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研究
2020-12-11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杨 允(渤海大学文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德”是宗周礼乐文明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古往今来,优秀的中华儿女秉持“以德为先”“无德不立”的理念,积极进行着“立德修身”的追求与实践,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动人的篇章,形成了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仁爱孝悌、诚信友善、先义后利、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优秀的中华美德。这些美德代表并彰显着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中华气派,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源泉。道德修养是人立身行事的重要根基和保障,因此,强调个体道德修养、重视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及培育,一直是中华教育的主导思想和核心理念。“成才先成人,树人先立德”,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教育的光荣传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重要使命。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一定程度上受应试教育以及中高考考试科目、分值及考核方式的影响,当代青少年在知识及能力的养成性教育中,语、数、外等知识的学习及培养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尤其在道德认知及品德修养上,存在着不知不行、知而不行、不知而行、知行不一的现象,即在“知”与“行”的问题上存在不可忽视的短板。特别是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互联网+”及大数据的影响下,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新事物、新观念的出现,人们的思想及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挑战,与之相伴,在道德认知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惑与迷茫,在道德实践层面也存在着失德失范问题。对于已经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群体亦是如此,在“知行结合”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失。近些年,屡屡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一些恶性案件,如,马加爵锤杀同学案、川师大学生杀室友案、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以及大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考试作弊、不良校园贷、买饭“加塞”、图书馆占座、逃课、酗酒、说脏话、说谎话等种种违背社会公德、失落道德文明的现象及行为,不能不让人掩卷深思。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在这种现实环境下,大力强调和推进“立德树人”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修身立德”教育乃当下高等教育之急,刻不容缓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华文明之光的传递者。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种种道德偏颇乃至行为失范,给当前的家长、学校、教师以及社会敲响了警钟——能否在他们身上实现“立德树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基于此,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郑重提出,并明确强调。当今社会已经进入21 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承担高等教育重要使命的各级各类学校如何充分发挥学术资源优势,坚守中华民族精神底色,开展“课程思政”,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美德的热情,学知识、学做人,培养他们具有优秀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最终成为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华文化光耀千古,五千年文明史沉淀并镌刻着熠熠生辉的中华美德。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展示窗口的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无数古圣先贤修身立德的事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精华。充分挖掘其间的德育元素,对大学生进行适宜的古代文学经典教育,无论是对于大学生立德修身、成人成才,还是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民族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古代文学经典中优秀德育元素的梳理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宁”。中国是一个传颂着几千年振振德音的礼仪之邦。翻阅华夏古典文学长卷,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古代文学作品,生动地书写了无数华夏儿女立德修身的感人篇章。礼乐文明浸润下的翩翩君子,克己修身,形成了博学多识、慎思明辨、忠烈刚毅、自强不息等个体品格,以及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美德、以“忠”为核心的政治美德、以“义”为核心的处世美德,闪现着熠熠生辉的中华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历久弥新,为当下乃至后世的思想道德培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源泉和不竭的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在“立德树人”视阈下,古代文学经典中蕴含的优秀德育元素主要包括:
(一)志存高远篇
“志”,即“志向”“心之所至”,也就是心中的想法、打算。立志是立业之基,是一个人开启人生、走向成功的起点。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及人生目标,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未来前进及发展的方向。胸无大志与志存高远,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截然不同。古之成大事者,往往都是胸怀大志、追求远大理想的人。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志存高远”的文学书写。诸如,诸葛亮饱含深情地励诫侄子“志当存高远”,留下《勉侄书》千古名篇;范晔《后汉书·耿弇传》中写道:“有志者事竟成也”;杜甫《望岳》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中写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所有这些警句名篇都指出了树立远大志向对于人生的重大意义。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面对科考路上屡屡的失败,吟诵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志言。
理想和志向犹如指引航船前进的罗盘和灯塔,没有罗盘和灯塔,航船会失去航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人也会迷失前行的方向。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通过学习优秀古诗文作品,“晓之以理”,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对于激发其学习动力、积极进取、用知识武装头脑、及早练就过硬的本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二)克己修身篇
所谓“修身”,顾名思义即修养身心。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为一个人建功立业奠定了前提,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但仅有志向还不够,还必须按照社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磨砺自己,修养自己的身心,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格。修身是儒家有关道德养成的重要要求,《礼记·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意谓一个人只有把个体身心修养好了,个体道德水平完善了,才有能力经营好家庭,治理好一国,以至于全天下。把个体的修身看成是立业的基础,由修身到齐家,再到治国,以至于平天下。儒家这种“身修方可业成”的思想给予当时乃至后世中国以深刻的影响。《礼记·大学》指出,修身乃是天子乃至庶民美德形成的必由之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1](1673)《诗经·淇奥》形象地把君子孜孜不倦地进行道德完善、品德涵育的过程和行为比喻成“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纵观古代文学作品,在诗歌、散文、小说、戏曲中,有关古代君子修身立德的文学书写不绝于书,小到仪容服饰、言语、神色、视听,大到自我激励、自我认知、情绪控制、自省自戒,等等。对于古人的修身内涵,我们不必全盘照搬,对于“貌言视听思”之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科学合理地汲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概括来说,经典古代文学作品所彰显的古代君子在克己修身方面所形成的品德,主要有:正心诚意、勤奋好学、穷且益坚、重诺守信、义以为上、勇毅力行,等等。反躬内省、砥砺修身是古代君子的风范和美德。正是源于坚持不懈的修身,中华文明史上才涌现出无数忠臣孝子、仁人志士,形成了富有华夏民族品格的“君子风范”。当今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及中坚力量,更需要优秀的民族品格来引领。高等学校的古代文学课,可充分利用优秀的古代文学资源,择选精当的篇章,以专题的形式为学生讲授。诸如:在了解自我方面,可择选具有自我认知性质的文学经典,如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韩愈的《进学解》等;在调控自我情绪方面,可择选具有人情认知和疏导作用的文学经典,如《论语》《老子》《礼记》等;在自我激励方面,可择选历代贬谪文学中的经典,如韩愈、刘禹锡、苏轼等人的诗词作品;在识别他人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处理方面,可择选《左传》《史记》等历史叙事名篇,“三言二拍”,《红楼梦》等小说以及关汉卿、王实甫等人的戏曲。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苦难观,诸如儒家以“君子固穷”为核心的苦难观,道家超越性的生命意识及其对人生苦难的消释;领略贬谪诗词中的激励价值,如唐代贬谪诗人的刚毅精神,宋代贬谪诗人的洒脱逸趣;懂得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义利观”;感受“凿壁偷光,聚萤作囊”的勤奋刻苦;“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情怀;等等。引导激励学生以古圣先贤为榜样,持之以恒,克己修身,博学于文,塑造完美的人格及品格。
(三)精忠报国篇
“精忠报国”意谓竭尽忠诚,精心报效祖国。这是一种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情感,是爱国主义的深切表现。在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无数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耿耿忠臣,不避君难、国难,谱写了一曲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动人篇章。一大批精忠报国之士跃然于古代的史传散文、诗歌、辞赋。诸如,忠君爱国、敢于直言劝谏的亘古忠臣“比干”;忠君直谏、悲国沉江的爱国诗人屈原;修筑长城、万里安边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投笔从戎、异域建奇功的班超;率部北伐、“中流击楫”的祖逖;为匡扶蜀汉政权“鞠躬尽瘁”的忠臣贤相诸葛亮;刚毅忠烈、殒身殉国的北宋名将杨业;纯正不曲、精忠报国的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不畏权贵、秉公断案的北宋名臣包拯;宁死不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粉身碎骨全不顾、操戈卫国的诗人于谦;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3]惟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心甘情愿地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是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应有之义。
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具体的内容和表现有所不同。因而,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结合具体的历史时期,择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篇章进行学习。诸如,学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感受他“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深切情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情怀;学习《汉书·苏武传》,感受苏武持节不屈、忠贞不移的凛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学习王昌龄的《出塞》等唐代边塞诗,感受他们“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壮志豪情;学习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学习岳飞《满江红》、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陈亮《水调歌头》、张孝祥《六州歌头》、文天样《正气歌》等爱国词,感受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坚决抵抗异族侵略、报仇雪耻的铮铮誓言。
爱国是每个公民最朴素的情感。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篇章,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进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情系人民、奉献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四)仁爱孝悌篇
仁爱孝悌是儒家推崇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主体道德行为锤炼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价值。“仁爱”即是爱人;“孝悌”则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对父母和兄弟手足的爱。“仁爱孝悌”的核心是爱人、爱父母、爱兄弟、爱亲人和友人,及至没有血缘和亲情友情关系的所有人。爱人就是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同情爱护他人。只有每个人都心存善意,心怀仁爱,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共处,社会才会和谐。当前,在校的大学生基本都是1998年前后出生的,“00 后”居多,他们物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而且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生活的“圆心”,处于“中心”角色,习惯于接受,很少付出和分享。一旦面临群体及社会生活中的抉择,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虑及他人;而当遭遇困难和失败时,则往往寻找外因,很少认真内省、自我反思。由于缺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情怀,因此对“身外事”乃至集体事务、公共利益缺乏热情。个别大学生甚至将父母的爱看成是天经地义,不知感恩,更不知回报。如果对父母都缺少感恩之心、回报之意,那么对他人何谈关爱、给予、帮助?何谈担当、奉献?对父母都不爱,又何谈爱国?长此以往,必将养成自私自利的狭隘心理。而一旦走入自私自利的盲区,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大德、公德必将成为虚谈。更有甚者,当自己的世界受到外在的干扰或者一己之欲得不到满足时,很有可能会不择手段,甚至走向犯罪的泥潭。“川师大学生杀室友案”“北大学子吴谢宇弑母案”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大学生道德失范案件,无一不暴露了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部分学生仁爱孝悌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帮助大学生继承仁爱孝悌的中华美德,利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篇章,对学生进行仁爱孝悌教育,锤炼涵育其品德。
“仁爱孝悌”的精髓是爱人,根基是“孝悌”。“百行孝为先”,爱人应从爱父母开始,进而推广到兄弟姐妹,乃至其他人。在古代的散文、小说、戏曲作品中,记载了许多侍亲以孝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众多“孝子”形象。诸如《论语》中被孔子赞赏的闵子骞、孟庄子、舜;《左传》中记载的宁可个人枉死,也不给父亲增加恶名的晋太子申生,舍身救父的伍尚、伍员;《说苑》中描写的被后世誉为“德冠群列”的曾子;《木兰诗》中替父从军的木兰;《后汉书》中记述的孝子蔡邕、江革;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中集中呈现的虞舜、汉文帝、蔡顺、董永、王祥等二十四位孝子;《水浒传》中的宋江、李逵;《三国演义》中的徐庶,等等。这些孝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双亲的“孝”。不仅如此,一些说理散文还从理论上对何谓“孝”进行了阐释。典型如儒家思想的代表作《论语》《孟子》《礼记》等。《论语》中记述了孟懿子、樊迟、子游、子夏分别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逐一作答:“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4](48)“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4](48-49)“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4](51)除《论语》之外,《礼记》详述“为子之礼”:“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1](1233)“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1](1594)此外,作为专门论“孝”的著作《孝经》,对“孝”的论说更是集中:“夫孝,德之本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与“孝”相对即是不孝,对于何谓“不孝”,儒家经典著作也有充分阐释,诸如《孟子》中即明确指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6]
孝乃“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7]。以上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深切感人的“行孝图”“论孝图”,由此可以深切地领略古代“孝”文化的内涵。高校的古代文学课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科学择选其中的经典篇章,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让学生浸润到文学作品中,受到精神上的感染、鼓舞,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回馈和回报,进而树立正确的“孝”观念。由孝敬父母推广到尊敬师长,友爱兄弟、朋友、同窗,善待身边的所有人,感恩给予,感恩社会,真正实现“仁者爱人”。
三、“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的实施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通过梳理发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如何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这些历史悠久、生动且富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是当下古代文学课教学教研的中心任务。结合课程性质、时代特点及当代大学生的主体特征,本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当下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应着重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教学方法多元化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及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以往的古代文学课多注重文学基本知识的传授以及批评鉴赏等能力的培养,因此,讲授法一直是古代文学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古代文学课在专业知识及能力养成的教学目标之外,更突显了“育德”的目标。“目的决定方法”,围绕传授知识、提高能力、涵养品德的教学目标,古代文学课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之外,可采取如下的教学尝试。
1.生动丰富的“主题式”教学
这里所说的“主题式”教学,指的是围绕一定的思想道德主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相关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理解及道德情感体悟,自主实现“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孝行”引导方面,可将“孝道”专题与《论语》的讲授结合起来。《论语》作为儒家重要的代表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其涉及“孝”的文字散见在《学而》《里仁》《为政》《先进》等篇章中,多达十余处,是对儒家孝道思想的集中阐释。教师可引导学生集中学习相关文本,通过学习主体的理解、体悟,自主完成思想意义的建构及情感的升华。在“自我激励”引导方面,可将唐宋贬谪文学与“自我激励”主题相结合。挖掘刘禹锡、苏轼等人诗词作品中的激励价值,通过对《浪淘沙》《酬乐天咏老见示》以及《定风波》等作品的专题学习,引导学生笑对人生困境,磨炼坚定沉着、百折不挠、乐观豁达的品格。
2.激发观点的“讨论式”教学
教学,从信息学及传播学的角度看,乃是一种信息传递与交流分享的过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主要是从传播者(教师)到受传者(学生)的过程。由于其缺少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单向性强,缺少反馈,因此,被称作“灌输式”。当代大学生是一个主体思维极其活跃的群体,单纯地对其进行知识“灌输”,不注重教学对象的接受及反馈,难以收到理想的德育效果。而“讨论式”教学恰好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专题讨论,充分注重教学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思想表达。这种教学方式既是知识碰撞的过程,也是主体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相互交流、论辩是非、激浊扬清,学生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都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必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诸如,在讲授《庄子》时,可以把《庄子·盗跖》中所描写的“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8]作为讨论话题,组织学生对“尾生抱柱”一事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深化学生对“重诺守信”的认识,领略诚信之美。“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集体讨论还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分享等理念,促进了其相关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3.注重问题引领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及主体学习,得出问题答案,积淀相应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诸如,对于“鲧禹治水”神话的讲授即可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并充分体会这则神话所蕴含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好如下问题:搜集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鲧禹治水”神话的相关描写,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第一为何要治水?第二,鲧治水为什么没成功?第三,禹治水为何成功了?第四,这则神话给我们什么启示?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开展课外学习,查找答案。最后,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让学生从中深刻地领悟到这则神话所反映的主题,诸如:争夺和嫉妒常常是痛苦以及灾难的根源;要重视客观,尊重自然;要有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有公而忘私的博大襟怀,等等。除此之外,探究的过程也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丰盈其道德情怀。这对于建立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自信,克服学术研究中的惰性及畏难情绪,养成良好的科研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二)注重主体参与及主体沉浸
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具有实践性、主体性的特点。在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困惑和道德抉择时,许多学生并非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明明知道却没有做,也就是说,在“知行结合”上出现了问题。“知而不行”、道德盲从等现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学生主体性的缺失。通过“课程思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养培育,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以主体性为主的活动。活动的顺利开展乃至高效运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得到发挥的基础上,只有学生在理解、认同、接纳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才能自觉进行主体建构,并积极外化践行,也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每一个置身社会生活中的人,尤其是在这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其对社会事务的认知乃至价值观的形成,都发生了变化。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便无法确切地知道他们在道德认知以及道德实践方面究竟存在怎样的困惑。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世界,把握学生的内心及其存在的道德困惑,以便“对症”下药,对其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同时,大学生思维活跃,有个体思想,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自己的认识能被他人倾听并得到重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主体沉浸,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提升。
诸如在讲授南宋爱国词的时候,可设置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爱国”,继而通过参与互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怀,真挚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在讲“志当存高远”的内容时,可设置问题“伟大的志向有何意义”,通过分析由于胸无大志、随波逐流引发的人生困境,引导学生领悟高远的志向、伟大的抱负对个人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讲授唐宋贬谪诗时,可设置问题“假如你是被贬的刘禹锡、苏东坡,你会怎样做”,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困境,体悟乐观的心态、豁达坦荡的胸襟对人生的重大意义。在讲授孝子申生时,可设置问题“你认为申生是孝子吗?假如你是申生,你会如何做?”通过学生的积极回答,主体思辨,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孝”道观。
大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及思辨能力的个体,对其进行品德教育及培养,硬性的说教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只有帮助他们从内心认同,他们才能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及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作为一项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形成的教学活动,“课程思政”不仅是教师施教的过程,而且更是学生积极进行主体建构、内化及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实施的成功与否、成效大小,皆有赖于学生内在主体性的激发,因而教学活动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及主体沉浸。
结 语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真正适合学生身心成长之法就是好的教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古代文学课的德育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培养,是充分彰显民族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形式。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面对个体性、主体性、时代性显著的当代大学生,身肩“传道、授业、解惑”使命的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育资源,准确地把握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积极探索揣摩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道德价值判断的文化自信,学生的道德、精神、人格意识才能切实得以提升,“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