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哲学社会科学发挥育人功能的路径研究
2020-12-11庄梅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庄梅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所有学科、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让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课程思政”是高校应对育人方式和载体分化,摆脱思政课程教学低效率困境,破解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需要;是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协调不同学科、不同课程及其职能,充分挖掘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所有教师都自觉承担起育人职责,共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品德教育。在高校开设的各类课程中,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本文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其具有更为突出的育人功能。深刻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及其特点,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努力探索适宜的建设路径和方法,着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及其特点
作为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人类思想活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知识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等特征。就其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言,哲学社会科学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执政者所倡导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及其对其社会成员的政治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2]这就指明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和使命责任。
哲学社会科学以其知识性、价值性和人文性,说服、规范和感召学生,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政治观点、法律意识、人生态度、审美能力,发挥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文化自信等不同功能。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点,是有效发挥其育人功能,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思想前提和认知基础。
(一)科学性之以理服人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是以理服人,即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理性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力量进行讲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彻底,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理论只有做到以理服人,才能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哲学社会科学以理服人的特点也是其显著的优点。相较于具有浓厚官方色彩和鲜明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知识性、学术性特征更为突出一些,因而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进而获得学生的青睐。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讲授学科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在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与官方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地保持一定的张力,这有助于淡化其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为知识讲授基础上的思想引领留下一定的空间。哲学社会科学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说理,引导学生学习和钻研各种专业知识,探索客观真理和人生真谛。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广博厚重知识和积极健康人格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价值性之以情感人
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过程,也包含着授课教师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体现着授课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是非判断、基本立场和行为措施。“教学从来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讲授者的理想、信念、情操和教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化和表现。”[4]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包含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重功能,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价值引领者的双重角色。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现时代,随着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不断增强,教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逐步从学生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其价值引领的功能上,而价值引领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行为示范,因为只有“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教学,与青年大学生共同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学术对话,接受学生的质疑和问难;也可以通过课堂之外的问题探讨、思想交流,拓宽师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使得不论是课堂上的知识性教学,还是课外的学术聊天,不仅是知识性的训练与传递,也变成了人格的陶冶活动。”[5]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乐教敬业、关爱学生的职业素养,独立思考、严谨治学的学术品格,能够影响带动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和处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关系,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强烈的奉献意识和充分的实践能力,积极服务社会、努力报效祖国。
(三)人文性之以文化人
哲学社会科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人文性的特征,因而能够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不仅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具备谋生的技能,拥有良好的物质生活,而且更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涵养,使他们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在面对人生的各种诱惑和考验时,只有具备良好人文素养和丰富精神生活的人,才能挺得住、耐得牢,避免沦为信仰缺失、自私自利、欲壑难填、精神萎靡的单向度的人。中华民族历来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一笔厚重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和道德教育资源。“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应通过文化考古、历史研究、文献整理、理论阐释,系统梳理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会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体系,不断涵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人文素养越高,越能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境界,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品格高尚的人。
二、“课程思政”建设中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课程思政”为破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孤岛”现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学生的获得感提供了新的理念和导向,也对高校各学科及各类课程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为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充分的可能。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资源,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承担者。
(一)哲学社会科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人自身思维、活动规律的科学,其核心是阐释人类社会及其诸要素产生、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为人们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因此,哲学社会科学与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价值体系的建构密不可分,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工具,为人们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统一,二者只是在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政治方向、育人方向和文化认同等方面。首先,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方向上具有一致性,二者共同推动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政治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从正面阐释国家、民族、社会、政治认同,哲学社会科学也要把握政治方向和政治大局,与思想政治教育遥相呼应,不能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不能拆思想政治教育的台,甚至走向对立面。其次,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其核心在于育人,在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6]的人才。再次,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要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认同,进而夯实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总之,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使得二者可以同向同行、步调一致,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而且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然载体,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哲学社会科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资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按其学科属性划分,也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范畴。人们通常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并称,只是由于其在国家意识形态教育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因此,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之间有着深厚的学科渊源。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涵盖了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理论表现,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内容与历史学专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则与伦理学、法学等专业相联系。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某些方面细化、深化了这些公共课中的基本观点、基本思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科支撑、理论支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养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所传授的理论知识、思维方式、研究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而丰富和补充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点,加深和强化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反过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则为其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提供政治导向,为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提供价值引领和方向导航。总之,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资源。
三、“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路径
哲学社会科学特殊的学科属性和内在的育人功能,能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重要资源和有力支撑。但这只是就其内在规定性和潜在可能性而言,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需要适当的渠道和路径,并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将其潜在功能转化为现实的育人效果。
(一)严把教材编审、选用关,加强教学审查和指导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托。教材所体现的基本立场、价值取向、科学方法和思想观点,对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严格把控教材编审和选用关是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的编审和选用上,存在着原创性不足、本土化不够的突出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资源和理论成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食洋不化的现象。由于照搬照抄西方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学术评价标准,造成我国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脱离国情,对现实的解释力不够等问题。有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言必称西方,以使用西方原版教材、论著或观点被西方学术刊物引用为荣,对马克思主义却不愿花费时间精力深入学习研究,甚至还妄加议论,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2]。
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首先要严格把关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的编审和选用。要努力建设一批立场端正、体系完备、内容科学、特色鲜明的本土化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应该充分反映时代要求和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建立相对统一的教材编订和审核管理制度,加强对教材编写和选用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材的政治方向和总体质量。其次,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加紧制定科学的教学指南,加强教学审查和指导。高校要明确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所体现的价值立场,指导各个学科、各门课程的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元素,并列出相应的条目,在撰写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和讲稿的过程中,自觉地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融入知识讲授之中。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则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角。为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育人功能,要着力打造育人共同体,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
一是打造“育人共同体”,建立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需要相关教师对本学科、本课程思想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而且需要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程的育人资源,探索“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路径,实现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之间职能互补、优势叠加。可以创建跨部门跨学科的课程协作组或学术交流平台,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课之间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使彼此互相了解对方的基本观点和教学内容。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主动了解与自己相近的思政课在讲什么、怎么讲,二者可以共同研讨那些在内容或观点上有交集的主要理论和现实问题。通过交流研讨,凝聚共同观点,减少意见分歧,一起鉴别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以便做到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共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此外,还可以加强其他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人员互动。如设立师资选拔与交流制度,鼓励那些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建立思政课教师与哲社课教师双向听课制度,促进两类课程的青年教师到对方课堂听课观摩,等等[7]。
二是加强教育与培训。要制定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化管理办法,定期开展“课程思政”“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等专题培训和研讨会。通过日常化、制度化的教育、培训与研讨,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学习、对话、实践与反思”的意识,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增强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育人的意识和能力。首先,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钻研学科专业知识,广泛吸收借鉴中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科学的态度开展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建立在理论正确与科学的基础上,要在以真理征服人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的价值引领。其次,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到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社会去,参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认识现实国情、把握时代脉搏。要指引学生以更加成熟的理性面对现实,反观自我,孕育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关心国家民族未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家国情怀。再次,要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师德水平,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三)改进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心环节,只有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强化课堂教学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引导、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的课堂教学,保障其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功能。在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不同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的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影响和严峻的考验,有些已经反映到课堂上来,使得高校课堂变得不再那么简单和平静。对此,高校要提高警惕、积极防范,制订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育人教学规范、课程教学指南,加强对课堂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堂的管控,保证其教育教学工作充分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性质和办学方向。
其次,要改革、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是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指挥棒”。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建设、轻思政工作,重思政课育人功能、轻专业课育人作用的现象。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时间精力主要花费在争课题、跑项目、发论文上面,对费时费力又难以立竿见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有心无力。在“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为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必须改革目前用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西方的学术评价体系评价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将评价的重心落在“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上面,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和职称评聘制度,降低以项目数、论文量、刊物等级等为标准的科研考核指标在考核中的权重,转而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标尺,以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将工作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自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