作品却十分缺乏,已完成的作品屈指可数。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的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国家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的著名史诗《江格尔》与《玛纳斯》也经国家批准于2006年加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其中《玛纳斯》在2009年更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收录。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研究工作有了巨大的动力,但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不是简单的汉英翻译,而包含着诸多少数民族语言、古汉语、现代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多轮语言转换,难度极大。因此,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研究承载着重大的文化意义,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未来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工作还需要不同学科领域人士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从完善选定译本,到调查整理资料,到真正的翻译过程和后续的出版工作,直到将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以英语的状态呈现给世界范围内的读者,这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在翻译领域,需要更多优秀的综合性翻译人才,秉持着高尚的职业操守,怀着坚定的文化梦想,完成东北少数民族典籍的“译出”重任。
二、从已有的翻译作品看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难点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事业也在蓬勃发展,近年来已经逐渐形成了几大优秀的典籍英译团队,这些团队在典籍英译知名学者和专家的带领下,翻译了《蒙古秘史》《布洛陀史诗》《福乐智慧》《阿诗玛》等著名的、流传广泛的少数民族作品,同时一些研究学者也开始以民族院校为依托,构建翻译团队,如东北地区的大连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组成了翻译科研团队,成功地将东北少数民族中达斡尔族、赫哲族和满族文化中的典籍翻译成了英文,如达斡尔族的“乌钦”、赫哲族的“伊玛堪”、满族的“尼山萨满”等。回顾以往的典籍翻译研究,东北少数民族典籍翻译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典籍翻译工作已经展开,但是英译作品少,缺乏团队合作
许多典籍英译的学者开始越来越重视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研究。王维波提出,“以典籍翻译为桥梁,以英语为工具”将赫哲族的“伊玛堪”推向世界,目前《中国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的英译版已经问世,将有更多的读者了解到赫哲族的文化和历史。大连民族大学的张志刚教授成功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使得东北少数民族的典籍英译研究迈出了卓越的一步。他英译的《少郎和岱夫》已经出版,他的团队成员常芳、刘艳杰等也发表了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相关论文,为促进典籍英译的科研和翻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2]然而与丰富的东北少数民族典籍文化资源相比,现有的研究进展和译本数量可谓沧海一粟,许多优秀的民族作品还亟待研究,东北地区典籍英译的团队还十分缺乏,高等院校与研究学者之间的合作还远远不够,更需要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东北典籍英译的壮大和发展不仅仅依托民族院校,也应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和注重对高校内部翻译人才的发掘与教学中翻译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为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提供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条件,使我们的典籍英译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二)从事典籍英译的高水平、综合性翻译人才极度缺乏
王宏印曾在翻译大会上谈到,目前高水平典籍英译人才的缺乏,是影响译本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中国典籍向世界传播的重要原因。[3]汪榕培教授在谈到典籍翻译的人才构建时也认为,“目前,翻译人才缺乏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是制约汉译英质量的瓶颈,即汉译英翻译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英语语言基本功不过关,甚至出现低级的语言错误”[4]。针对这些问题,简单的追寻理论、阐释观点是远远不够的。少数民族典籍英译和其他典籍英译相比,更有其特殊性和独特性。不仅需要翻译者有着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转换能力,还要求译者通晓少数民族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并且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创作能力,这样才能够翻译出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接受度的译本,从而实现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东北地区目前从事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翻译人员数量少,研究多依托民族院校,研究范围和参与人员数量都十分局限,合格的、高水平的青年翻译人才严重缺乏,少数民族的翻译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吸收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培养和引导有志从事典籍英译的专业人才,组建跨学科的翻译团队与合作十分必要。
(三)兼有民族学和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增加了典籍英译的难度
首先,东北地区为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相比藏、维吾尔、壮等少数民族自治区来说,不同少数民族的典籍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等差异,在典籍的收集、整理和选择方面存在着更大的难度,给翻译增加了工作量和难度。其次,要避免文化缺失,不仅需要高水平的英文翻译,更需要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学者和汉语的学者。一部典籍作品的整理和翻译,是需要长期的、多轮的语言转换和修正,才能保证典籍英译作品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典籍英译还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内容包含了翻译学和民族学两大方向。就翻译学方面,目前东北地区从事典籍翻译的人员多为高校英语教师,由于需要从事大量的教学工作,他们很少有机会做实地调研和考察,对少数民族典籍的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和认识。而对于民族学的研究学者而言,主要精力多集中在民族和文献研究方面,对翻译研究涉及甚少。典籍英译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展。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民族典籍的研究方法和途径,让我们的译者走进民族文化中去,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另外,从语言上深入研究和学习国外学者的译本,吸收其优秀的译法和翻译风格,增强我们译本的吸引力,从而形成研究与英译并重的译本,促进译本在国外的传播。
三、反思与探索——未来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发展方向
针对东北民族典籍英译现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民族典籍英译在东北的开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加强对东北少数民族传统语言文化的研究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深入研究,需要相关民族和地区的文化部门的支持,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使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首先在本土范围内得到传播和了解。东北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族文字,如鄂伦春族等,其典籍作品多为说唱形式,缺乏书面形式,这样的作品随着本民族人口的减少,正在处于濒临自然消亡的状态。因此,首先要保护好经典的民族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够为东北典籍英译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译本和翻译的动力。此外,还要鼓励汉英译者多了解和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多与从事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者展开合作,最大限度地保留少数民族文化原汁原味的特色,把翻译过程中造成的文化损失降到最低。
(二)加强民族典籍英译的队伍建设,打造精品翻译团队
近年来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已经有一些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项目,但数量少,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大高校的翻译人才。东北少数民族许多典籍篇幅宏大,需要吸收和扩充大量翻译人才,构建翻译团队,并加强团队与团队、翻译机构与地方机构、高校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与沟通,才能够取得切实的成绩和进展。具体的实施办法有:
1.以大学为单位,构建校内典籍翻译研究团队。以高层次人才和典籍英译的领军人物为核心,以青年学者和优秀翻译人才为主要力量,发掘更多的东北少数民族典籍题材,系统地开展翻译工作,并积极申报各项国家级、省级项目,以项目研究进一步促进典籍英译研究发展。
2.要注重培养典籍翻译的储备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典籍翻译人才的培养,调整翻译教学结构和翻译课程设置,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实践中来,同时鼓励学生多选修一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增强他们的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力争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民族典籍英译人才。
3.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与当地民族文化机构和民族文化产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作品引入校园,培养对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有了解、有兴趣、有能力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4.加强与民族学学者以及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研究学者的交流、合作。聘请对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学有深入了解的学者和人才担任研究顾问,保证典籍作品的质量。
5.在正式开展典籍作品翻译后,还需通过译介研究,与国内外的出版界和翻译界密切联系与合作,出版翻译精品,把少数民族典籍文化推向世界。
(三)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发展和外语人才培养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典籍英译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弘扬,对培养学生,特别是对语言学习者的文化自信以及传承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校本科生学习的课程有以下四大模块:通识类课程(必修课+ 全校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与实践教学环节。典籍英译作为一门有着特殊属性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外语学院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去选修一些古代汉语、中西方文学、国学欣赏等课程,以丰富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及国学根底。另一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上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可以在翻译训练中融入典籍翻译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相关的术语和词汇。在学生结束基础阶段的学习之后,可以增设一些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选修课程,由教师专门介绍东北地区的民俗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并进行相应的翻译练习,在教学中去发掘适合从事典籍翻译的人才,为东北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储备后续力量。
(四)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翻译出高质量的优秀作品,我们不仅要重视民族典籍的内涵和翻译的质量,更要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和阅读习惯。典籍文本的选择、翻译、出版发行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广泛地考虑和吸纳国际因素。少数民族典籍的英译,一方面要注重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其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译文的流畅性、文学性和目标文化的语言、逻辑规律。可见译本的语言质量和翻译风格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民族典籍英译的种种难题,有必要吸引更多的西方学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加大与海外的合作和互访,融合中西方的力量,加强对典籍翻译的研究和译本质量的提升,同时广泛开辟国际渠道,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成果的传播与推广。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海外资源,与国外研究机构互派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访问学者,定期邀请国内外民族典籍英译专家来校授课,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典籍英译翻译人才,共享和共同合作研究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成果和项目,合作编辑、出版和发行民族古籍等等。只有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国内外的民族典籍英译资源,为东北少数民族典籍英译不断提升水平,走向国际铺平道路。
结 语
东北少数民族典籍是中国文明宝贵的遗产,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只有通过文字翻译,走向国际,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中华文明之花。中华文化才能够不断繁衍、生生不息,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不断提高世界影响力[5]。目前东北少数民族的典籍英译研究还缺乏深度和广度,而且研究团队分布十分分散,合格的翻译人才严重缺乏。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典籍英译研究意义重大,期待在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培养翻译人才和校企合作方面,总结出促进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方式方法,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未来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